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是数亿年地球演化的结晶,所谓“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它代表爱情,代表长长久久,但如果机器能很快制造出一样的钻石,那它还能代表爱情吗?如果钻石不能代表爱情,那在消费主义为一切赋予价值的当下,为什么还要买它呢?本文作者作为一位年轻男性,决定追寻培育钻石的路径,撕破这种纯碳矿物的华丽包装。当然,你尽可以将这篇文章看作一个关于中国制造如何突围并打破市场逻辑的励志故事,或者人类这种动物一定要有所幻想才能活下去的故事。但最终,这是一个作者企图用科技打败魔法,并最终失败的故事。
撰文丨郝库 编辑丨张瑞 出品丨腾讯新闻 谷雨工作室
国庆前夕,我和女朋友去了趟SKP,就随便逛逛。SKP是北京著名的奢侈品商场,空气里充满了金钱的香味儿。马上就是结婚高峰期,一层珠宝店前都排起长队,为了保证顾客体验,店员们在店前摆上围栏。珠宝店金闪闪的,配色是黑金或白金。向外的橱窗里摆放着最华贵也最贵的钻石,其中一颗,我数了数0,两千多万。店里的灯亮得晃眼,穿着整套西装的店员一路跟随,问我们要婚戒还是项链。
我感到有些紧张。更迫切的问题是,她的生日快到了,礼物我还没想好。我曾想送她一部iPad,实用时尚且价格适中,但被她弟弟捷足先登;后来又想送一台扫地机器人(她总是猫毛过敏),但她及时伸张自己的女性权利,认为把扫地机器人当“礼物”的潜台词是家务理所应当由她负责。
作为一名男性,我从未了解过钻石。但当我身处珠宝店,还是会本能地感到压力——它并不来自女朋友——而是钻石本身。不同物品能带来不同的社会地位标识,生活方式,或者某种态度——虽然我坚信它们本无高下之分,但“一克拉”与“50分”(1克拉是100分),“阿迪达斯”与“阿迪王”让它们产生了区别。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篇财经杂志的报道,叫《河南人要革全球钻石巨头的命》。讲的是,以河南为基地生产的培育钻石已经达到首饰级水平,此种技术进步或许会颠覆钻石行业的逻辑。钻石是数亿年地球演化的结晶,所谓“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它代表爱情,代表长长久久,女明星佩戴它,高贵的妇人们也必须拥有。下一秒钟,男人们就把它装进盒子,举过头顶,伴着愚蠢的单膝跪地。看吧!它从头到尾都弥漫着让人发笑的神秘主义。
但现在,那篇文章告诉我,只要把石墨放到机器里,不到一个月就能生产出一模一样的东西。如果机器能很快制造出一样的钻石,那它还能代表爱情吗?如果钻石不能代表爱情,那我为什么要买它呢?我感到一种釜底抽薪的快感,决定追寻培育钻石的路径,撕破这种纯碳矿物的华丽包装。当然,你尽可以将这篇文章看作一个关于中国制造如何突围并打破市场逻辑的励志故事,或者人类这种动物一定要有所幻想才能活下去的故事。
一个钻石品牌的诞生
今年10月1日,我到郑州参加了中南钻石线下体验店的开业庆典。你或许没听说过这个名字,我之前也没听说过。先简单介绍一下,中南钻石是工业金刚石领域绝对的龙头,生产了全世界近一半的工业金刚石。在首饰级培育钻石领域,他们也是全球范围内技术(高温高压路线)最强的公司。这是他们面向消费者的第一家门店。
庆典设在郑州凯旋广场一层中心区,舞台上是一块大屏幕,屏幕左上角写着“中国兵器”。中南钻石的母公司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往上追溯的话,它的前身是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兴国县官田镇创建的第一个兵工厂。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一种质朴踏实的气质。主持人的串词将钻石与兵工联系在一起,谓之“守护你的爱情”;舞台两侧摆放着花篮,有些花篮里不是鲜花,是黄灿灿的麦穗,有不少是兄弟企业送的。
