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丁香医生:最佳生育年龄到底是多少岁

@丁香医生:最佳生育年龄到底是多少岁

女性最大的焦虑是什么?很多人的答案可能是:年龄。而最大的焦虑通常出现在 28~30 岁左右,因为衰老,因为……生育。

从小到大,每个女孩都听过「女性生育要抓紧呀,过了一定年龄就生不出来了」的规训,媒体也在不断渲染「女人的最佳生育期只有黄金几年」。

尽管如此,国内外似乎都出现了「女性晚育」的趋势,女性首次生育年龄在不断攀升。从 1990~2017 年,我国女性平均初育年龄就从 23.4 岁提高到了 26.8 岁,而且这个趋势还在保持。

大城市的这一趋势更是明显。比如 2020 年,上海户籍女性的平均初育年龄已经到了 30.3 岁。

是女性忽略了最佳生育年龄吗?

首先要承认的是,在医学上,「最佳生育年龄」是客观存在的。

从统计数据上来看,25~34 岁,无论是母亲自身的孕产并发症,还是胎儿的异常或不良预后,都处在风险最低的时段。因此,35 岁也被界定为「高龄产妇」与「普通产妇」的分界线。

以胎儿染色体异常为例,在母亲 35 岁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涨幅逐渐增大。(见图 1)

1

再来看关于孕产并发症的风险。2009 年,有研究者对全美 700 多万住院人口统计,列出了不同年龄段与孕产妇相关并发症的关系。图 2 呈现的是每种并发症在 1000 人中发病的人数。

2

但如果我们站远一点看,将纵坐标放大到 1000 人的单位时,就会发现,就孕产并发症而言,35 岁并不是一个陡峭的拐点;对个体而言,实际影响也没有舆论渲染得那么夸张。

举例来说,25~29 岁,1000 人中有 67.5人出现早产;到了 35~39 岁,这个数字是 75.4 人。发生概率上提升了 11%,但实际上每 1000 位孕妇中增加了 7.9 人。

再比如妊娠期高血压, 35~39 岁相比于 25~29 岁,1000 个人中的发生比例增加了 28.5%,看起来非常明显。但实际人数上,是每 1000 人中多了 15 人。

即使过了 35 岁,怀孕后最终安全生下宝宝的,依旧是大多数。

不过,作为「高龄产妇」,为了让风险尽可能低,在临床上自然会有一些特殊待遇,不仅需要更严格地控制血压、血糖,医生也会建议合理利用无创 DNA、羊水穿刺等检测手段,将生下染色体异常患儿的风险降到最低。

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无论是亲友还是医生,也都习惯性地一次次劝说女性:早点生孩子,母亲和孩子健康的几率都会更高。

这种劝说并非没有道理,但却有些失衡了——人群上的失衡,和决策上的失衡。

比如在人群上,生育风险的讨论似乎都聚焦于一个性别、一个年龄层。其实,无论是男是女都存在生理上的「最佳生育年龄」的(男性一般界定为 27~35 岁)。还需要一提的是,我国平均婚育年龄虽然在推迟,但童婚早育状况也在恶化。

2016 年,15~19 岁的女性生育率达到 0.9%,甚至超过了 40~44 岁女性的生育率。而 19 岁生育的综合风险高过 35 岁,14 岁生育的综合风险超过 40 岁。

另外,年龄也不是生育的唯一砝码。

对于我们每个需要参与社会生活的人来说,生孩子,从来不只是一件医学上的事。医学能够评估的,只是生育前后的短期健康状况,然而,无论是对女性、对孩子、对家庭,生育都是一件会带来长期影响的事情,不是用「年龄」就可以简单界定的。

比如,不少社会学、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发现,母亲先积累一定的资源后再生育,可能对母亲和孩子都更有利。

甚至对女性来说,成为母亲意味着要面临「母职惩罚」(Motherhood Penalty),这一「惩罚」反应在经济收入上,就是女性和男性之间的收入差异,以及母亲与非母亲之间的收入差异,一大部分是因为成为母亲的女性,承担了更多的生育和照料劳动。在 1989 年,每多生一个孩子就会导致女性工资降低 9% 左右,到了 2015 年,每多生一个孩子会导致女性工资降低 13% 左右。

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女性都有自己的职业追求,在生育时机的抉择上,自然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在自己能力足够强时再去考虑婚育。

当我们在讨论「最佳生育年龄」时,要记住,这个最佳,只是一个统计学上「最漂亮的数字」。统计数字是一个很有用的参考,然而,对每个人的人生来说,有些独特的「数据」只有自己知道,比如: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身体状况、家族健康史如何?如果要抚育孩子,你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能得到哪些帮助?……

这些,都是在医学数据无法告诉你的事,但却是会深刻影响你生育后人生的事。

说真的,生孩子这件事的确是一场冒险,我们期待着编织一张无比缜密的网,把所有不确定因素隔绝在外,稳稳地接住这个即将来临的小生命。然而,人生充满不确定性,我们很难说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万无一失。

当个人价值、事业发展、家庭关系、生命延续等种种复杂问题交织在一起时,希望每个女性、每个家庭,都能经过衡量和准备做出最适合的选择,而不是在外界焦虑的裹挟下,因为所谓的「倒计时」而妥协。

年龄不是生育的唯一砝码,更不应该成为所有女性的枷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62152/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