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孤魂野鬼七月半:中元节的民间信仰与民俗节庆

从前的中国北方,有三大鬼节:清明、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如今除了清明还作为传统节日得以传承,另外两个日子已变得平常。若是穿越回清朝,七月十五也是有三天“小长假”的——从七月十三到十五。

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原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东汉后道教兴起,于是有了“中元节”的说法。以道家而论,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分别叫上元、中元和下元,是天官紫微大帝、地官清虚大帝和水官洞阴大帝的诞辰。各自生日这天,三官下界,天官赐福、水官解厄,地官则要赦罪,被赦免的孤魂野鬼便会游行人间。因此,旧时道观在七月十五当天都要举行祈福法会,举行“中元斋醮”,以求孤魂野鬼升天。

若以佛家论,七月十五则称“盂兰盆会”。“盂兰”,外来语词,“倒悬”之意;“盆”即用于放置供品的容器,也称“佛盆”——“盂兰盆”,即通过供养僧众的方式,拯救、超度逝者脱离地狱,解倒悬之苦。公元538年,南朝梁大同四年,笃信佛教的梁武帝萧衍,亲自为盂兰盆会制定了全堂水陆道场的仪式,并提倡出家人不能吃肉,由此来戒断杀生。自此以后,成为风俗,《荆楚岁时记》中载,七月十五“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寺”。唐朝的盂兰盆会极为壮观,皇家列仪仗队,送布施给寺庙中,各种金银珠宝无算。唐代宗李豫为了给他的亡母祈福,更是大作法事,将盂兰盆会改在了宫中,供奉唐高宗以下的七个牌位,沿途供围观者跪拜,耗费巨大,奢靡无算,直至唐德宗李适时宫内才取消。

不论佛道,七月十五的法事都有超度亡人的意义。而道教在这天的仪式,历史上有先后两次较大程度地受到佛教影响,并延续至今。“第一次是东晋末刘宋初《古灵宝经》开始大量借鉴佛教仪式……第二次是从宋朝开始,道教仪式大量借鉴佛教尤其是佛教密宗的仪式(比如手印、真言秘咒/陀罗尼、变神、破狱、施食、幢幡、召请各类孤魂、亡人听法受戒等等)和禅宗的清规(对道教中的全真道影响甚大)。”(吕鹏志:《中国中古时代的佛道混合仪式——道教中元节起源新探》,《世界宗教研究》2020年第2期)。如此,民间也就不再把七月十五做中元节和盂兰盆会的仔细区分,不仅将两种称呼混用,还融入了大量民间俗信,使其一再世俗化。

目连救母:从外来佛教故事到本土劝善书

盂兰盆会来源自从印度传入的《佛说盂兰盆经》,最早由西晋僧人竺法护翻译,重点讲述了目连僧救母的故事,篇幅不过千字,并不复杂。

目连是佛祖的弟子大目犍连尊者的简称,原名傅罗卜。目连的母亲刘清提(或作刘青提)原本吃斋念佛,但后来打僧骂道,宰杀牲畜,偷吃狗肉,用荤油供佛,死后堕入地狱中的饿鬼道,每天受饥饿之苦。为了救母亲,目连前来求佛祖。佛祖说,你一个人的法力是无法拯救母亲的,需要供养十方诸佛才能够解脱。为此目连大规模供僧,直至七月十五这天,刘清提从饿鬼变为黑狗,目连又为黑狗连续诵经忏悔七天七夜,才转身佛国。

目连救母

如果故事始终是这样,中国人是不易接受的。佛教与儒家思想在某些方面有冲突:儒家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唐代韩愈曾以此作《论佛骨表》,反对人们迎接佛骨中有燃指供佛、舍身供佛等行为;出家修行要剃去头发、不婚不育,也与儒家传统违和。

因此,佛教传入中国时,读书人以儒释佛,将佛教教义逐渐本土化。《盂兰盆经》中讲人要孝顺“七世父母”,即今世加上从前六世在六道轮回时各道中的父母。尽管这与儒家之孝不是一回事,但人们渐渐接受了这种宇宙间“大孝”的观念。在具体行为上,中国人也十分能变通,一般人出家之前会征求父母同意,寺庙也不会接受独子出家,更不禁止出家后看望父母。

