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大城市里的孩子真的和《小舍得》里一样累吗?

1

提问:我生活在一个十八线的小县城,儿子四年级,在县城最好的小学上学。从没上过培训班,认识的人的孩子大多数也没上过。以前也知道大城市里很多孩子都会上培训班,但一直没什么了解。最近看《小舍得》,看到那些孩子报的各种班,一节课就是2.5个小时,学费动辄上万,真的到这个地步吗?孩子这么累受得了吗?

匿名用户:

大学的时候给有钱人的小孩补过课,就简单说一下吧

先介绍那家人的大概情况,看符不符合你说的标准。

在一线城市开公司做生意的,好像是外贸方面的。

不止一套住房。我平时去补课的是他们经常住的,大概90平米,听别人说好像六七万一平米,而且属于有钱买不到那种类型,因为环境好,附近有学校。不知道是不是学区房。

我见过的就有两辆车,都是落地百万以上的车,两辆车都是当地牌照。

孩子没有在家旁边的学校上学,而是去那种”贵族学校”。

关于补课: 我只是在周末过去,看孩子写作业,她遇到不会的,我给她讲解一下,有时候还需要陪她练习英语对话。

孩子脾气很好,很有礼貌,而且很会撒娇。

孩子在周末的时候,有学跆拳道和画画,看得出来他们家是真的培养兴趣的,而不是为了学出成果,因为之前她还有学跳什么舞,她明确表达不喜欢,就没再去上了。

她妈妈跟我说学这些是为了培养她的性格,跆拳道是学判断和勇敢,学画画是培养耐心。

感觉她妈妈规划的很好。

对了,她妈妈不是家庭主妇。

平时相处的话,有一个点,就是孩子父母会严格把控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和距离,预防近视,喜欢让孩子去操场运动或者和别的小朋友玩。

除了打电话,绝对不让孩子玩手机。

有几次补课后,他们一家会带着我一起出去吃饭,孩子会点自己爱吃的菜,然后会主动分给我吃,真的有被可爱到。

孩子父母会经常和她谈心,也会和她讲挣钱不容易。

有一次,她妈妈带她去超市,说可以随便买。但是她没有乱买,只拿了一个玩具,拿了几盒饼干。当时是夏天,我还问她要不要拿个冰淇淋,她说不能买,会拉肚子。

有时候我给她补课,会碰到她和她爸爸生气,然后就会嘟嘴,一脸不开心,但是如果给她讲明白,她知道是她错了,她就会过去给她爸爸道歉,然后两个人和好。如果是她爸爸不对,她就会说爸爸也要道歉。

真的觉得这小孩子被养的很好。

宋宋:

不是大城市,就是普通十三线县城。人均收入三四千的县城。

看剧真心觉得人间真实。

孩子幼儿园,每年学费一万五。

我和老公心态挺佛系的,和南俪夫妇一样。不追求贵的学校,只在乎孩子的生活,学习,社会环境。希望她开心长大。

然而,好的环境决定了价格。

我们抱着佛系的心,被“别人家的孩子”推着一步步往前走……

大街小巷的兴趣班,辅导班,午托班。

在亲戚们的问候下,报上了钢琴班。

我和老公商量着就此打住了。孩子上一个班就行了,童年多保持欢乐。让孩子有一个珍贵的童年比没必要的书本更重要。

然而事情转折来自于我们的朋友…

朋友家的情况是这样的,爷爷奶奶高职高薪,一家四口人每个月三万的工资,都留着培养一个孩子。关键人家还有时间。

绘本堆了满满的书柜,几百的玩具一堆一堆,轮滑班,口语班,线下编程班,逆向思维班……还有非洲鼓班……

思维,汉字,语言,英语。能报的ai课全都有。

我开始心态挺好,时间久了心态开始发生变化了。不是孩子本身的差距,毕竟我的孩子也是 从小被我启蒙,大方乐观,可爱向上的。

从孩子快要上学前班开始…

幼儿园不少家长把孩子转走了,转到了学前教育。其中不乏高中教师的孩子。原因是他们投诉幼儿园啥都不教,孩子马上上小学跟不上。(幼儿园是蒙氏园,我们主张的就是素质教育,不要教孩子那么多死记硬背的东西)

不要和宝妈聊天,尤其是教师和重视学习的家庭。否则你会陷入一个无底的焦虑深渊。

和宝妈们长谈后,我开始了漫漫的考察,学习,不断的试课,不断的对比,最终筛选合适的给自己孩子上。中间的时间成本不说了,就每天生活在焦虑中。

于是… 孩子的数学不能不懂而流水线的算数。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会举一反三,否则数学只会套公式,换了题目就又不会了。所以我们开始上思维课。

好的小学入学是需要考试的,其中包括用英语流利的介绍自己。于是报上了市里二外老师的外教课。

编程课上了一半,停了。因为真的没时间。

语言类没有报,孩子本身语言能力不错。

我经过众多的筛选,努力给孩子肩负。怕过犹不及,孩子本身不消化。

其中不包括,洪恩识字,牛津树,乐高,磁力片等等…各类可以辅助孩子进入小学的一切教具。

我们来计算一下费用:1.5w的学费,6k钢琴,6k英语,3k思维。其他教具2k。共计3.2w。

然后说时间:

每天老公5:30下班,接到孩子练完琴回家,7点。做饭,孩子开始写作业,(幼儿园开始也学前教育了,作业不少)吃饭后8点半。刷碗,上课,复习英语。10点。

睡觉都在11点,每天孩子回家跟打仗一样,时间紧。不要说电视,孩子玩玩具的时间也没有了。

就这样,我们还不敢松懈,要努力赚钱。攒钱在市里买房子,为啥呢?

