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到618这个“正日子”,电商平台上就已经有了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
优优准备趁着打折入手几件夏季的连衣裙。今年春夏不知道怎么回事,法式碎花裙突然火了起来,线下店放眼望去一片小碎花,网店上也大同小异。她最终在淘宝上挑出一条感觉自己能够驾驭的裙子,点击“加入购物车”选项,结果失望地发现她想要的款式没有现货,而预售款则是6月15日发货。
为了心爱的裙子,她纠结再三还是下了单。这时是6月1日的凌晨。到了白天午休的时候,她又掏出手机戳了戳淘宝App,“待发货”三个大字却让人有点提不起精神。随后她转战小红书,想要参考一下其他人为了迎接618都下单了什么东西。
在偶然用关键词“预售”进行检索之后,她才发现原来平台上已经有了很多关于预售的吐槽。
用户小虾米发了一张截图,上面显示她相中的那款衬衫需要20-23个工作日才能发货。“搞不懂预售这种机制是怎么被大众接受的,还‘工作日’……我是完全不会买,买衣服就是买个新鲜感,难道要这个月买下个月穿吗?”
这条帖子带了个“讨厌预售”的标签,点进去就会发现,目前有110人参与,50.9万次浏览。在这个标签下,她看到同样有个用户想要买碎花裙搭配牛仔外套,结果挑了半天全是预售。发帖时间是三月底,“再过一个月我牛仔外套就穿不住了我还要你碎花裙干啥?”
事实上,预售并不是一个新鲜玩法,一些产量低、成本高的服装、饰品店铺早就推出预售业务。
比如大名鼎鼎的“破产三姐妹”(汉服、Lo群和JK),其中的一些高端品牌很早就只接受预定,并且数量还非常有限,能不能成功买到全靠手速。
比如主打明制汉服的品牌明华堂,凭借比较精良的做工、面料和超长工期而出名,现在点进明华堂官网的首页可以看到,店家写明订单工期已经排到了2022年4月初。也就是说,如果现在下单,要再过将近一年才能收到成品。
这里所说的预售,其实更接近于定制。
网上也有一些吐槽明华堂发货慢的帖子,但是没办法,要想当“大明富婆”,就得忍受漫长工期。这可以说是死忠粉和店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那么为什么消费者对预售这件事越来越不耐烦?最大的原因可能是他们认为有些等待并不值得——越来越多的日常服饰店铺推出了预售商品,等待时间少则几天,多则几十天,但是最终买到的东西就是普通的衣裙,没有任何特殊卖点,既然如此,别人家的现货不香吗?
毕竟网购的激情是有保质期的,消费者恨不得上午下单,下午收货。一旦等待的时间过长,当初的那种激情退却,拆包裹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快乐了。
同样的商品,如果在A平台上购买能够立即发货,在B平台上却需要等待十天半个月,即使A平台的售价相对稍高,相信也会有一部分消费者会投向A的怀抱。
而且从更实际的角度出发,就像前文提到的网友,她想买的就是一条可以在春季配牛仔外套的碎花裙,一旦等个二三十天再收货,那衣服都过季了也无法再穿。
消费者的这些心理,商家不可能不懂,但是他们考虑更多的是生产成本和库存压力。常见的现货销售,就是商家先找工厂生产一定数量的货品,再挂到网上销售,前期生产量只能凭经验和市场预期来决定。预售则是先从消费者那里收了钱,明确消费需求,再去联系工厂生产,这样可以按需定产,减轻库存压力,同时避免资金链断裂。这种预售机制与近几年流行起来的C2M模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电商平台也看到了预售的优势,并且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平台鼓励商家和主播引入预售机制的。
去年双11,品玩曾报道过淘宝直播通过对主播积分规则的调整而推动主播对预售商品的倾斜,近期,品玩同样看到一些主播团队的选品工作人员在积极寻找预售机制较为完善的品牌商家进行合作。
从整体来看,去年双11和今年618期间,电商平台通过预售机制将整个促销节日的战线拉长。战线的拉长可能会进一步挖掘消费者的购物需求,拉动平台GMV的多段式增长。
除此之外,近一两年内淘系电商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孵化新品牌、打造新爆款,但是不可能所有获得百万销量的爆款产品都能做到事先完成生产,这对于新品牌来说成本过于高昂。因此,预售可以被看做是新品牌的试水:生产时间的后置为单个爆款商品留下了缓冲余地,同样的也可以对在市场上遇冷的商品进行撤换和调整。这种方式更为灵活,运用得当的话确实能够对新品牌起到不小的加持作用。
总而言之,消费者和平台、商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不可忽视的是,一部分消费者正在对预售失去耐心,那些本身不具备价格或其他特殊优势的商品想要走预售这条路是不大行得通的。
商家要么极力压缩成本,降低价格,要么发掘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优势,如此消费者才能心甘情愿地挨过十天半个月的预售期,等待那件特殊商品的到来。
来源:品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