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塞冬:关注了几个新车的新闻,蛮好玩:
1、理想L9卖到45-50万,作为有娃的三代同住家庭,3块大屏、4个杯架、冰箱暖箱、功率堪比电炉的音响、满座的通风加热等等,对我的吸引力蛮大(当然大概率不会买)…个人估计卖得不会差。
2、比亚迪汉DMI/DMP价格出来后,骂的赞的声音都很大,个人觉得——骂归骂,卖得应该也不会差。
3、百年福特新款萌丢,2.0T 6秒车,“4K”大联屏,丐版下探到16万(虽然可能这配置不产),能感受到满满的针对中国市场优化的诚意…但个人觉得——销量说不定还是扑街[doge]
现在有点类似几年前的手机市场,那会的三星粉丝是懵逼和不解的——屏幕/处理器/摄像,我三星都是顶级,我全系防水你没有,我同配置比你轻薄,我产能充足不用抢,我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定向设计了多款高性价比产品,比你便宜,为啥销量还是扑街?一定是中国厂商营销大法太洗脑,中国消费者民族主义太过剩blabla
现在的市场很割裂:
1、收入差距拉开,用户群差异拉大:一波是“不差钱用户”,需求是在预算确定条件下,追求先进、差异、逼格;一波是“性价比用户”,先确定需求下限,再寻找给定条件下最具性价比产品。
2、产能不足,原材料暴涨:同样的产能,肯定优先供应高价、高毛利产品,对产品规划提出挑战。
对一些厂商而言,基于上述两点,拆解下来的动作就是——优先抢“不差钱用户”,在25-50万区间和bba、以及其他合资品牌的中高端车型作战,类似当年P/Mate通过差异化产品力一点点撬动iphone份额。对另一些无法做到这点的厂商而言,就是相反路线,继续啃“性价比”。
最后,就是不同路线的厂商、用户、粉丝群之间互道SB,各走各的路,就像三星/联想/MOTO/苹果/HOVM用户之间互相不理解。
但大趋势还是大差不差。
据说:
1、3月新车的新能源渗透率实时数据继续上台阶。个人还是保持之前的估计,今年某个时间点,新能源在新车里的渗透率会逼近3成,纯电逼近2.5成。
2、BYD/TSL订单继续高歌猛进,产能提升快,但还是远赶不上订单增量。今年看BYD从几月开始成为全国最大车厂,以及B和T两家谁比谁的全球总销量高。
PS:无理想股票、无福特股票,BYD股票占仓位不到3%,不是这三家的车主,短期内也无意买这三家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