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像瑞士这种超发达国家人均收入高,脏活累活险活由谁来做?

像瑞士这种超发达国家人均收入高,脏活累活险活由谁来做?

13 岁来的瑞士,至今过了八年。看到这个问题觉得很有趣,打算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突然不知道怎么答了,因为忘了脏活累活的概念是什么。我猜指的是做清洁员,服务员,收银员,邮递员,工地工人,扫大街之类的吧。这么说可能有点绝对,但真的找不到什么“脏活累活”。或者说不是国内概念的“脏活累活”,因为都已经背安排妥当了。

说到资本主义,“一个工种如果没人愿意干,那你怎么办” 似乎是核心问题。答案:拿钱砸。

瑞士的教育系统和中国一样,是九年义务教育(真的义务教育,一分钱不花还给文具书本练习册的义务教育)。从九年级以后就不一样。八成做所为的学徒,其他的读高中读大学。要补充的一点是瑞士的教育系统十分灵活,不像国内一条路考到黑。学徒毕业了也有机会考大学,高中读完了也可以读学徒拿证书。我就认识一个高中读完了又读两年学徒的(正常情况下这个专业四年)。所以瑞士人的认知里是不存在“文凭攀比”的。读高中不代表你多聪明,读学徒也不会觉得多丢脸。而学徒所覆盖的领域很广,包括建筑工人,修路工人,护理人员,甚至药店的店员也是需要有证书才能上岗的。

铺垫了这些,那么“脏活累活”到底谁做呢?答案是看个人选择。

在瑞士人均收入这么高的国家谈钱就是真的很俗了。我个人读的学徒是绘图师,画的图给工地然后他们建楼或者街道。曾经去工地实习过三个星期,体验过所为“搬砖的”生活。见过几个工人学徒的,他们选择做工人是因为不喜欢在办公室呆着,更喜欢在户外做体力活。询问工资时候也了解到要比我这种蹲办公室的高不少。早上大概 7 点开工下午 5 点完工。完工后脱下满身灰尘的工作服穿着名牌,手拿 iPhoneX(当时刚出)和 AirPods 坐公交回家了。在瑞士如果孩子说初中毕业了理想是要去工地做工人,父母一般会撒手让孩子做主。在国内你敢说你的梦想是去工地搬砖,不把你腿打断。说完了学徒说一般的工人,确实是外国人比如德国,葡萄牙,西班牙人居多。但也不乏有瑞士人。工地的安全性是有严格规定的,比如护栏的完整性,多深的坑需要什么样的保护措施,安全帽,反光衣,工地鞋都是必备的,不然不放你进去。和操作吊车的时刻无线电沟通,有时候语言说不清直接开始冲上面喊。又比如有次去铁路工地探查,一个线路在建设一个线路还在通车,电车来的几分钟前会有噪音和警示灯。被告知当知道有电车要来的时候必须要回头看车来的方向并且和司机挥手,以保证互相都看见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工地同理,看到卡车,推土机等行驶要彼此给个信号。毕竟工地噪音那么大用语言有时候无法沟通。不过无论工地保护设施做的多好,总归还是有意外出现的可能。规避风险最好的方法就是投保了,公司会给每人在 SUVA 投事故险。

说完了建筑工人说说超市收银员,整理柜台的,护理人员和酒店的服务生吧。放在一起说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工作时间不稳定或者不规律。我的绘图师职位基本是永远的朝八晚五,周末双休。但是在酒店或者养老院的工作时间就很不固定了,不过还是会保证一周最少休息一天,加班时间也会有记录。我一个朋友在一家旅行点的四星宾馆做酒店专业的学徒,包括前台,点菜,后厨,打扫房间等。用她的话就是累但很充实,她很喜欢她的工作,因为会辛苦点,所以挣得也比我多。

