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年前,大星在一个活动上听一个乳业专家说,美国一头奶牛一年能产 10 吨奶,中国奶牛连美国奶牛一半的水平都达不到。
中国奶牛竟然输在了挤奶线上,大星拍案而起,拉住专家就问,到底是尺码问题还是牛种问题?专家说都不是:
是心情不好。
专家告诉大星,外国的奶牛一般都是放养,蓝天白云啃青草,中国奶牛没那个条件。这真是一个匪夷所思的答案。
大星后来查了数据,2010 年,中国有 1258 万头奶牛,产奶 3600 万吨,而美国奶牛数量只有 910 万头,产奶量却高达 8750 万吨。如果这么算起来,岂止是一半不到,美国奶牛的产奶量是中国奶牛的 3.3 倍。
2010 年时,中国奶牛养殖户有两百多万,每户平均养 5 头奶牛,这样的小作坊经济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大星看到有专家告诉农户,要想奶牛不掉膘,也愿意怀孕:
就不能把牛挤到一滴奶都不剩。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讲过,从奶牛品种到饲养方法,再到饲养技术,中国和发达国家差距 30 年。
中国人民等不了 30 年。大家喝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人均牛奶消费量 20 年翻了 3 倍多,全面碾压肉类和蔬果消费量的增长。去年全国牛奶产量比 2015 年增长了 8.2%,但人均消费量比 2015 年增长了 20.4%。
摆在中国奶牛面前的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了。
很多人不知道,2003 年以前中国牛奶产量最多的省份一直是黑龙江,但在 2003 年之后变成了内蒙。之所以追得这么快,是因为这里出现了奶业双雄,不断你追我赶,特别是液态奶南玻万蒙牛,液态奶产销占市场四分之一。
大星查了一下数据,中国的奶业在走向现代农业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养殖和基因改良这条路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如引进的荷斯坦奶牛,2010 年平均每头年产奶量不到 5 吨,到了 2018 年,这个数字变成了 7.4 吨,像蒙牛这样的大奶企甚至可以让它们年产 10 到 11 吨奶。
有了这样的巨头,中国奶牛养殖场数量比 10 年前下降了 8 成,农户平均养殖数量大幅提升。2020 年,中国奶牛数量是 610 万头,牛奶产量为 3440 万吨。大星算了算,平均每头年产奶接近 6 吨。
奶牛数量比 10 年前减少一半还有个好处,大奶企搞集约化养殖不但带来了更好的品质和更高的产量,而且给奶牛吃得都是进口苜蓿等饲料,配合退牧还草大政策,保护了牧区的生态环境。
很难想象中国的乳企和养殖户们付出了怎样的艰辛,才能让中国的牛奶行业走到今天这一步。
大星看了一下今年双十一蒙牛的战报,连续 6 年全网销售额第一,一天时间有 400 多万消费者下单,特仑苏卖了 6400 万盒,每日鲜语这样的生鲜乳单品销量同比增长了 12 倍……
蒙牛执行总裁李鹏程上个月说了个数据,今年 1 至 7 月,全国乳品产量增长 14.2%,全国 580 多家乳企的收入同比增长 13.2%、利润增长 49.17%,多家乳企正在筹划 IPO。这意味着,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增长质量,中国乳业都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未来十年,中国乳业还将创造新的奇迹。
大家总说中国企业爱喊口号,其实他们背地里下得功夫只是不愿意讲罢了。李连杰演《霍元甲》的时候有一段戏,一拳一拳把徒弟们打飞,还问他们挡得住吗?
一练就是 20 年的功夫,谁也挡不住。
来源:星球商业评论 微信号:xq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