不一会儿,裙摆宽大的模特们依次上场,展示着这个新品牌的全新设计。中南钻石主打的是“情系军工”系列,钻石造型包括五角星、盾牌,以及手榴弹。这让我大受震撼。后来我见到中南钻石的市场负责人胡兴国,他告诉我,中南钻石的初心就是做出“让老百姓都买得起的钻石。” 这句话让我心生敬意,甚至有些感动。是啊,我永远都是胡主任口中的老百姓。
中南钻石的体验店在商场二楼。店里,一克拉的钻戒,价格3万左右,打完折两万多就能拿走。众所周知,在钻石行业,超过一克拉的钻石都被叫作“鸽子蛋”,需要三克拉的毛坯钻才能打磨出来。
“这也是真钻石”,穿着黑色制服的店员热情地向我介绍。她拿出产品手册,上面明确写着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的对比:化学性质:碳C、碳C;折射率:2.42,2.42;色散:0.044,0.044……所有的指标全部相同。
来这里之前,我已经做足了功课。我知道行业里流传一句话,说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的区别,就是河里的冰和冰箱里的冰的区别。意思是,它们没有区别。都是碳元素,只不过一个在地底下深埋上亿年,一个在工厂里,10天到1个月就能长出一克拉。当然,二者也不是完全无法区分,目前常规的检测设备是光谱仪或电子显微镜。光谱仪通过分解光谱分析钻石内杂质的结构方式,而电子显微镜要把钻石放大上万倍或几十万倍,分析其内部是否有晶格缺陷(比如培育钻石某处缺少了一个碳原子)。总得来说,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的区别是原子级的。
在庆典舞台正对面是一家著名的珠宝首饰品牌店,他们一直宣称自己专注天然钻石领域。这位店员先生穿一身黑色西服,发型规整得往右侧偏,似乎戴着一对美瞳。我进店找他搭话,问他是否听说过中南钻石。他摇摇头,没听说过。那如何看待培育钻石的前景呢?他露出一丝不屑,跟我讲“真正的钻石”更加耐磨,火彩更加明艳之类的话——我更愿意相信他把培育钻石和莫桑石、锆石搞混了,它们的化学成分不同。
事实是,最近几年,培育钻石随着技术进步,正在逐渐攻陷原有的天然钻石市场。包括戴比尔斯在内的天然钻石企业,已经推出了自己的培育钻石品牌。今年5月,珠宝品牌潘多拉宣布不再出售天然钻石,完全转向培育钻石。在培育钻石推广较早的美国市场,其市场占有率已近10%。
闲聊的时候,我得知美瞳先生已经从事珠宝行业十几年,在不同的珠宝公司工作过,但没接触过培育钻石。出于拆穿钻石包装的险恶目的,我问他结婚了没有,他说没有。如果结婚的话,“你会送对方钻石吗?”我继续追问。“呵,我买两根金条也不买钻石啊!”再问他为什么不买,他只是笑着摇摇头,不再回复。
为了了解培育钻石是如何打破钻石神话的,我想我需要更进一步了,到工厂看看。我想工人们会把包装精美的钻石拆成一个个碳原子,并告诉我一些人定胜天的道理。
工人阶级的铁拳锤烂了天然钻石的神话
金刚石是已知最硬的材料,是“工业的牙齿”。它广泛应用在包括机械加工、石材加工、地质勘探、石油勘探及军工、航空航天、核电等领域,有“材料之王”的称呼。