原始版本的目连救母,母亲的形象罪根深结、罚为饿鬼,完全不同于儒家传统的慈母。于是,从隋唐变文和俗讲开始,目连救母的故事开始发生改变。

所谓变文、俗讲,就是给普通人传授佛经的通俗演讲。敦煌文献中便有《目连变文》、《盂兰盆经讲经文》等。在《目连变文》中,增加了佛祖赐给目连八宝如意和九环锡杖(后来这个宝贝也给过唐僧),目连下阿鼻地狱,以此敲开地狱之门放出饿鬼的情节。

随后,目连故事中还加入了黄巢:刘清提早先是个信佛的善人,因受到蜈蚣精陷害,被蜈蚣精用狼子野心换了她的八宝莲花心,变得打骂僧人;目连救母时不慎打开了地狱大门,放出八百万个小鬼来,后来他成为地藏王菩萨,其坐骑谛听兽转世成黄巢,杀人八百万,是为了把这些小鬼送回去。

宋元之际,戏曲勃兴,目连故事的改编也体现在各种目连戏上。《东京梦华录》中载,宋代中元节已系统演出《目连救母》杂剧并流传至今,如福建莆仙戏、广东粤剧、弋阳腔、川剧、绍剧、福建的提线木偶戏等。不少剧种都能从《五鬼拿刘氏》、《捉拿刘长基》一直唱到《目连僧救母》。故事细节不一,都经过穿靴戴帽般的一番添加,给目连增加了父亲傅相、舅舅刘长基等人,故事增加一条辅线:父亲傅相信仰虔诚,但他去世以后,刘清提的弟弟刘长基无恶不作,是他害得刘氏破戒被拿,而自己挣脱逃走,后来鬼族又把刘长基抓进地府施加酷刑。莆仙戏、弋阳腔等剧种里,演目连戏中的盂兰盆会场景时,会展现刘清提受尽十八层地狱的磨难,并从黑狗变成了人,成为正果,目连也成为了地藏菩萨的场景。台上演员扮演群僧念经,在戏台上以教化万民,保持了戏曲最初“高台教化”的作用。

福建莆仙戏的《目连救母》

最为集成的故事大全,是清代张照编写的十本20卷240出清宫节令大戏《劝善金科》,将背景落地在唐德宗时期,还有“穿插李希烈、朱溉谋反,颜真卿唾骂奸贼以及李晟平叛”等。这是清代最早编演的宫廷大戏,现存有乾隆年间内府刊刻的红蓝绿黄黑五色套印本,极为精美,内页还有题字:“义主乎!劝善惩奸文比于金科玉律,洵不愧仁者之言。丙辰三月金台散人弁首。”

至此,目连故事已从佛教故事成为了中国本土的劝善书。

随着目连故事在思想上演变出三个内涵,盂兰盆节也演变出了三大意义:一、宣扬因果轮回;二、宣扬孝道;三、劝善。

佛教认为,人活着不是只靠自己,还要靠大自然和所有的人的帮助,人要懂得报恩,报答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报答所有的人。刘清提做恶事便堕入地狱走了一遭,目连行孝救母感天动地,经过佛法赦免,并成为菩萨,是通过对母亲死后的营救,对逝者一生中善恶功过的反思,来点醒教化万民——人应当怎样对待在世的父母,已经迎合“夫孝,德之本也”的儒家文化了。

饿鬼超度放焰口:从宗教法事到民俗活动

在盂兰盆会上,有放焰口的仪式。放焰口,即念经做法事,是根据唐代不空法师所译《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来的一种仪式。其实,不只在七月十五这一天,重疾、葬礼都会请僧道蕃尼来念《瑜伽施食焰口》,并加上一些仪式。

