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出口藏在 2022

出口藏在 2022

image

意外段落中的我们。

两年,730 天,17520 小时,隧道之中,这是我们共同的旅程。

隧道入口连着 2019 年最后一天,那天北方冬日晴朗,南国草木葱荣,人们揣着轻松的心愿,期待新的十年。

然而两年之后,我们行进在隧道中,于今日在墙壁上凿下 2021 的刻痕,等待出口的光。

突来的疫情,不再是短期的浩劫,已纠缠入命运。这是我们的后疫情时代。

最初的改变,来自于我们对生命的态度。

疫情下的生死别离,让健康重成人生关键词。

疫情初流行客厅马拉松,疫情后兴起 Switch 健身环,keep 运动课观看量翻了四倍,抖音上跳绳也能吸粉无数。

韩寒迷上了晨跑和跑步机,他说,“运动会给正面回馈,这世上回响太难得”。

健康成为隧道跋涉的底气,养生则成全民热爱。

枸杞是年度产品,保险是激增项目,参与体检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当然还有对应热搜 “90 后不敢看体检报告”。

珍爱身体同时,迷途的人们也在审视心灵。

这两年,阅读需求飞速激增,疫情最初 4 个月,图书搜索超 21 亿人次,人们在文字中舒缓着不安。

史蒂芬金读完了《尤利西斯》,窦文涛读完了《追忆似水华年》,牛津书店发起活动 “我一直想读那本书”,人们选的第一本是《傲慢与偏见》。

多抓鱼上,市场营销和未来洞见类书籍销量下滑,开解心灵类的书销量翻了 5 倍,受追捧品类是时间旅行,身体受限,便神驰环宇。

余华没读书,但写完了拖了二十年的小说《文城》。人们说疫情时最爱读的还是《活着》,喜欢那句: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

平安活着已成颠簸世界里的大众心愿。钱理群在《十三邀》上说:我们 “处在一个没有确定性的时代”,变数太多,来日并不方长。

变化中,隧道里的我们,有了太多关于丢失的遗憾。

深圳妈妈说孩子丢失了自在游玩的童年,黑河少年说丢失了一个完整相伴的高三,在国内上英国网课的留学生,自嘲上了 “电大函授”,也早丢了背包走欧洲的心愿。

今年 7 月,北大、人大等高校,邀请去年毕业生返校,补办典礼。然而,对他们而言,青春中已永远丢了一个夏天。

深圳罗湖帝景台的河边,聚满了相思的人。他们因疫情封关,被分隔在深港两地。常有精心打扮的情侣,戴着耳机隔着河聊天。

最初发明这一方法的情侣叫阿微和 Kevin,他们思念难耐钻研地图后,翻越荒山,寻觅野渡,最后在暴雨中遥遥挥手。相见时还意外碰见了彩虹。

这是专属后疫情时代的故事,而我们已习惯的变化还有许多。

口罩成为出行必备,健康码成为通行凭证,人间百态藏在流调之中,而每座城,随时都有暂停可能。

工业文明后,足迹遍布地球每一个角落的我们,又躲回城市的房间中。如同远古的祖先,暴雪夜躲在洞穴。

就在落笔时,西安正在寒冬中按下暂停,抗击疫情。西北望长安,祝那里的人们平安。

去年春天,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门前,教皇方济苍老声音在广场回响:请不要把我们留在暴风雨中。

然而暴风雨很快到来,最先受影响的是航空业。爆发的疫情切断了空中的连接,而今年飙升的油价,让航空公司举步维艰。

风雨继而席卷旅游业。说走就走的旅行已成奢望,东南亚的海岛遥远如梦。朋友圈里常有人晒往日旧图,跑马尔代夫线路的导游最新工作是墓地销售员。

国内游一度迎来增长,然而张家界疫情阻断了夏季游,内蒙古疫情叫停了新年游,去年疫情初,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空无一人,那些梦幻般的冰雕只能落寞化去。