国内第一颗人造金刚石产自1963年,由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三磨所)研制。此后,围绕三磨所,河南成了工业金刚石生产基地,诞生了包括中南钻石、黄河旋风、力量钻石等著名金刚石企业。去年,中国生产超过200亿克拉的人造金刚石,占全球95%。其中,绝大多数产能在河南。最近几年,随着培育钻石技术的发展,人造金刚石企业获得了资本和市场的关注。就在今年9月,力量钻石在创业板上市,之后股价飙升,市值达200亿元。
目前培育钻石的技术路径分两种,一是高温高压法,模拟金刚石的天然生长环境,利用人工制造的高温高压环境,让同为碳元素的石墨转化成金刚石。二是化学气相沉积法(CVD),需要先制备金刚石种晶片,利用反应炉把甲烷里的碳氢院子分离,分离出来的碳原子在金刚石种晶表面上一个一个沉积,一层一层生长,最终得到金刚石单晶。
从成本角度出发,高温高压法适合生产1克拉以下中高品质的钻石,CVD则适合生长1克拉以上的大颗粒钻石。目前,高温高压法主要集中在国内,中南钻石、黄河旋风等是其中的代表企业。在CVD领域,技术领跑者包括美国戴比尔斯,新加坡Ⅱa,上海征世和杭州超然。就内核而言,它们都是在“生产”钻石。
十月份,我前往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中南钻石的所在地。准确地说,它位于伏牛山系南麓,距离南阳城区50多公里。厂区被群山围绕,中间有座小山包,叫馒头山。至于这个质朴的名字,“是表达一种美好的期望吧!”和我对接的员工说。
中南钻石的前身是豫西特种弹装药装配厂,承担照明弹、火箭燃烧弹、发烟弹等特种弹药的制造任务。
上世纪80年代,工厂开始“保军转民求生存”。几经探索,才走上生产金刚石之路。
我参观了金刚石合成车间。车间像个巨大的方盒子,白绿色的方柱支撑着高高的房顶,墙上贴着工人排班表。厂房中,三四百台绿色的六面顶压机均匀分布,放出低沉的吼声,它是高温高压培育钻石流程中的核心机器。站在六面顶压机前,我第一次理解了“生产资料”的含义。它身量庞大,方形,两人多高,上下前后左右六面六个缸体,液压控制;上下两端通电,内部达能到上千度高温。你不得不赞叹它的力量感。过去一百多年,正是机器击碎了农业社会的逻辑,以及所有不顺从它的世界的逻辑。
制造钻石的原理十分简单,石墨和钻石是同素异形体,六面顶压机通过模拟地壳运动时的高温高压,改变碳原子排列形态,石墨也就成了钻石。合成过程一样简单到没什么可说的。工人们把石墨柱放进六面顶压机,然后靠仪表盘上的旋钮调节温度、电流和压力。几小时或数天之后,石墨块内部逐渐生长出淡黄色晶体。
我拿过一块儿合成棒,放在工作台前的显微镜下。透过20倍镜头,我看到里面闪烁的晶体,它们有大有小,呈现不同样貌的立方体,像是远离城市的天上的星星。像这样的工业金刚石,中南钻石一年能生产60亿克拉,是世界天然钻石年产量的54倍。
目前,中国在高温高压法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在宝石级培育钻石领域,据统计,2020年,全球培育钻石近一半由中国高温高压法制成。其中,黄河旋风、中南钻石、豫金刚石产量位居前三。
高温高压培育钻石的另一个技术关键点是原料,也就是放在六面顶压机中的石墨,及相关的触媒技术。中南钻石技术中心主任刘骏告诉我,培育钻石所用的石墨纯度必须达到“4个9”(99.99%)。他带我去了智能化石墨芯柱车间。这个车间看起来是立体的,机器有高有低——这是国内金刚石行业唯一一个自动化车间。刘骏仰起头,抬手画了一个大圈,跟我讲石墨怎么从这里运到那里,怎么搅拌,怎么加入金属触媒。制成的石墨块通过流水线走来下,像一个个纯黑色实心玻璃杯。
此前,困扰国内企业的主要是触媒技术。上世纪,国内的金刚石产量低,质量差,“连做砂轮都用不了”,大部分只能依赖进口。当时工业金刚石市场被国外几家公司垄断:美国GE,韩国日进,英国元素六,三分天下。市面上工业金刚石卖十五六元一克拉——这是八十年代的价格,还不一定能买到。
