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的新总部坐落在南京玄武区苏宁大道1号。员工们说这个环形建筑从卫星上看下去,像铜钱。
张近东的办公室不在这,而在旁边的苏宁控股大厦,一是这里是附近最高的建筑,二是高管们召开重大的会议都在这里。
大厦里有一部一号梯,直通最高的18层。据说那里装修豪华,前段时间,张近东带着所有高管和阿里、江苏国资委的人,在这里开了整整一天的会。所有与会人员,被要求交出包括手机、电脑在内的一切电子设备。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掌控了苏宁30年之久的张近东,交出了控制权,辞去了董事长一职,只保留了名誉董事长的职务。
接替他的,应该是阿里提名的大润发前总裁黄明端。
关于苏宁为何没和深圳国资谈拢,有一种说法是深圳国资要求控制权,但张近东没有答应。
十年前,马化腾就曾想买苏宁易购。但张近东对于马化腾的条件当场回绝。“张近东这么要面子的人,怎么可能让人控股。”
后来张近东跟马云走到了一起。2015年阿里入股苏宁的时候,张近东说,马云是大佬,只有台风才能把他吹到这里。
现在,台风真的来了。张近东还是把苏宁的控制权交了出去。
离职前,张近东给员工们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说,鉴于苏宁的队伍已经成熟,自己是时候退位让贤,谈及苏宁的未来,张近东说:
前路浩浩荡荡,万事尽可期待。
1
外面很多人认为,苏宁危机的导火索,始于蚂蚁IPO失败。不过在员工们看来,危机早现端倪。
2020年初,苏宁过去的八大业务就变成了三大业务。除了易购、置业和金融,其他业务不再提及。然后苏宁推出了员工内部的理财:
年化7.6%。
那时的苏宁,看上去已经缺钱了。但很多人都难以相信的是,直到今年3月以前,高管们甚至都没有组织专门的会议,来讨论应对苏宁当前的危机。
苏宁的员工们擅长精神贿赂领导。领导发话,这件事就能强有力执行下去。美苏争霸的年代,苏宁的体系和执行力,让他们在零售行业游刃有余。
比如家乐福被苏宁收购后,很快扭亏为盈。家乐福此前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闭店后十分钟,超市里的东西员工随便拿,事后报损就行。
苏宁对这种猫腻门清。他们收购后,将店长全换掉,规章制度调整,一扫陋习。
再比如这些年有声有色的苏宁云商。帮助商家赋能,从店面设计到代运营的一体化服务,苏宁做的要比京东、阿里更出色,云商的员工会给商家设计店铺怎么修过道,才能保证商品最快从库房拿出来。干了30年零售的苏宁,店铺货架都有专利。
零售业要求标准化、高节奏、强执行。“过多的思考,这儿创意,那儿想法,会拖累整个公司的效率”。只是,当苏宁把同样的执行力和体系移植到主业之外,就有点走不通了。
苏宁小店当时就有点走偏了。做苏宁小店前,张近东在会上提出了一个口号:
先开枪,再瞄准。
北京团队接到的任务是开500家。结果他们超水平发挥,一口气开了600家。
大量的店铺被开在郊区。有些地方人流量差到令人发指,但并不影响北京团队拿到了那一年的董事长特别奖。
只要执行,就有奖励。后来,严重亏损的苏宁小店不得不从上市公司中剥离。
苏宁体育也一样,其实在内部,一直没有一个统一架构,PP视频、俱乐部,大家依旧各玩各的。
缺乏统一协调的后果是,做PP转播时,甚至没人考虑从龙珠那里借鉴成熟的代码,而是又从头写了一遍。PP的网页代码一直是html格式,时常卡顿,体验感很差。
先开枪,再瞄准,零售行业的思维渗透进了每一个业务条线。比如PP视频坚持不做电影电视剧、不做综艺,只做体育:
因为体育转播最容易标准化。
但作为一个传播内容的平台,他们却依旧坚持着零售的那套。严格的合同,精密的成本控制。转播足球请几个专家,车马费半年都报不下来。
当斗鱼、虎牙都在为了抢夺一个热门主播打得头破血流时,苏宁龙珠直播的领导却会指着一个年薪千万的主播问:
他一个干直播的,凭什么挣这么多钱?
