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租,是当下无数一线青年真挚而又卑微的梦想。
在北上,在深广,一个人租下一整间房,已经成了每一个异乡的闯荡者在思考未来时,最带有温度的向往。
从字面上看,合租与整租的差别,是每月的租金从3000元变成7000元,是使用面积从10㎡变成50㎡,是你所住的地址,从6号楼的1702-3变成了1702室。
·合租与整租
但从几个人住一户,到一个人住一户,这中间究竟跨越了什么,只有那些经历过合租的都市游子才能明白。
对于他们而言,整租是一次对于生活荒芜的逃离,是他们对一座千万人口的庞大都市,所做出的小小反抗。
一线青年对于整租生活的幻想,通常诞生于对合租生活的幻灭。
而合租,是一个被文化娱乐抛光镀金的词汇。
从外国的《老友记》,到中国的《爱情公寓》,屏幕上所展现的那些合租生活,大多都弥漫着一股都市的小资气息,其中还夹着几丝罗曼蒂克微甜。
在这里,合租的房间,通常又大又整洁,尤其宽敞的公共区域,装饰得就像是某个街角的文化沙龙。
而从前素昧平生的租客,也仿佛从一开始就亲如一家。
所以这些塞满了罐头笑声的情景剧,会给人营造出一种美好的错觉——仿佛只要住进了合租房半年,你也能邂逅友情和爱情,最不济,也能和同住者混个点头之交。
但只有你将生活塞进了那间几平米的出租房次卧后,你才会发现, 合租并不是一部笑中带泪的情景剧,而是一部怪诞的恐怖剧。
·真实的合租客厅
你的室友就像一群鬼魅,虽从未在你面前出现,却能在出租屋的各个地方留下他们存在的痕迹。
像是客厅茶几上,那几个吃剩的外卖盒,阳台洗衣机里,那一堆湿漉漉的袜子和内裤,还有卫生间马桶圈上,那几块昨晚还没出现的黄色尿渍……
你发现,与室友接触的方式不是聊,而是听。
那将你们分割得那一层薄薄的隔断墙,根本就阻碍不住任何声音的传导。
每天早晨,你被对门租客的关门声震醒,每天晚上,你在旁边租客 “打野,傻×” 的叫骂声中睡去。
某个周末,隔壁的小情侣因为养不养猫的问题吵了起来,你被迫听了3个小时,多次萌生想要过去给他们评评理的冲动。
·所以,有人会给自己的小屋装上隔音棉
在这样的生活空间,你对合租社交的期待开始落空。
但热爱生活的你,还是决定再努力一下。
你用周末打扫了厕所,摆上了香薰,在冰箱上贴上了“请大家不要把带味道的食物放到保鲜层”的话语,你敲开室友的门,要到他们的微信,并建了个用来交流信息,沟通感情的小群。
然后,你发现厕所的下水道很快又被头发堵了,你放在冰箱里的半个西瓜又被人偷吃了,而你所建的那个群,只用来讨论一件事——这个月水电费,到底怎么分摊才叫合适。
唯一的进展,就是你终于和室友产生了对话,内容为 “厕所里有人吗?” ,以及 “快点,我憋不住了” 。
你终于开始意识到,在这栋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居民楼里,和3户人家和谐地平分50平米,究竟是一件多么困难而又奢侈的事情。
于是,你开始不再去管垃圾桶里带血的卫生巾、用过的避孕套,厨房的水池堵了,你也懒得修理。
你开始有意避开你的室友,就像他们也有意避开你一样。
每次出门,你都会先在门口侧耳倾听,确保屋外无人后,便一溜小跑,冲向卫生间。
而当你厕所上到一半,门外突然传来由远及近的脚步声时,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心生忐忑,仿佛你不是在排泄,而是在偷情。
你是都市白领,白天你前往CBD,你所在的开放办公室至少有800㎡,晚上,你回到自己的合租屋,回到那飞进几只蟑螂都会显得局促的8㎡。
就这样,在合租生活开始第N天后,在你又一次闻到隔壁吃螺蛳粉后,在你又一次发现有人用光了你的洗衣液后,你回到次卧,看着这个仅一张床就占去了一半使用面积的房间,做出了一个最为伟大而浪漫决定:
我要整租。
有人说,所谓大城市,就是一个所有人都挤在一起,但每个人都想独自待着的地方。
所以对一线青年而言,整租不仅意味着那多出来的40㎡使用面积,更意味着一种自由,一种主动选择孤独的自由。
所以,你躺在次卧1.5m×2m的床上,开始畅想自己一个人住的美好。
到了那时,你再也不用时刻被他人的噪音所包裹,再也不用在自己的房间里活得像个地下工作者。