2001年,中南钻石率先突破了粉末触媒技术,石墨与触媒接触表面积更大,生产效率更高。生产线配置完毕后,金刚石产量暴增十几倍。相应的,也就意味着成本下降,2001年后,一克拉工业金刚石售价,从十几块钱跌到几毛钱。原先的三巨头放弃了市场。
与此同时,宝石级的培育钻石也在不断发展。2014年,吉林大学贾晓鹏教授完成技术突破,实现一毫米左右宝石级培育钻石的批量化生产。几乎在同一时间段,中南钻石开始攻关宝石级钻石。刘骏所在的科研团队做实验,调整参数,把这些发黄的小石头一步步做到净度VVS(十倍放大镜下看不到杂质)。到2017年底,在高温高压领域,中南钻石成为国内首个钻石毛坯做到一克拉以上的厂家。
刘骏跟我讲了一个天然钻石领域的规则,“克拉溢价”。0.99克拉和1克拉的价格差距,远大于0.98到0.99克拉。溢价一方面来自天然钻石的开采难度,越大的钻石越稀有;更重要的是,人们追求完美——1克拉是完美,99分不是。而在培育钻石领域,克拉溢价几乎不存在。车间里的六面顶压机会告诉你,不管1克拉还是3克拉的钻石,一个月前都是一样大小的石墨块。
略显枯燥的故事背后,是工人阶级的铁拳锤烂了天然钻石的神话。
钻石是怎么开始恒久远的
钻石是怎么开始恒久远的,大致内容如下:
早在公元前4世纪,印度人就开始采集并交易钻石,成为当时富裕阶层的配饰。现代钻石的故事则始于1886年,南非发现储量丰富的金伯利钻石矿。两年后,英国人 Cecil Rhodes 成立戴比尔斯联合矿业有限公司,掌握了南非各大矿场,并逐步扩张。最鼎盛时期,戴比尔斯控制了全球85%以上的天然钻石毛坯生产,是钻石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钻石逐步进入大众视野。1931年,罗伯特·M·希普利创立美国宝石研究院(GIA),将4C标准(克拉、颜色、透明度、切工)引入钻石行业,成为行业标准。1947年,戴比尔斯推出载入史册的广告词,“A diamond is forever”,也就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与此同时(甚至更早),各大报刊、好莱坞电影中,越来越多出现女明星佩戴钻石,或者男人用钻石求婚的场景。自此,钻石与忠贞不渝的爱情,牢牢捆绑在一起。
此后数十年,培育钻石也在缓慢发展。戴比尔斯于1946年设立人工钻石研究部门,就是后来的元素六。1954年,美国GE制造出人类首颗人工培育钻石,但当时的人造钻石主要应用于工业。进入21世纪,培育钻石技术逐步向宝石级进发。此后,就是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旷日持久的话语权争夺战。
我联系到中山大学钻石博士,美国GIA宝石学家苑执中。他来自中国台湾,祖籍河南周口,从事钻石研究四十多年,是近几十年钻石发展的见证者。他是位精力旺盛的老先生,因为浸淫行业多年,他习惯从成本和各方利益的角度分析问题。
大概是2006或2007年,在美国西海岸,圣地亚哥,苑执中参加了GIA举办的钻石行业论坛。论坛的主要话题,是讨论是否要给培育钻石“打证书”,也就是提供信用背书。苑执中记得,新兴的培育钻石从业者希望培育钻石得到和天然钻石相同的鉴定,有了权威机构背书,钻石才好卖,而天然钻石企业表示反对。
“结果当时没有任何结论。”苑执中说。
那些年里,以戴比尔斯为代表的天然钻石企业一再发表声明,表示只专注天然钻石领域,戴比尔斯甚至研发出了区分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的仪器。2015年,戴比尔斯联合数家天然钻石企业,成立钻石生产商协会(DPA),宣传语是“Real is Rare, Real is a Diamond”,钻石与“稀缺的”、“真正的”联系在一起。
