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争夺特斯拉,中国城市的新能源暗战

12

文/咸鱼 编辑/坚果

来源:螺旋实验室(ID:spiral_lab)

特斯拉在中国第二家超级工厂究竟落户何地?近日,这一事件又重新引发了外界的关注。

今年1月,马斯克曾对外宣布今年将公布特斯拉全球第五座超级工厂的选址地,而在此之前,特斯拉已经拥有了位于美国内华达州和纽约的两座本土超级工厂,以及中国上海和德国柏林两座海外超级工厂。

其中中国作为特斯拉的第二大市场,同时也是增速最快的地区,生产制造本土化的好处自然不必多说,近一年来,已经有多座城市向特斯拉抛出过橄榄枝,希望能够引进特斯拉的超级工厂。

而在疫情完全消散之前,中国供应链的完整性应该是特斯拉最重视的地方。特斯拉的下一座超级工厂会不会继续选择中国,因此也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01

  选址看中什么

特斯拉工厂选址的逻辑大约是三点。一是选定城市所在地区的汽车产业形成集群,供应链具有明显的配套优势;二是靠近港口,便于国内生产的车型出口海外;三是地方政府在政策支持和服务方面,在土地、信贷资金、政府审批等方面建厂的条件应与上海工厂类似。

很明显,特斯拉之所以选择在中国建设第二家工厂,是因为它借鉴了上海超级工厂带来的经验。即离当地市场越近,对生产越有利。同时,本地化生产更有利于企业控制成本。

但这背后的一个问题是,目前特斯拉的产能已经开始跟不上它的销量。

2021年,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总产能为450000辆,其中出口约15万辆,其余交付中国市场。其中,Model 3在2021年前10个月的累计销量约为11.2万辆,而Model Y的累计销量约为10.6万辆。

根据特斯拉的计划,其上海超级工厂已于2020年开始汽车出口业务,出口国包括欧洲和亚洲。当时,上海超级工厂的总产能达到25万辆,然而很明显,面对全球出口中心的定位,45万辆汽车的年生产能力仍然远远不够。

不少行业分析人士都认为,上海工厂去年约45万辆汽车的产能不仅将满产,而且可能供不应求。当然这也与特斯拉柏林工厂投产缓慢有关。

目前,特斯拉在海外只有中国上海一家工厂。而上海工厂的生产能力不仅为本地市场服务,还考虑到欧洲和亚洲其他市场的需求。

为了解决欧洲日益增长的需求,特斯拉于2019年底宣布在德国柏林建造一座年产能50万辆的超级工厂。但直到最近,柏林工厂才开始正式投产。

从上海和柏林两座海外工厂也不难看出,当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培育和需求以及进出口的便利性也是特斯拉选择工厂所在地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结合出口的地理优势和产业链的支撑情况,靠近海岸线的港口城市可能是首选。

按照惯例,美国企业的出口方式更多的是海运。如果上海能给予同样的优惠政策,特斯拉说不定会选择在第一家工厂旁边扩建第二家工厂。

 02

  多城跃跃欲试

根据近一年的公开报道梳理来看,包括武汉、郑州、广州、青岛等城市都可能会争取特斯拉中国第二工厂的落地。

武汉市近年来坚持引育并举,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先后参与了小鹏、东风本田新能源、东风高端新能源越野车等一批新能源汽车项目的落户和运营。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副省长杨云彦和其他许多居住在湖北的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份联合提案,建议“推动特斯拉二号工厂落户武汉城市圈”。这也为特斯拉第二家工厂的争夺战增添了一股硝烟。

中原霸主郑州在汽车工业上有一定的基础,目前有七个整车制造商在郑州设立基地,包括海马、上汽、东风日产等,同时汽车产业也是郑州市七大主导产业之一,年产值1000亿元。

去年,比亚迪的整车项目也已经在郑州完成拿地。

工业配套设施上的优势以及中国交通枢纽地理位置,特斯拉若是落户郑州,那么上海第一工厂可以专注于海外市场,郑州可以专注于国内市场。

而广东省可能是最符合特斯拉新工厂选址要求的一个省,而且本地市场根基较好。根据有关研究报告显示,广东省特斯拉的上牌占比居全国首位,占比近20%,高于上海、北京和浙江省。

在广东省,特斯拉落户广州南沙的呼声非常高。2018年,特斯拉在中国的第一家工厂选址时,广州南沙区制定了吸引特斯拉的“T计划”,但最终特斯拉选择了上海,广州转而发展小鹏汽车和广汽新能源等项目。

至于青岛,据说当初就参加了特斯拉亚洲第一家工厂的竞争,虽然失败了,但青岛还是拥有一汽大众、一汽解放、上汽通用五菱、北汽、奇瑞6家整车厂,“神车”五菱宏光MINI EV就是在青岛市生产的。

而且青岛所在的山东号称第一外出务工大省,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使得青岛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在货物吞吐量上,青岛港位居全国第四,全球前十,这也是青岛的一大优势。

不过青岛朝北,能辐射整个环渤海经济圈,可能会满足特斯拉在日本和韩国的市场需求,而广州是中国重要的汽车进出口港,有助于满足特斯拉对南亚国家的需求。

此外,包括北京、西安、重庆、合肥、济南、沈阳等城市也都曾是特斯拉中国第二工厂的“绯闻”对象,但从目前来看,目前也很难推断出谁的赢面更大。也许是表面实力占优的绩优股,也许是某一匹并不出挑的黑马。

 03

  期待“鲶鱼效应”

作为“双碳”时代的大趋势,新能源一直是城市产业竞争的重要赛道。龙头企业落地可以更好地带动产业、税收、出口和上下游产业链。

以上海为例,特斯拉在中国的工厂不仅将直接惠及中国消费者,还将对国内电动汽车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

特斯拉在上海的生产在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推动了目前国内研发的步伐。与此同时,特斯拉中国工厂也将生产电池,其电池和其他零部件合作伙伴也可能升级产业,宁德时代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无论特斯拉是否落户,努力打造新能源产业矩阵,培育更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已经成为了城市产业竞争的共识。

近两年频频上热搜的“赌城”合肥,无疑就已经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吃到了甜头。

尤其对于一些本身就有汽车产业集群的城市来说,特斯拉的到来可以促进区域内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比如加强零部件质量控制,提高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供应能力等。

除此之外,还能督促国内新能源汽车树立品牌意识,努力缩小与特斯拉在技术、产品等诸多方面的差距,实现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优胜劣汰,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让特斯拉以一条鲶鱼的姿态进入本地,不是单纯地为了让其丰富地方产业结构,带动上下游发展,更不是为了让其拿走更多资源,带走更多市场份额,而是为了保持整个行业的活力,带动良性竞争。

这或许也是很多城市最真实的想法。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