我还有一个同学,德国女孩,和我当初分一个班,作为班里唯一的两个没护照的外国人,很自然成了好朋友。她当初选择读的高中,去年毕业了准备读师范,后来读了几个月不喜欢然后去了爱尔兰学英语了,明年招生的时候打算报读记者专业。读学徒的时候至少还有工资,虽然不多但是够花。而读高中就没钱了。她当初就是去超市打零工,包括整理货架,收银什么的。典型的小时工。她就这样干了三年,临走去爱尔兰的时候还和我说,她会很怀念这段时光和她的同事,因为人都很好。她虽然没有做这个工作的资格证,但因为不是全天的而且说实话,整理柜台的技术含量也不是很高,所以也被录取做了小时工。这种超市打杂的,酒吧,饭店的服务生等都有相对的专业,理论上也有证书要求。但对于高中,大学在读的学生如果想打个工也不会被拒绝。

街道的清洁工,说真的很少看到拿着大的扫把手动扫的。要么开着机器自动扫地,要么吧落叶什么的用机器吹开。机器取代了绝大多数的工作。垃圾车同理。工种级别虽然不高,但不是很脏很累,挣得也不少,确实是外国人居多。室内的清洁工同理。我所在的公司规模算是比较大的,清洁什么的外包给清洁公司,晚上五点经常看到一个女人推着车准时的收拾餐具,打扫卫生。见面会打招呼,听口音可以听出是外国人(在瑞士光看脸你是看不出来的,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 25%)。也没觉得说我会用 cad 画图就比清洁工优越多少。

还有一个我想特别说的是邮递员。不知道别的地方什么样但是我见到的邮局的员工都是瑞士本地人,每天开着黄色的电动车四周发邮件。见面总是乐呵呵的,工作的时候给人很有活力很热爱自己的工作。

我们公司新买了一个乒乓球桌,反响不错。上周来的园丁铺的石砖。体力活也算是累活的一种吧,就是瑞士自己人干。园丁也是学徒的一种。

1

指挥交通的:

偶然拍到干农活的,貌似是一个大点的孩子带着一群小孩子们操控这么大的机器:

瑞士的工作时间是规定的很严格的。一周 42 小时,多数来的时间可以请假弥补,双休日或者晚上的加班费按正常工资的 20%计算。法定每年带薪休假 4 星期,如果你不用掉老板还会催你,今年的没用完可以带到明年。去看医生的假期记得是一年两周。拿着医生开的证明可以写进工作时间里。瑞士底薪大概 4000 瑞郎(2 万 7rmb 左右)/ 月,贫困线被定在 2200(1 万 5rmb)瑞郎 / 月左右。和身边朋友聊天他们也说:1. 2200 瑞郎一个月交了房租,水电,医保,网费等固定支出后真的不够干什么。也就是说瑞士人眼里的贫困不是你有了这顿没下顿,而是你的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至于贫困人口有什么待遇和福利我就不知道了。2. 瑞士也是有流浪汉的,但是瑞士的福利还是很好的,你真的是需要搞砸很多很多很多事才会流浪街头。

总结一下,瑞士的体系太健全了。工作环境很完善,最大程度规避险活,不乏有脏活累活。解决方法自然是开更高的工资了。瑞士本地人很少回去为了钱而做某项工作,他们信奉工作是干一辈子的事情,所以第一驱动力是兴趣,然后谈钱。外来人口来瑞士基本就是看好高薪了,出来赚的是钱,脏点累点怕什么。

小插曲:

