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地产人的行业拐点:年薪百万暴跌八成,每天工作一小时完工

地产人的行业拐点:年薪百万暴跌八成,每天工作一小时完工

1.jpeg

文| 张雅丽

编辑| 毛翊君

以下是三位国内Top10地产企业从业者的讲述。

“现在转行,等于资源清零。”

赵进飞 ,top4房企工程项目经理,坐标西北地区,从业7年

我进入地产行业七年,正在经历着过去从未见过的情况。

从上个月底到这个月初,我们很多地区的分公司被堵门了,外头时不时有人来要账,人心惶惶的。集团把钱全拿走了,导致各地区公司账上没有钱。很多员工无心上班,也没什么事情可做。过去,我有一半的时间要跟公司的职能部门对接,现在,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工作要完成。建筑工地停工了,没有任何进度。

这两个月,我们只收到了基本工资。就我来说,收入大概缩水了30%。我们公司在全国有将近800个项目需要管理,有一套很严格的流程,每个项目和地区公司都会拟定一套当月要完成的计划。以前效益好的时候,奖金能占到工资构成的25-50%。

我本科学的是土木工程,毕业就选了专业对口的工作。一开始是在乙方的施工单位,2017年7月份,我通过面试进入目前这家公司。当时也有其他选择,但我觉得它整体发展比较快。也考虑到它在我家乡银川有项目,以后可以直接回去,我就去了。

2018年,进入公司的第二年,也是我工作状态最好的时候。那会儿,我独立负责项目,工作充满激情,团队氛围也好,同事们给我的感觉都是积极向上的。

后来我才意识,从这一年开始,地产行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到了前年,小一点的房地产公司接连倒闭。今年,我们这里直接裁员了40%,多半是在职能部门,这些人只能自谋出路。

入职4年,我们工程部人数最多时有三四十人,现在只剩不到一半。去年8月到11月底,一批楼盘需要交付,但公司一直没再招人,大家都是连轴转,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天天干到夜里十一二点。我那段时间早上8点出门,晚上12点回家,几乎没有个人生活。

刚入行的时候,我通过校招进了一家央企。周围人都觉得是份很不错的工作,收入稳定,上升空间明确。后来因为跟直系领导不和,我离开了那里。那次离职时,我跟领导说,觉得工作太忙了,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和时间。现在到了甲方,项目停滞,闲是闲了,但钱也赚不上了。现在想想,多少有一些后悔。

我用了三年时间,做到项目经理的位置,现在整个行业都在缩水,如果再换一家业内的公司,我也没有把握能拿到跟目前持平的职位和薪水。但如果现在转行的话,就等于我所积累的行业资源清零,要从头开始,跟应届生一样,没有一点优势。

换个角度,从上学开始,我在这座城市呆了11年,可能现在也是个回家的机会。上周,我刚结束了一级建筑师考试,这两天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以前节假日无休,现在每天一小时完工。”

周元,某头部房企营销部主管,坐标天津,从业7年

我2014年正式入行,做房产销售。这个行业让我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两套房产、一辆价值50万的车,去年还办了婚礼。

但即便如此,如果现在有个毕业生跟我说,要通过干这行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会劝他再考虑考虑。今年的行情,新入行的话,收入能保证月薪1万就不错了。糊口是没问题,但要想像我们之前那样,大概比较困难。

过去的7年里,我收入最好的那一年,年入近百万。最少的话,就是去年到今年,不到20万。

2015年下半年,贷款政策放松,有资格买房者的范围半径扩大了。往后,2016年成了我印象里天津楼市最好的时候。那种好,现在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很疯狂。

那一整年,天津市里的人都在抢房。讲得通俗一点,谁有房子卖,谁就是“爸爸”。客户来看房的时候,最关心的不是房子多少钱,他就问你这还有房吗?那时候我们销售的底气都很足的,你要是犹豫就再见了,我立马卖给别人。客户们会给销售员偷偷塞红包,三五千都有。开盘摇号的时候,200套房子能有400个人想买。

那时候的市场上,房价翻倍增长。我自己的房子是2015年底买的,在大学城附近,每平一万三,到了2016年,涨到两万六。现在,情况完全相反了,别说红包了,我们反过头求着客户交易。我的房子也降到两万以下。

前几年,大家都知道这一行赚钱,门槛就有所降低,涌出特别多的从业者和企业。不夸张地说,在2016年,一个人就算从来没接触过地产,只要稍加培训,第二天就可以上岗去卖房,而且肯定能挣到钱。但到了现在,这样的人可能很快会被淘汰掉。当然,也出现了很多不知名的开发商,就连我们业内人都没听说过的那种,依然能赚钱。

我之所以在2016年之后离职,是因为这一年,我和同事们把这家公司未来三年的房都卖完了。无房可卖,我不得不换一家公司。

说到入行,那还是我读大四的时候,一个学长带我入行。我的实习工资是一天150元,后来很快涨到200元。当时是2013年,这作为实习收入,相当丰厚了,我就知道这行能赚钱。