在苑执中的讲述中,我发现在钻石行业里,最初令我疑惑的钻石与爱情的关系的问题,或许是最不重要的。各方代表自己的利益,而钻石到底恒不恒久远,并不取决于钻石本身,也不取决于消费者——而是谁的力量更强,谁就说了算。
转折发生在2018年,5月30日,戴比尔斯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宣布建立培育钻石品牌lightbox,且1克拉(裸钻)售价仅800美元。关于“1克拉800美元”的策略,行业内众说纷纭。比较主流的解释是,戴比尔斯一方面要布局培育钻石市场,另一方面,也是对天然钻石的保护——用极低的价格为消费者打下思想钢印——培育钻石只是廉价饰品。
随着原石成本上涨,以及培育钻石的挤压,2019年,戴比尔斯原石销售额下滑26%。2020 年1月,戴比尔斯正式开卖1克拉培育钻石。但让人不解的是,其中一些设计,是在完整钻石上打开一个小洞,用金属圈圈住。在苑执中看来,这是明确的信号,就是要告诉消费者,“这是大量生产的,价格不贵,只作装饰用。”
现在,更多年轻人将环保、绿色当成自己的生活方式。于是,钻石行业讲故事的方式也发生改变。一些天然钻石商家组成NDC组织(Natural Dlamond Council),委托环保专家,证明生产培育钻石消耗的能量是天然钻石的数倍。但见招拆招,培育钻石行业也找来专家分析,证明开采天然钻石造成的碳排放是培育的几百倍。对立双方要在环保上分个高下。
“这完全就是互相在乱搞嘛!”苑执中说,“平心而论,天然钻石比培育钻石消耗的能源要高,但这其中也有设备不同,技术高低的问题。”
最近几年,包括戴比尔斯、Alrosa在内的天然钻石品牌开始推广“钻石溯源”,即告诉消费者,手中的这颗钻石来自哪个国家,哪片矿区,生产出来消耗的能源是多少。苑执中认为这是天然钻石的促销噱头。当然,对立的另一方也有自己的魔法。苑执中设想,以后制造培育钻石可以全部用清洁能源,只用水力风力和太阳能发的电,拒绝火电。甚至可以回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先转化成甲烷,再制造成CVD钻石。至于溯源呢,培育钻石一样可以,给消费者开具证书,这颗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制成的,那颗是用大西北风电制成的。
看谁的故事讲得好了。
至于钻石到底是不是“百年骗局”的问题,所有从业者都给了我否定的答案。虽然钻石标价高有营销的成分,但其稀缺性也是事实。目前探明的钻石矿藏,只有约2%纯净度较高,能被称为真正的宝石。而在这2%中,又仅有5%左右能经切磨做成1克拉以上,且成色不错的饰品。最近几年,基于和各家钻石采矿企业的交流,苑执中推测(但无确切证据),天然钻石将逐渐枯竭,主要矿藏仅剩十多年寿命(开采成本大于利润)。“应该说我们的年纪都是可见的。”苑执中说。
事实上,虽然不少天然钻石公司依然坚持不使用培育钻石,但对于钻石行业的未来趋势,大多数人心知肚明。不止一位钻石从业者,向我提到最近发生的一起乌龙事件。今年10月,市场上突然冒出来一家叫CAMA的培育钻石品牌,新的名字,新的logo,没人听说过。但看他们的网店,“手法熟练得大家怀疑这绝对是一个大厂”。后来有人往上追溯,发现这家公司的法人是周大福集团的元老级高管之一,新品牌的全资股东也是周大福的控股子公司。再后来,网店被撤下(这也导致如今我没能搜索到这家网店的信息,无法复现传闻的全貌)。根据JCK报道,周大福就此事表态:公司一如既往地支持天然钻石行业,并且目前仅销售天然钻石产品。
