博海拾贝 文摘 炒股既是技术,又是艺术

炒股既是技术,又是艺术

12

@何夕:炒股既是技术,又是艺术。

以“市值=净利润×估值”为例:

1、净利润属于技术范畴,可以通过对公司的深入研究从而测算出来,并让测算结果无限接近于真实数值。
2、估值属于艺术范畴,很难测算出估值切换。

在卖方研报里,分析师通常都是以测算未来三年净利润作为核心,然后配上一个估值。净利润的测算可能非常细腻,但估值只能取上市公司所在行业的当下平均估值。

但净利润增长较慢,估值却可以快速提升。

中长期的市值必然跟净利润成正比,但中短期估值却可以完全不理会利润,只要提升估值就行了。

怎么提升估值?只要往池子里猛注水,水涨自然船高。

注水阶段,你说这种因为注水而导致的水涨船高不理性,就属于清醒且对、但赚不到钱的人;但是,不清醒而盲目往里面冲的人,既然现在能成于注水、未来也会死于注水。

只有一种人能赚到钱、又能抽身,就是索罗斯口中的“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但这需要极高的段位。

绝大部分股民都糊里糊涂的追涨杀跌,能进化到清醒且理性的本来少之又少,然后再在清醒且理性的基础上再“糊涂” —— 就是从“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到“看山是山”的第三重境界,很难有人做到。

从境界来讲,就是:“糊涂”>清醒>糊涂。

“糊涂”需要大师级别,很少有人能做到。

机构更多选择清醒,以基本面研究和业绩测算为主,这就是“价值投资”。

游资散户大多追涨杀跌,随波逐留;其中有天赋者发展出了“打板”玩法,如果做得好盈利效率极高。

“打板”本质上就是对短期估值变化的捕捉和豪赌,利用热点和概念,享受短期估值切换带来的超额收益。

以前哀股就是个无足轻重的犄角旮旯,游资散户资金占大头更有话语权,所以是游资追着机构打。

资本主义嘛,谁资本多就享有更大话语权。所以那个时候哀股主要体现得是游资散户的意识形态,市场按照他们希望的方向运作,炒小炒新炒垃圾股。

现在哀股被视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先要杀游资散户,然后机构投资者资金实力日益雄厚,最终市场体现得是机构投资者的意识形态,白马抱团小票被弃。

这是市场主体玩家变化之后的极端估值切换:即使放在5年前,我都无法想象哀股会出现大量20亿以下、无人问津的小票;放在游资散户主导阶段,这是多好的炒作标的。

以前小市值垃圾股炒到300倍也没问题,现在大市值白马都能炒到300倍,简直刷新认知。这种估值的极端切换,未来必然还会不断刷新大部分人认知底限。

研究公司基本面和测算业绩相对简单,核心难点就是估值测算,你很难预计出什么时候估值切换,切换方向,以及这种切换能有多极端。

估值变化是没有办法定量计算的,所以说是艺术。

既然是艺术,本质上就是拼天赋了。没有天赋就是没有天赋,不行就是不行,所以那些清北交复硕、博出身的基金经理,即使非常优秀也不一定行。

当然,你可能既不如他们优秀,也没有天赋。早点认清,可以少亏点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60669/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