变化的环境考验着所有行业的韧性。

在浙江横店,众多影视剧组一度因疫情停摆,艰难恢复后,又曾面临影院关闭的困境。有群演称,300 余人的群如今只剩 100 多人。

此后,地产、教育、互联网相继因规则调整而发生变化,务实求稳成为新的共识。

2021 年最后一个季度,从腾讯阿里,到快手字节,超 20 家互联网大厂,选择了调整收缩。离开大厂的求职者开始增多,有人 57 天内投了 277 次简历。

当大厂不再是稳定选择,两年间,公务员考试和研究生考试不断升温。

2021 年考研报考人数 377 万,而 2016 年,这一数字为 177 万。

他们称重考为二战,称考上为上岸,而上岸之后,最终目标依旧是公务员。

今年国考,报名人数 212.3 万人,同比增长 35%,震荡之中,年轻人更追求稳定带来的安全感。

与之对应,豆瓣上出现了大批省钱小组,57%“90 后” 和 63%“95 后” 决定未来谨慎支出。

同时,大批年轻人跟风买基金,期望用投资快速获取积蓄,增高生活的堤坝。

堤坝之外,涛声如雷。为抵御疫情,两年间,美国等多个经济体推行宽松政策,疯狂印钞,大水漫灌下,滞胀阴影正笼罩全球。

今年 11 月,美国汽油价格暴涨 58%,租车价格暴涨 37%,饭店价格暴涨 26%,联动之下,全球物价均处高位,阿根廷物价涨幅超 50%,而土耳其通胀已达 65%。

大宗商品的暴涨,重叠着 2021 年尾声,正向下游传导。巴塞罗那在平安夜点亮了满城灯火,但市长说他对新年经济惶恐难安。

吴晓波在跨年演讲中说,关于全球经济大势,53 个经济学家意见分歧,31% 认为向好,31% 认为持平,34% 则持悲观,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今年 3 月,巨型货轮长赐号,在苏伊士运河搁浅,东西大洋通道被阻断。

海浪如山,轰鸣在狭小节点,恰如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

今年 7 月,推迟一年的东京奥运会,终于艰难举办。

450 万张门票被取消,半个奥运村空置。没有观众助威,没有游客如云,开幕式也没有马里奥,最后连火炬传递都改为闭门举行。

绵延百年的圣火,艰难穿过时代的灰雾,人类以奥运精神,回击命运的震荡。

奥运会成为短暂的相聚光阴,相聚之外,喧嚣和对抗成为后疫情时代的世界主题。

俄罗斯乌克兰陈兵边境,希腊和土耳其差点兵戎相见,波兰激进的游行者烧掉德国国旗,而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特拉维夫夜空亮如白昼。

亢奋的民粹席卷全球,东西间怒海难平。历史的断龙石已落下,和平和发展时代主题一去难返。

去年 5 月,《经济学家》封面用黑体印着,“再见全球化”,配图是螺旋状裂开的地球。

对峙和敌视中,唯有科学缝合着世界。

去年年初,疫情方起,科学家已在显微镜下,锁定病毒模样。那个表面布满突刺的球体,便是改变时代的元凶。

去年 1 月,中国科学家公开发表新冠病毒全基因序列,2 月 29 日,军科院陈薇院士注射了疫苗第一针。

去年 12 月,辉瑞等 mRNA 疫苗启动接种,同月,国药疫苗获准上市。

这是文明和病毒的竞速,全球联动下,抗疫之战一度现出曙光,然而,印度流出的德尔塔病毒,再度肆虐全球。

今年 11 月 26 日,世卫组织命名了新型变异病毒奥密克戎,36 天后,美国一天新增确诊已超 50 万。

浓稠黑暗涌动在隧道前路,而同时埋下希望火种显示,辉瑞和默沙东两款新冠口服药即将获得紧急授权,而中国新冠口服药正在最后冲刺。

科学家称,奥密克戎感染者的抗体,可以降低德尔塔感染,或有利后续防控。

而参照历史数据,病毒大流行的收尾,往往以传染性强而症状转轻的病毒现身告终。

12 月 17 日,张文宏发文称:这个冬季和春节我们将和国际社会一起度过最后一个寒冷的冬季,终会 “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

出口藏在 2022 年,光亮藏在隧道远方,这是科学家希望我们相信的事。

我相信相信的力量。

来源:摩登中产 微信号:modernstory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708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