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冰箱里装什么,洗漱台上放什么,你可以在12点用洗衣机,可以把卫生间的排风扇一直开着。
哪怕你只穿着一条裤衩,在屋内乱跑乱跳,也再也不用担心,那种突然被他人所撞见的尴尬。
你想象着在自己房间的窗台上摆上一盆花,在沙发上摆上两只你喜欢的鲨鱼布偶,打开蓝牙音箱,坐在地板上,听着歌把宜家家具拼好。
对了,你还可以养一只猫,甚至一条狗,40~50㎡的空间,足够这些四足动物来回折腾,而不像现在这间房,连你的一个大跳都装不下。
·截图来自B站,阿张RayZhang,《我在3平米的房间住了两年…………》
你开始觉得,整租意味着品质生活。
在这个楼宇成林的社区,合租就像是21世纪的贩奴船舱,过大的公共空间,挤扁了生活的希望。而和它相比,整租就好像是避风港,只靠一扇防盗门,就能够抵御住城市的快节奏与喧嚣。
于是,你开始加班,开始攒钱,开始用红包点打折的外卖,你不再买新衣服,不再买新手机,你用现在的降级消费,来支撑未来的升级消费。
·图片来源:贝壳研究院发布《2020年毕业季租房洞察报告》
终于,在某天的下午,你来到了某扇还未熟悉的防盗门前,输入密码,指挥搬家师傅把纸箱放进这间一室一厅的屋子里。
尽管住在这儿,你上班要多坐5站地铁,尽管住在这儿,让你的存款金额少了一个0。
但你知道,你终于逃离了合租的泥潭,一段全新的,真正的生活,正在等待着你。
而后,三个月过去了,你再一次躺在1.5m×2m的床上,看着天花板。
你实现了梦想,但你并不快乐。
问题出在哪儿呢?
确实,你用绿植和摆件装点了自己的小窝,但每天高强度的加班,却让你没时间去欣赏自己的成果。
你也真养了一只蓝猫,但在工作日,你没时间陪他,而在休息日,你只想像它一样,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干,就这么看着太阳落山。
在合租的时候,你知道即便活在同一屋檐下,也不会出现电视里那种狗血的罗曼史。
而当整租后,你连幻想一段邂逅的场景都没有了。
你将他人赶出了自己的生活,用金钱买来了孤独的自由,你确实少了很多愤怒,但却徒增了一些莫名的寂寞。
你不由得回想起,当初自己来这座城市的目标是什么。
你想起自己离开象牙塔,背起行囊,和千万漂泊者一样,在某年的9月,涌进了这个霓虹流溢的钢铁城池。
在最开始,你还有着要在都市中扎根落户的梦想。
但很快,那一把把名为“房价”和“户口”的锉刀,就将你的梦想,雕刻成了一个愣头青的玩笑。
所以你早晚都会发现,这环城的高速路,已经修到了六环,但在不断内卷与折叠的环路里,却狭窄到没有一寸能让漂泊者扎根的土地。
可都市又是一张光怪陆离的网,用它那快节奏的作息和五光十色的生活,诱捕住那些浮尘般的欲望,让怀揣着他们的漂泊者,在一时之间飞不回那个名叫家乡的地方。
·截图来自于油管,Go Places Pro
所以,在进退两难的囹圄中,在那间不到10㎡的次卧中,你曾经远大的志向,就这样被团成了一团名叫“整租”的球,你把他攥在手中,砸向生活。
你曾以为整租是一味良药,能够祛除你染上的所有都市病,但到头来,你发现它只是一片昂贵的安慰剂,在短暂爽过后,慢性的疼痛还是会继续一点一点蚕食你疲惫的心。
因为, 打从一开始,你向这座城市索取的,就不是对一整间屋子使用权的短暂占有,而是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而在整租之后,你又会用怎样的方式,假装自己在这座城市里生活呢?
是去租个车牌,然后贷款在这里买一辆新能源车吗?还是混进同城的旅游圈,然后每个周末在城郊登山拍照呢?
抑或,你终于下定决心,抱着你的猫,回到几百上千公里之外那个生你养你的地方,朝九晚五,不再繁忙,不再去与未来对抗。
但不论如何,这里都像李剑青在《平凡故事》里所唱的,不论你选择离开还是继续, “这无良的城” ,都会 “用喧腾的夜与你龃龉” ,而 “灯光始终摇曳,宛如那招魂的旗” 。
与此同时,在这座城市森林中某间逼仄的次卧里,又一个青年躺在1.5m×2m的床上,看着天花板,做了一个决定:
我要整租。
于是,他打开手中的租房App,一边刷房源,一边脑补着自己一个人租一整间房时的快乐模样。
而这,是属于无数一线青年的,浪漫而又辛酸的,漂泊幻想。
来源:X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