“其实很多商家几年前已经开始布局了,”在中南公司办公室里,胡兴国对我说,“很多大的珠宝公司来我们这里考察,我们跟一些品牌也有合作。”“比如呢?”我问。“这也要问吗?”他笑,“你可以去小白光看看。”我分别在胡兴国和苑执中口中听到了小白光,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作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商家,在“一颗永流传”的故事失效之后,我想知道他们还能讲些什么故事。
另一个魔法开始了
小白光是个创立仅一年多的新品牌,静安大悦城是他们第一家线下店。大悦城更多面向年轻的消费人群,你能看到衣着精致的都市白领,偶尔也有孩子拉着父母在店前停留。他们的店面在商场一层,一百平米左右,正对面是一家潮玩店。当然,距离不远的地方,也有一家周大福。
你能第一眼就看出这家店与其它珠宝店的不同。店门口的玻璃柜里摆着一只大兔子,类似潮玩手办。进门处也展示了钻石,但是分别放在气泡状的塑料球里,气泡下面铺着一层细碎的黑色石子,像是某个赛博世界里的荒原。
负责接待我的店员叫Cherry,是个96年出生的姑娘。这里还有98年的,以及两位00后。他们穿着统一的黑色高帮帆布鞋,卡其色的“宇航服”——一种连体衣,中间束腰,显得人很挺拔。
她带我体验了店面正中椭圆形的“太空舱”。太空舱内部纯黑,上面镶嵌着小小的蓝色灯饰。舱体上方透明,视野可以连接至屋顶的黑洞,抬头就能看见一层层光圈和深邃的星空(当然这也是灯光布置出的效果)。我戴上VR眼镜,体验了一次太空漫游,从地球出发,飞到月亮,火星,然后是不知道什么星系。小白光的LOGO出现在宇宙的不同角落。
我问Cherry,为啥钻石店里要放VR设备?她告诉我,是为了让顾客“寻找自己的星星”。我一度以为这是个文学性的描述,不由得赞叹她的诗意。后来她跟我解释,店里正在做活动,只要购买一克拉以上钻戒,就能得到一颗星星的命名权。
店里的钻石首饰分三类:有主打大克拉婚戒的;有主打高级钻石礼物的,送家人送朋友;还有Neo系列,更时尚,也更便宜,大多一两千块,几百的也有。另外,消费者还可以把钻石镶在手机壳、手表,或者电子烟上。
那天下午,我在店里见到刘韧。他是小白光创始人之一,主要负责品牌推广。刘韧光头,蓄着不长不短的胡子,几绺发白。他是珠宝行业里的品牌营销专家,早年间做广告,后来涉足珠宝,相继在I Do、莱绅通灵等公司负责品牌工作。你能从他口中听到不断蹦出的专业词汇,“颗粒度”,“人货场”,或者“紫色奶牛理论”,我得不断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力。
刘韧告诉我,最初他们决定做培育钻石是在2018年。当时发生了这么几件事。首先,2018年7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修改了延续62年的“钻石定义”,删去“天然”一词,承认实验室合成钻石也是钻石。自培育钻石诞生之日起,一直被叫作“合成钻石”或“人工钻石”——“合成”意味着廉价的、假的,不同于天然的完美。培育钻石从业者并不希望这种叫法延续下去。
政策背书有了。第二件事是市场。过去三年,美国培育钻石市场从0做到10亿美元,市场占有率达到近10%(“这么好的东西,它藏不住了”)。然后,第三件事,也是最重要的。还记得中南厂宝石级培育钻石技术什么时候取得突破的吗?正是2017到2018年。当时中南厂的高温高压技术,在宝石颜色方面比CVD更具优势,做出了和天然钻石一样的白钻。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月就能造好的钻石还能跟长久的爱情联系起来吗?我在他们的广告词里找到答案——“光是自由的,爱情是自由的,克拉也是自由的”。看来是我格局小了。事实上,刘韧告诉我,除了“克拉自由”,最初还有另外一个选项,叫“普世闪耀”。但后来觉得“普世闪耀”跟产品的“连接度没有那么强”,就放弃了。我其实到现在也不太明白“连接度不强”是什么意思,但凭借一个不到三十岁的互联网从业者的直觉,“克拉自由”的确更能吸引我。
