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嘉Shijia:昨天大量车企集中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头部持续破万,后来者进步也很快,同时我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社会学现象,“慕强心理”在这几年的汽车舆论场里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阶段一:三大造车新势力起步阶段,15-19年,网络上充斥着“骗补”“PPT造车”“明年要完”等言论,而且还是舆论主流,发言者不乏传统汽车行业的从业者,冷嘲热讽是常态。
阶段二:三大造车新势力赴美上市,19-20年,阶段一的言论少了很多(毕竟车已经在卖了),舆论开始有转向,出现了“一年才卖几台车,市值比宝马都高”“造车只是个噱头,其实是为了资本市场骗钱”“技术都是偷来的”“这种服务不可能持续下去”“传统车企一发力,新势力都得完蛋”,这个阶段的言论多数出自行业爱好者(俗称键盘车神),传统汽车行业从业者大多数已经意识到时代的转身,空谈无益,要么开始改变,要么干脆加入。
这个阶段的言论,有人出来反驳,但是往往以谁也没办法说服谁收场。
阶段三:三大新势力无论是销量还是市值都一路长虹,20-至今,随着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头部销量持续过万看样子会是常态,今年出现第一个年交付10万的新势力也是大概率事件。
而且要意识到,头部新势力的平均客单价已经悄悄突破了自主燃油品牌多年的价格天花板,现在也还能偶尔看到阶段二的一些言论,但是往往立刻有人跳出来反驳,并且有理有据。
这种舆论场的变化是我长期从事行业工作中,能明显感觉到的。
“慕强”听起来可能有点不好理解,我换个说法你们就懂了,“电子竞技,菜就是原罪”相信你们都听过,“汽车行业,销量差就是原罪”,你卖不出去,你的一切努力,研发,讨好,奋斗,都毫无价值,因为你销量差。
当你的销量起来后,你会惊奇的发现,不需要你自己费劲传播,自然有人帮你出书立传,而且是你自己都没想到的角度跟前阵子的出关学挺像。
我们看看手机圈,华为还在卖渠道合约机的时候,有人觉得它很高端吗?那时候有花粉吗?
现在呢?我本人也是Mate 10/20/30/40的用户,同样的LOGO,华为现在就是我心目中,中国最好的手机品牌,我逢人就主动吹,在机圈,我也慕强。
好了,废话说了挺多,以上。
愿中国品牌早日站上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