在人均工资这么高的瑞士贫富差距是真的小。有钱人也不露财不显富,富二代也和普通人一模一样。我的专业课上第一天开学就发现一个人满特别的,气质和为人很好,喜欢潮牌,超级开朗。后来成了同桌才发现,这家伙是个公子哥,上面提到的保洁公司就是他们家的,他的姓和公司名一模一样,公司是他爸爸的。有次说他最近一个人在家,问他父母去哪了,说去美国看大峡谷了。过了一段时间问他,还在旅游没回来。我有次好奇问他怎么不学习金融什么的然后接手公司,反而学画图。他告诉我因为不感兴趣,貌似也没打算接手公司的打算。貌似瑞士人没有子承父业的概念,反而更看重孩子的兴趣,然后全力支持。还认识几个家境不错的孩子,比如伯尔尼有栋楼收租金的,父亲开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母亲是教师的,有事没事出去开游艇玩的,在西班牙有度假屋的,老爸开设计师办公室做老板的。无一例外都活的很普通,一到周末就是跟朋友喝的烂醉享受青春。当一个国家富到这个程度,交朋友真的是看性格合不合得来而不是对方家境如何。有个朋友告诉我,瑞士是个山区国家,原材料稀缺,开采很麻烦,唯一丰富的原材料就是钱。

————————————————————

正文结束,以下是补充和后续:

小提示:瑞士在中欧,瑞典在北欧。

这个是瑞士 ⬆️

这个是瑞典 ⬆️

关于二战时期犹太人钱财的去处:

致维护第三世界利益的大使们,这是瑞士联邦参议院(Der Bundesrat) 电话:+41 58 462 21 11

补充 1:关于加班费。我能查到的资料说周六加班工资是正常的 125%,周末是 150%。

补充 2: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结合自身体验分享瑞士的生活环境,自认为表述还算中肯客观。第一世界因为各个领域的先发优势导致待遇比第三世界更好也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瑞士也不是唯一一个第一梯队的国家。瑞士人均 GDP 世界第二有第一世界的因素我不否认,然而在第一世界里瑞士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周长以及体制的完善度要比邻国高出一个维度。

2k 评论补充:这篇文章下的留言真的让我长见识。我住在一个人口 5000+ 的村子,平日看不到这些有的没的。骂我也好,酸瑞士也好,我并不是很在乎。那些一言不合开始指点江山,国际政治局势张口就来的,我实在没办法认真对待,你怼一句我回一句,闹一闹就行了,决定权又不在你我手里,争的面红耳赤的没必要。一开始我还会抱着些许兴致讨论,后来发现很多人以判卷老师自居,进来是来判卷纸的,我走马观花看看之后稍微笑笑,也就过去了,没法当真。我认为所有人都是有权发声的,而我也知道我不可能只看我想看的。所以至今的 2k 评论我没折叠任何一个人,部分被系统折叠的我放出来了一部分。无论是支持我还是反对我我都按照差不多的比例评为精选。在这里特别感谢那些安慰我的人们,给了我继续分享下去的动力。

14k 赞更新:不少人不信我说的,那我也没办法。我说这世界上有白乌鸦。你非说不不不世界上乌鸦都是黑的。我又说那我见过白乌鸦啊。然后你又说不可能,我见到的乌鸦都是黑的,我身边人见到的乌鸦都是黑的,乌鸦只能是黑的。这就很难办了。

看样子很多人对瑞士的生活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因此我打算做一系列的连载文章讲述我这些年来经历的生活。开始的话题将讲述我来之前的生活,我是怎么来的,以及我所经历的初中生活。有其他感兴趣的点可以留言告诉我。文章将发在我的个人专栏。不定期更新。

确实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对瑞士感兴趣,我本以为最多不过 1k 左右的赞。既然有人喜欢看,那么我也愿意与大家分享。这是一篇关于我是如何过来以及瑞士教育系统的文章和其他的一些经历,有其他感兴趣的问题可以留言告诉我。

透明的魔方:「杂文」瑞士的生活

随便贴几张工地照

更新一波伯尔尼联邦宫和附近的图片

对物价感兴趣的,这是一次午餐的开销:

一盒色拉,一瓶水,一个面包,两捆饼干=17chf. 汇率 1: 7

看见打折顺手买的盒饭。这么一小盒原价 12 啊…

色拉也是..原价 8 块

来源:知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63088/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