焰口经来自汉传密宗,焰口又叫“面然”,全称“面然大士”,是一种饿鬼的名字,也是藏传佛教密宗瑜伽部供奉的主尊之一。佛教认为,人死后进入天人、阿修罗、人、畜牲、饿鬼、地狱这六道中轮回,畜生、饿鬼和地狱称为“三恶道”,做了坏事才会堕入其中受苦。饿鬼道中存在着各种饮食,但饿鬼生前作恶而无法吃喝,永远是吃不饱且饿得要死的状态。

饿鬼分为外障鬼、内障鬼及饮食障鬼三大类,但形象基本都是肚子大、脖子细、全身枯瘦,嗓子像针一样细,且口中能吐出火焰。肚子大,因其为人时贪婪;脖子细,因吝啬;嗓子细,所以难以吃东西;吐火,则致使食物一来就被焚化了——从前在戏台上表演这个细节时,演员会用嘴叼着一根木杆,接出个横着的小托盘,上面点几根小蜡烛,演唱却并不耽误。

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的《饿鬼草纸》中的饿鬼形象

放焰口为的是解救饿鬼的疾苦,通过念经给它们施舍水和食物,焰口一放经文一念,饿鬼就都超度了。大凡在盂兰盆会前几天,寺庙会贴出布告,声明要“祈建盂兰道场”,举办“盂兰盆节报恩法会”,意在事先化缘。人们提前到寺庙里布施,排着队请僧人在大幅的黄表纸上,写上自家要超度的逝者姓名。这种做法原本是一种信仰,但久而久之转化成了普通的风俗,即便不信佛的人也习惯到庙里给亡人写个名字。

七月十五这天,写满逝者人名的黄表纸如幔帐般悬挂在大殿、偏殿内,好几层供桌搭建起金字塔型的供山,每层桌面上都有供品,也有将供桌成排码放的,每排中间都有个最大的供桌。供品要摆放鲜花、大米、小馒头、水和杨柳枝等(念经时要用杨柳枝蘸着来洒水)。人们借机也供养寺僧,把成袋的米面杂粮、成桶的素油、各种花果甚至自制的僧鞋僧袜都送到寺庙里来。

上午由主持或大德高僧讲经开示,以联系当下社会的佛教故事教导信众如何信佛做人。下午约有五到七名僧人身披杏黄色的僧衣和大红袈裟,为首的头戴五佛冠手持铃铛,其余各自手持法器,居士们身披海清,一起诵经至傍晚。信众盘腿打坐在院落中跟着念,不时有人向着大雄宝殿内的佛像叩首。及至午夜来临,法会才到了高潮。僧人们把黄表纸拿到殿外聚集后点燃焚化,象征着亡灵已得到超度。有义工或居士们辅助着,将小馒头四处抛洒,以表示向饿鬼施食,一边撒还高喊:“让开,让开!”据说这馒头是给鬼吃的,碰到人身上并不好。但也有人认为,抢到这馒头可以分享神余,于是往往可见人们呼啦一下让开,又一下子扑上去。不管怎样,画着人脸五官的小馒头,样子倒是颇为俏皮可爱。

而说起放焰口的词,很多人并不陌生:“道场成就,赈济将成;施主虔诚,上香设拜;坛下海众,具扬圣号。苦海滔滔业自招,迷人不省半分毫。今生不把弥陀念,枉在世上走一遭…………”没错,传统相声《白事会》里和尚念的经就是这段。能被相声引用,也可见放焰口已然从佛教仪式变成一种民俗活动了。

一场全民的盛大庙会:把生活过出节庆感来

在近代佛教习惯上,农历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僧人闭关,结夏安居,修行读经,以免夏天走路伤害蝼蚁的性命,直到七月十五这天“解夏”,功德圆满,更衣出关。因此这一天,也由此意味着生活中一个时段的分野。

清明有扫墓祭祖之习,也因春和景明而有踏青郊游之俗,中元节亦然。农历七月中是处暑前后,暑气渐消,凉爽将至,人们的身心为之愉畅,喜外出游玩。加上如旧时北京什刹海西岸荷花市场这样的热闹集市,七月十五之后便闭市歇业,于是中元节这天就成了一场全民的盛大庙会。人们借着到寺庙门口放生各种禽鸟或活鱼、泥鳅、乌龟王八,顺便吃小吃、淘古玩、流连于各种说书唱戏打把势卖艺的,小孩则拿着蒿子灯——艾蒿叶子上绑着燃烧的香——追逐嬉闹。