刘韧将培育钻石定位成一款科技产品,“是个未来的产品”,所以要塑造一种“未来式的情感关系”。他们的店面设计找的是中国台湾设计师,90后,玻璃柜里的兔子,以及太空舱都是他们的创意。去年八月,他们赞助了环法自行车赛,冠军戒指就是“环保的”培育钻石。你能在店里看到牛头梗样式的钻石饰品——它在小白光里的名字叫“甜(通“舔”)狗系列” ,都是塑造这种情感关系的一部分。“为什么说我们是新一代的珠宝品牌?”刘韧解释,“它关于一些新的文化符号,年轻人新的文化诉求”。
我再次抱着险恶的目的问刘韧结婚了没有。
“我孩子都快能结婚了!”他说。刘韧结婚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当时没钱,给老婆买的对戒,花了小几千块钱。后来自己做珠宝行业,更重要的是有钱了,得补上,在珠宝展给老婆买了个一克拉的天然钻石戒指。但他并不打算告诉我花了多少钱,“因为会跟别人说很贵,”他笑,“但女生肯定都是喜欢的,这是一个创造幸福感的事情”。
“那我能不能说,钻石其实是个造梦的行业呢?”我问。
“当然!”他的坦诚让我有点惊讶,接着他解释,“任何一个品类都是造梦的过程对吗?依云的矿泉水凭啥比娃哈哈贵那么多倍?那是因为依云告诉你它是阿尔卑斯山的这个那个,农夫山泉告诉你它有点甜,就连快递都会让你觉得,这么多人在无私服务于你。任何品牌都是在造梦,对吧?”
第二天,我再次去小白光店里逛了逛。一位女士正在教新员工,如何跟消费者解释培育钻石一样是真钻石,面对对方的询问应该说什么。后来,我和Cherry熟悉起来,得知她之前也在传统珠宝店里工作,她跟我讲了很多面对不同顾客,要如何突显产品卖点,比如黄金主打保值,而钻石更显气色。另一位店员告诉我,来买培育钻石的,女性白领居多。这也符合刘韧的说法,他们的广告片里,会拍一些女性在爱情中的状态,其中是没有男主角的。
这时,另一位店员从身后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来买钻石了吗?”他开玩笑问我。“那必须的啊!”我答。话说出口,我意识到完了,我已经忘了自己来到这里的初心。这里可以做DIY款式,我找出女朋友之前发我的一个红宝石饰品,问了她的意思,设计稍改,红宝石换成钻石。我问Cheery价格,10分的3XXX,5分的3XXX,只差几百块钱。我说我买10分的。
这或许是一次冲动消费,我后来仔细回想,又大概率不是。我曾抱着拆穿钻石神秘主义的信念去到中南厂,六面顶压机所代表的工业逻辑给我震撼。我又与行业内最顶尖的专家交谈,听他讲钻石行业的利益之争,这一切足以把“钻石”还原成“纯碳矿物”。然后是上海,小白光,刘韧的坦诚让我确信,关于钻石的故事的确是一场幻梦。
但我依然失败了。我无法确切说出变化是何时发生的,应该不是看到店员们穿着太空服的时候,我明白这是塑造品牌的一部分。当然也不是用VR眼镜纵览宇宙的时候,毕竟我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原因只能是,我心甘情愿落入“陷阱”,为的是避免落入另外一个更贵的“陷阱”。更重要的是,我意识到,或许每个人都无法逃离魔法。记得一本书里说,人类与动物的最大不同,就是人类相信虚构的故事。
胡兴国、刘骏为化名。
来源:腾讯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