这几年,政策开始收紧,限贷,限购,房子的热度开始降下来。到现在,买房开始跟户籍政策、就业政策挂钩,有钱也不一定能买。

去年年底,我们的地区换了两任领导。今年四月,我来到新的地产公司,发现这里的负责人也换过。这种频率跟往年比算是频繁了。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我自己所在的营销部有二十多个员工,虽然我们作为甲方没有裁员,但那些乙方代理公司,人员流动很大。行业压力在前线的销售岗位上更明显。对于一个在天津刚入行的房产销售来说,底薪是两千多元。现在行情不好了,如果本月公司下发的任务是20套房,总有人一套都卖不出去。好几个月只拿底薪,心态上难以承受,很多人自己就走了。

我在前公司做销售的时候,一年能卖一亿多货值,现在很难了。我的前辈也说,干了这么多年房地产,之前没遇到这么难干的情况。

整个地产的收入都在变少。目前我负责的这块地,是在2017年以两万三一平米的价格拿的。现在市场不好,周围的房都卖一万九,我们还是只能卖两万三,勉强做到不赔钱。在天津,四年都没卖完的楼盘有四五个。甲方开发商拿不到地了,被选择的乙方随之也受到影响。

原本,节假日该是售楼处最忙的时候。过去的七八年,我在法定节假日里几乎没休息过,售楼处看房的人太多,交易过程中要处理的问题也很多。现在,一天卖一套房,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用一个小时间就能处理完。

我今年三十岁了,按照计划是打算转行的。但因为疫情的影响,我的创业项目失败了。所以即便现在情况如此,我还是不得不继续待在这里,再干两年。

“接受的话你就去,不接受就走。”

张晓强,坐标北京,某Top10地产公司设计研发人员,从业10年

今年是我从事地产业的第10年。2011年秋天,我开始在一家设计单位实习,属于乙方的下游设计部门,从事咨询相关工作。四年前,我转入了甲方。

我本科学的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是相对传统的机械设计。我的本科同学中,一部分去了汽车行业,一部分去了自动化机床的设计生产公司。

但我在申请研究生的时候,看过一些宏观报告,觉得城镇化是一个大的趋势。我的老家是北方一个工业镇,这一点体现得非常明显。所以,我最终选择了智能建筑技术与管理去深造,这属于可持续建筑设计中的一个细分专业。

果然,从我2012年研究生毕业到2016年,房价一直在疯涨。我刚毕业的时候,北京丰台地区房价在两三万元一平,回龙观八九千。2016年,我拿到了买房资格,发现丰台涨到了四五万,天通苑已经五六万了。原来能买个三居室的钱,到现在只能买到一居室了,我觉得有点悲惨。

当下的这段时间,有人称作是地产的白银时期,我意识到,行业拐点可能要来了。

很直观的表现——在地产业的下游行业中,合同签订金额越来越小。原本10万平米的建筑,咨询合同单价大概是七八十万到上百万,而在这一年,直接降到了三四十万。行业中的其他方向也是类似情况。比如一家做机电设计咨询的外企,当时每平米的设计咨询费从20多元下降到了个位数。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决定转入甲方。

但即便如此,我的收入仿佛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升高。薪资结构每年都在调整。从基本工资加年底奖金,经过“薪酬套改”,涨薪的机会越来越少。我入职之前打听过,此前如果工作两年表现好的话,就有机会进行40-50%的普调。但实际上,从我来了以后,这种机会基本上就没有了。

公司的人员也在调整。大概是这两年开始,有员工离职也不再招新人。去年,传出要缩编20%的说法。据我的观察,往往在过完年时,离职率会达到20-30%。

留下的人被进一步优化。有个别的同事会被直接开掉,另一部分则被直接派到项目上。去年,转移最多的几乎都是职能部门的员工。很多人被派去了正在开发的南方和西部市场。对员工来说,接受的话你就去,不接受就走。我们都清楚,这种内部的人员流动,也是一种变相的裁员。

一个45岁左右的同事就在这次裁员中离开了,因为业务能力不太过硬。这个行业里各个公司基本上都在缩编,他半年后才重新找到工作。另外一位同事,是从工程部门合并进研发部门的,因为是大专学历,新来的领导把他调到了西部的项目上。尽管薪资没降,但短时间内,他再难常回北京与妻儿相聚。

出于对专业的长期发展考虑,我在最近一个月,开始面试互联网公司的工作。在多轮面试之后,我还是难下决定,究竟是在一个地产公司的核心部门搞研发,还是去到互联网公司的非核心部门搞研发。

就像在2011年,我感受到地产业的前景一样,这次,我还是想在它的瓶颈到来之前,赶紧跳向另外一个船头。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来源:极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68494/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