中元节的热闹集市

最大的活动在晚上。人们在有水的地方放莲花灯、烧纸活、烧大法船,以象征饿鬼乘着莲花和法船、拿着人们烧给他们的什物,驶向极乐世界。《四世同堂》里,祁老人为屈死的儿子祁天佑放过莲花灯,《甄嬛传》里也有放莲花灯许愿的桥段。

放莲花灯也叫放荷花灯、放河灯、放水灯。莲花灯是一个用纸糊的莲花型的小灯笼,底座是木头的,像个垫水壶的木垫子,中间有个冲上的钉子,放时把蜡烛扎在钉子上;灯身是用油纸、蜡纸等防水纸做的,用粉红色染出莲花的花瓣来。过去北京的崇文门外花市等地能买到莲花灯,大铺面卖的灯像个大花篮,小商贩在街边用几根竹竿搭起架子,横一根竹竿拴上一排灯供孩子挑选,价格也就“一大枚”——一枚二十文的铜圆。茄子、瓜类、莲蓬等也能做成灯,被叫做茄子灯、西瓜灯、莲蓬灯。再简陋的话,干脆用纸折一艘纸船,纸船上放个小蜡烛头儿。旧京有首童谣这样唱莲花灯:“荷叶灯,荷叶灯,今日点了明日扔。”因为灯是给鬼点的,留到明天就不吉利了。

旧时北海公园的湖面上放莲花灯

点灯或者人在河边,或者划船到湖中间去。放灯要放入活水,以期待灯能漂得更远。郁达夫《盐原诗抄十首》中的第八首云:“秋夜河灯净业庵,兰盆佳话古今谈。谁知城外蓬壶岛,亦有流我似江南。”净业庵,位于旧时什刹海畔,因此什刹海也有一个别名叫净业湖。岸边的寺庙传来悠悠的梵唱声,游人在漂满莲花灯的湖上划船,微风渐起成片的莲花灯飘走,密麻麻一片如夏日的星空般光辉灿烂。除了什刹海,积水潭、护城河水关、北海公园的五龙亭、什刹海的荷花市场等,都是旧时北京放河灯的地方。彼时的水域相通,成片的莲花灯向远方漂去,一直向东漂到京杭大运河里,仿佛附带着那些亡魂,沿着冥河,投奔那世去了。这般景象,直至1958、1959年前后才绝迹。

皇宫内及一些大的寺庙,还会在寺外焚化各种烧活,即各种纸糊的祭祀之物。普通人家烧不起法船,就在胡同口烧纸、烧包袱皮儿。这与密宗中的火供有关,火供除了上供还要把供品放在炉中烧掉。

法船由冥衣铺、纸扎店糊成的,可以拆装拼接。先用木条、秫秸扎成骨架,做成船的模型,再糊出船舱、船桨、船舵来,还要糊上开路鬼、黑白无常、十殿阎罗,连带划船的、掌舵的,并由伙计抬到寺庙门口的。做法事时,人们把法船推到河面上点燃的,成为灰烬也载着世间的孤魂野鬼随波而去,化作波浪里的一丝尘埃。中国人历来逝者为大,因此中元节除了追悼逝去的亲人,也会纪念没人拜祭的孤魂野鬼,让所有亡魂都能早日轮回升天,这也体现了古人的一种公益心。

旧时什刹海的烧法船

当然,作为鬼节,旧时会在这一天有一些迷信的讲究,比如不买衣服、不穿白色的破洞的衣服、晚上一定要把晾晒的衣服收回来、不说鬼字、忌讳下水游泳。如今公园里经常能看见圆的莲花型的游船,也有的旅游景区把放河灯搞成许愿项目。但事实上,只要人们稍微了解一下以前七月十五的过法,便会觉出这其中的别扭和不伦不类。

来源:全现在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