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en_shi:你看韩国的男女矛盾看不懂,我给你讲两个杭州的真实案例,你马上就能明白,是时代在抛弃那些活在旧观念里的中间派。所有的事情都是真实可查的。第一个案例是“杭州男子婚前买三套房,离婚时妻子提出要分六成”。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男方家有钱,父母给他在杭州买了三套房,都是婚前的。他结婚后一直负责做家务,家里面所有的开支都是他支付,孩子也是他全职带,所以离婚时是孩子主动要跟他。女方就是心气比较高,想自己做事业,但是也没做成什么。想要离婚分点钱,自己去创业。男方在婚姻中给女方在三套房子里都加了名字。
女方离婚提出要两套房,法院判决是给女方一套。女方不服,再起诉,决定还是给她一套房。孩子还是继续给男方带。
为什么新闻里面不用这么简单的叙述,而是要说女方要60%,最后法院判决给了25%?
因为核心矛盾就是一共就那么点钱,法院怎么分。可就那么点财产,法院能怎么分呢?微博上有很多法官,你问他们,这样的案子有没有固定的分法?没有的。就是法官自由裁量。可是结果又要让人觉得法官是根据一套精细的算法做出了一个公平公正的财产分配。所以只能用复杂的百分比写法让人第一眼看不懂。
而这样的案子,你用什么家务劳动补偿,都是算不通的。因为家务甚至家里开支都是男方负担的。你说经过精密计算,这些房子是男方给女方加名算赠予。然后女方用男方赠予给她的房产给男方做了家务补偿,结果女方“只能”拿走一套小房子。
杭州这些地方,一套房就是普通劳动者的一辈子啊。这个案子里的男性,就是典型的传统思维,可是他的传统思维已经被这个社会抛弃了。那现代思维是什么?
“同居期间女方买房,分手后男方起诉索要房产一半折现被驳回”,这案子大家有空可以搜搜评论看,很有趣。简单说就是男女双方中是女方有钱。双方办了婚礼,但是女方坚持不领证。在杭州用“夫妻店”的模式做服装生意。男方没社保,就是在女方店里打工,女方给零用钱。矛盾是男方想要买社保正式拿工资,女方不同意,所以男的跑到外面自己开网约车,双方就“分手”了。
男方就想要和女方分钱。他认为他们办了婚礼但是没领证期间,女方首付50万买的价值近200万的房子已经暴涨了,这钱是他们夫妻店一起赚的,他想要女方补偿他103万。
真分手了,女方“离婚”时讲的话特别漂亮。她说男方是因为没有稳定工作,所以到她店里来“帮忙”,来帮忙,当然就是没社保没什么工资的。帮忙确实干了几年,所以愿意给他13万做补偿。
结果当然是男方败诉,就是没领取结婚证,怎么分“夫妻共同财产”?
你怎么评价这个女孩子的行为?
到了网上就是一面倒的叫好,说的男的不要脸,都没领证,怎么好意思要钱呢?
他在女方店里干了三年活,是女方在“帮助”他,给他机会工作啊。要是性别倒转下呢?你觉得未来上面的事情会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
社会变了。
我们将要走进的,其实是一个算明账的社会。一共就那么点钱,双方不是通过结婚离婚,让法官去自由裁量,而是彼此要把帐算明白。你们就那么点钱,两个成年人自己提早把帐算明白。
自己的钱,自己去算明白。你算不明白,你就很可能成为社会规则反复颠簸中的牺牲品。还想多了解的,可以去看看韩国去年开始讨论的非婚生育计划。男女连生孩子都不结婚,就是彼此讨论算明帐。男女都觉得结婚了将来交给法官去审判分配自己的财产不公平,那就不结婚自己算账。
生活里面算明帐,生孩子也是算明帐,彼此签订个抚养协议,按协议执行。这样的男女关系反过来就没什么矛盾。谁不按合同做事,就是谁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