苏宁这些年看准的产业,很多都是风口,体育、文创、金融、置业……但最后做成的,寥寥无几。
最成功的反而是国际米兰俱乐部。一开始苏宁派出中国经理人,结果被坑惨了。比如以4500万欧元引进若昂-马里奥,前几天却免费解约,苏宁血本无归。
类似的学费,苏宁交了差不多1亿欧,直到后来聘用意大利本土经理人,才把俱乐部理顺。
2
即使资金如此困难的现在,苏宁也没有拖欠过员工工资。去年,公司甚至还每个人发了一个月的年终奖。苏宁金融因为表现出色,今年还对他们的年终奖进行了补发。
员工的理财产品,最长的时候也就晚发了一个礼拜。
就像阿里的“P”一样,苏宁的职位按“L”来划分。“L”分为十个档次,L10一般是分公司总经理或业务VP。L10之上,又分为abcd四档。
张近东自己没有级别。集团二号人物任峻是唯一的La。老板怼天怼地怼空气,但秘书出身的任峻从不挨骂。他也在用行动表露自己心迹,每次开会都带两包烟,只抽炫赫门:
抽烟只抽炫赫门,一生只爱一个人。
苏宁三号人物是级别为Lb的人力主管孟祥胜,对上直接跟张近东汇报,下接总裁办、组织部这样的核心部门,对L级别员工有考核大权。
苏宁八大业务线里,只有苏宁金融的黄金老是从外部挖来的,其他都是苏宁自己人。擅长做家电连锁卖场的人,去干互联网,做体育,搞文创,结果都不太如意。从外面挖来的职业经理人,往往很难呆太久。
从2003年苏宁开始,张近东开始搞1200体系,意思是苏宁要招1200个应届生来培养。这个体系已经搞到了第19期,数量也远不止1200个了。
每一堂培训课,都是高管亲自上阵。张近东时不时会给他们讲课,这种机会很难得。在苏宁,很多员工一年都只能在年会时见到张近东一次。
1200会获得火箭般的提拔。比如苏宁集团总裁办的战略部长,是刚工作满一年的1200。
工作10年的社招员工定职L6,但一个1200学员干3年就能升到L5。于是发展到后来,大家要推进什么工作,就专门找1200去。一场会议,全是1200们列席。1200们大多毕业于名校,有不错的能力。只是苏宁薪资在大厂中不算有吸引力,流失率极高。当危机来临时,大家一边夸着苏宁好,一边递交辞职报告:
有的部门招来12个1200,现在最后就剩下一个。
张近东这么做的目的,未尝也没有给张康阳保驾护航的想法。接触过张康阳的员工,说他不像其他二代如王思聪那样,更低调、谨慎、而且很有礼貌。和王思聪一样的是,他从来没有接触过苏宁核心业务。
很多苏宁员工最后一次见到张近东,是在今年新春团拜会上。
3
很多人不理解,张近东为什么会变成一名股迷,买完阿里买恒大,买完万达买蚂蚁,最终引爆了危机。
有内部员工曾问苏宁高管为什么非要买国米,而不是买一支英超球队,投点钱出成绩后,加钱转卖出去。高管说:
百年俱乐部才能配得上苏宁的品牌。
但这都不是苏宁陷入危机的核心原因。多元化失败也好,组织混乱也好,苏宁真正的致命伤,还是在于核心业务转型的失败。
作为一家A股公司,苏宁在转型互联网上有着先天的不足。拼多多、京东,都是烧光几百亿之后,流血上市。而苏宁一旦两年不盈利,就要被ST警告。
对于一家传统零售企业来说,转型太难了。看看国美,也刚刚把自己任职不到一年的在线CEO向海龙干掉了。
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线下巨头成功转型线上的,也就只有房地产行业的贝壳了。而贝壳也正在遭遇线上流量的巨大挑战。
现在,南京人提起张近东,印象最深的除了他在钟山高尔夫的别墅群,就只有江苏队了。
但与海航陈峰相比,张近东已经很幸运了。阿里看重苏宁的售后服务体系和线下门店,这是他们入主后第一个考察对象。有阿里源源不断的支持,苏宁或许还能换发生机。
甚至有些苏宁员工中有一个传言,张近东和阿里有份君子协定。等苏宁情况好转后,张近东还有再次入主的可能性。毕竟黄明端的年龄,比张近东还要大几岁。
除了阿里,江苏国资委也愿意出钱来救。江苏国资委跟苏宁的关系一直微妙,之前看着苏宁足球队停摆,借给苏宁5%的股份,也要求连本带息的还回去。这次,他们终于出手了。
八年前,在张近东真正的对手名单里,只有两个名字:淘宝、腾讯。那时候京东甚至不是他的对手:
只是个小孩子,和我们不在一个重量级。
三年前,张近东给苏宁2020年设定的目标是:交易规模四万亿、线下两万店、全渠道高于互联网转型期两倍增速。
在张近东申请辞去董事长的第二天,京东宣布将员工平均年薪由14薪逐步涨至16薪。不知道刘总是不是故意的。
民营航空第一人重整了,摩托界老大成执行人了,家电零售第一人也把企业交了出去。
我曾问过很多很多苏宁的员工,如果蚂蚁IPO成功,如果恒大回A上市,如果万达没有出事,苏宁的今天会不会好很多?
有个回答很有意思。他说如果不是黄光裕入狱,苏宁今天是什么样子?
来源:兽楼处 微信号:ishou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