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停更 100 天后,李子柒把微念给告了!

停更 100 天后,李子柒把微念给告了!

李子柒和微念最终还是要对簿公堂了。

10 月 25 日,天眼查显示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在起诉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刘同明,经办法院为四川省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image

股东信息显示,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由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持股 51%,李子柒本人持股 49%,而刘同明是微念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从《公司法》的规定看,如果认为股东损害了公司的利益,公司法人可以起诉公司股东。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法人,李子柒(真名李佳佳)为其法定代表人,有权代表该公司起诉股东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股东构成

自从 7 月 14 日发布视频《盐》以来,李子柒至今已停更超过 3 个月。外界对其停更背后原因揣测颇多,孰是孰非一直争论不休。

在李子柒与微念 “闹掰” 的传闻流传开来后,有知情人也曾向新榜透露,微念方面认为 “公司好脏了”,但 “不想解释”,因为,“要表达就会被外人解读,断章取义,然后又会再次伤害,接着舆论乱掉,就无解了。”

但,也可能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双方虽然各自 “沉默”、回避直接谈及纠纷,但随着此次李子柒正式状告的消息曝光,表面的平静已经被彻底打破。

今天下午,新榜第一时间再次联系到微念方面,但对方表示,不明具体情况,尚无具体回应。

停更三个月,李子柒怎么了?

7 月 14 日,李子柒在各平台更新了制作四川自贡井盐的视频后,便在互联网上失去了踪迹。

李子柒去了哪儿?为什么突然断更?一时间成为公众好奇的话题。

8 月 26 日,李子柒的助理连发两条微博,一条提醒大家不要被他人冒用李子柒名义的诈骗短信骗到,并称已经向公安机关报备;另一条回应停更一事,说李子柒需要时间整理现实问题,也需要不断学习。

事情走向从李子柒的一条动态开始急转直下。

8 月 29 日凌晨,停更一个半月之后,李子柒在绿洲上发布了一张表情包,并配文:“半夜被恶心到了,这么快就按捺不住了么。”

面对不明所以的网友,李子柒回复表示:“资本真的是好手段!” 但很快,这条回复又被删除。

第二天,8 月 30 日,李子柒 po 出一张报警的图文,配文称 “大清早报个警”,随后,# 李子柒报警 #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关于为什么报警,各路猜测也是颇多,有的说是李子柒家人被骚扰,有的说是她被人跟踪。与此同时,更多猜测也相继出现。

因为明星李亚鹏的短视频内容风格与李子柒略为相似,网传李亚鹏挖走李子柒的制作团队导致了她的停更,随后李亚鹏方面否认此事。

李子柒助理也发微博辟谣,称不存在团队被挖,李子柒只是在整理与第三方公司的问题。

那段时间还传出某超市冒用 “李子柒” 商标销售 “十全十美” 月饼事件,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官方微博特地发表针对此事的律师声明。

9 月 16 日,微博大 V “兔撕鸡大老爷” 的一条微博,让大众视线聚焦到了李子柒和微念的关系上。

“兔撕鸡大老爷” 透露李子柒停更这段时间忙着和微念扯皮,现状要远比想象中的惨,在股权架构中吃了大亏,并有可能因此颗粒无收。

截图来自 “兔撕鸡大老爷”

当天,“吾掌柜” 等微博大 V 也跟进解说了李子柒和微念的股权问题,断言这是一次 “因资本引起的企业内部股权斗争故事”,并表示李子柒并不能控制和掌握 “李子柒” 这个 IP。

截图来自 “吾掌柜” 微博

李子柒和微念的矛盾被摆到了台面上。多家媒体跟进报道了此事,并试图去剖析李子柒和微念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李子柒还能继续使用 “李子柒” 这个 IP 吗?

尽管外界纷纷扰扰,微念和李子柒方面一直未公开回应过此事。

多方媒体报道李子柒和微念事件

9 月 23 日,消失了 2 个多月的李子柒以 “四川农耕文化形象大使” 的身份公开露面,出现在当地农民丰收节现场。

9 月 28 日,李子柒在断更后首次接受了新华社的采访,分享了自己内容创作的故事,并表示从开始到今天为止,所有的内容全部都是自己主导、自己构思。

10 月 12 日,李子柒再次出现在线下,参加太湖世界文化论坛活动。

10 月 14 日,《财经》发布报道称微念的投资方承认近期李子柒和微念确实有矛盾,并点出矛盾与品牌收入有关,李子柒品牌电商与她本人没有太大关系。

报道发布后第二天,李子柒助理在微博辟谣此事,称自 2017 年 12 月四川子柒文化成立后,李子柒就与微念没有经纪合约了,希望大家 “不造谣不传谣”。

就在前两日,李子柒登上了央视访谈节目《鲁健访谈》,# 李子柒停更 3 月后登上央视 #也随之冲上微博热搜。

节目中,李子柒聊了许多关于自己对传统文化、对内容创作的看法,提到这段时间的断更,她说自己是在学习,了解更多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思考能为老家的人做什么。

图片来自网络

10 月 25 日,在外界依旧观望事件后续之际,这场断更疑云、合约纷争终于有了重要进展 —— 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式起诉了微念。

几天后,10 月 30 日,李子柒还将现身青岛参加微博红人节活动。这段时间以来,李子柒在公众面前出现频率明显提高,逐渐活跃这说明她尝试夺回更多自主权。

李子柒事件的连锁反应

李子柒和微念的纠纷也在业内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

红人方面 “人人自危”,担心自己被坑,纷纷翻起了合同,试图搞明白自己的账号究竟是属于谁的。

根据 “懂懂笔记” 的报道,有红人的合约里写道:若网红与 MCN 解除经纪关系,MCN 有权以 0.1 元 / 有效粉丝的价格,回购网红所使用的账号;还有些合约中直接注明了账号归 MCN 所有。

这让他们充满了危机感,在许多人的观念里,注册用的是自己身份,经营的是自己的人设和形象,那 IP 自然也是属于自己的。

尤其是李子柒这样强 IP 人设的账号,李子柒就是账号的灵魂,失去李子柒,这个账号就不再有价值。

但从 MCN 的角度,他们也有吐不完的苦水。

在机构方看来,一个红人能够成名,不仅有其本身的创作和演绎因素,也有 MCN 倾注的成本和花费的人力物力,少则十多万元、多则上百万元。

然而在闹解约的过程中,目前法律还没有成熟到去划分具体违约金额和责任,而且一个个去打解约官司也会带来巨额的成本支出。

“网星梦工厂” 老板吕不韦表示,如果李子柒赢了,对 MCN 行业将是巨大的打击,网红本人缺乏契约精神,利用舆论带节奏,会带来非常坏的影响。

吕不韦朋友圈发表对此事的评论 经其同意公开

有业内人士提出,合同条款还需要考虑得更加长远,将所有可能性囊括到法律范围内,才能尽可能避开类似事件。

还有业内机构表示:做红人生意太累了,还是做虚拟博主最省心

倒也是条思路。

总的来说,MCN 行业做的是人的生意,没有一劳永逸的合同,也很难有永远的合作,股权和利益分配机制本身有滞后性,面对网红自身价值的快速变化,如果双方缺乏沟通的智慧,如何长期稳定地走下去恐怕是永恒的难题,类似李子柒微念这样的纠纷还会不断上演。

后续如何,新榜将持续关注。

来源:新榜 微信号:newrankcn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69158/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