升学率!升学率!升学率!

市里升学率排第一的初中,入学考试要考奥数,口语。入学名额全市只有两百人。即使你考试合格,不一定能上。因为有砸钱要名额的土豪抢名额。重点升学率63%

升学率排第二的初中,考重点的升学率31.5%仍然需要考。名额少,还难进。

考不上私立就得上好的公立,就需要学区房。

而好的私立初中,是可以小学直升的,虽然这些小学门槛高,但仍得拼一拼。我同学家为了进私立初中已经准备把孩子送去离家二十多公里的小学住校了。

从幼儿园起,小学的直升,初中的升学率都是为了重点高中的一本率。

也就是从幼儿园起,上什么学校,上什么补习班就很大几率的决定了上什么大学。

市里的重点高中,一本率85%

县里的重点高中,一本率32.9%

即使退而求其次,县里的初中也有很多考不上县重点的,以前考不上“多交学费”可以上,现在想都别想了。

不要说奥数了,每年奥数的录取比例,信奥赛的录取比例等等,直接挂钩了辅导班。每个家长都想多抓住一些,怕孩子掉队,纷纷报班。

所以看《小舍得》不是父母给孩子的压力大,大的环境如此。无差别的学校升学率低,精英学校不拼怎么考的进。

你不能把所有期望留给孩子,希望孩子在未来可以突然拥有超能力,可以披巾斩棘成为普通学校里的尖子生,成为那百分比里的前十名。

你只能默默在孩子还未开始拼学习的时候,让他一步步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不看电视,少玩耍,一心扎进书海里,孜孜不倦。

不是父母逼孩子,大环境真的如此,你不拼,孩子就落后,被升学率的百分比抛开。

当夏君山拿出升学率时,我想说真的和我家一模一样。然而我在十八线小县城,把升学的问题早已经调查清楚了。

剧里张老师被称之为爱心教育家,我是真的觉得这样的老师越多越好。教育已经被金钱支配了,学区房,辅导班,精英学校,无处不透露金钱的味道,然而我们家长能有什么办法。你不可能有那么幸运,拥有像米桃那样天才大脑的孩子。所以只能步步为营,预防孩子随时被九年教育的大部队抛在后面。

ps:哪位鸡娃家庭的父母已决定从孩子学前班起,辞职去市里陪孩子上学,只为了孩子能进一个好的小学。(小学一年级时已经不好进了,幼儿园大班比较好进,可以直升)

34578酱:

第一次答 不请自来~ 最好刚好在看小舍得 斗胆答一下~

坐标北京丰台(就是北京城区里比较弱、但肯定比郊区好的一个区)

是不是一样“累”不好说,但很“忙”是真的,费钱费爹妈也是真的~

说在最前头,京沪资源都比较丰富立体,选择很多,当然有钱有权有文化的也多,像我这种北京土著的孩子,竞争对手都是北漂二代学霸二代各种二代的孩子,鸡学习感觉已经是最基本的了,而且其实很多各种实力在我们之上的都未必走高考这条路,都不同赛道,你根本看不到人家…

①先说说费用~

我孩子幼儿园中班,2岁半开始英语启蒙,3岁多开始线下英语班一年2w+,快4岁加了外教线上一对一 一年又差不多2w;最近中班加了数学直播课和语文AI课,加一起一年就说1w吧;二外在家教一教日语,还没报班就算没有费用(但也要占时间);周末滑冰,一周一次佛系滑那种,有请一对一教练,算上装备和上冰各种费用一年近3w。
小结一下就是语数外+二外+运动,这还没学艺术类(身边朋友孩子都有学美术或者音乐,中班以后孩子也有培养围棋或者少儿编程的)

②再说说时间~

我孩子现在是周一五晚上线上外教,周四日晚上线上数学,周中有一天上午线下英语,周末滑冰和游泳。再加上在家自己搞二外、户外活动等等,我就觉得挺忙的了,这还是仅有上述课外班且孩子爸爸和姥姥姥爷都非常给力的情况下~
身边好朋友的孩子也大同小异吧,基本没有什么都不干的。可能你觉得小舍得里头5年级孩子上2个多小时课已经很夸张,但是我老公同事孩子今年幼儿园大班,上幼小衔接网课也已经是2个小时了…

③说了钱和时间,再说说累不累~

我觉得孩子还好吧,如果孩子做的都是她自己自发自愿要做的,其实在吃好睡好有的玩儿的情况下,她是非常非常乐意、且不觉得累的。学会一个东西的感觉是很愉悦的其实~
但可能有一个前提,就是下手早、规划好。
怎么理解呢?就是比如京沪孩子很多3岁开始系统学英语,你没学,到了5年级甚至初中你发现别人根本不把校内考的英语当个事儿,根本不需要复习,这时候你再去学,那肯定累… 追人的压力会让你更累~ 就好像小舍得里头欢欢那个数学一样,5年级数学的深度广度一上去、一拓展,差距马上拉开。

嗯差不多就是这样吧,我也没法代表大城市的所有人,只能说我作为一个北京土著,我和我身边的朋友、同学、同事,大部分都过着这样的生活~ 不累,但挺忙的,也挺贵的,不过没有觉得不快乐,也没有觉得不值得~

另外就是,因为给孩子弄日语的关系,我有在一个比较大的日语启蒙微信群,准确地说是3个群接近1500人。虽然里面一线城市的居多,但是不乏一些题主说的“十八线小城市”的家长,孩子都是学了二外甚至三外,同时也有其他特长爱好。
所以可能… 有的人只是“闷声发大财”吧~

来源:知乎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