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旌旗:你们可能很难想象当年的小米造成了怎么样的冲击:
OPPO元老内部发生了剧烈的讨论,最后分出了一加。
vivo也有争议,但是镇住了;后续很久,出了iQOO。
华为出了荣耀,余大嘴也以小米现象为刀,完成了内部“整改”。
魅族马上出了魅蓝跟牌
所以他们活下来了(当然老东家后来暴死挺JW的)。
剩下的要么不以为意,要么觉得小米走错了,然后他们都死了。
————
你可以说,小米到今年还没有顺利完成线下渠道的建设,小米今天的国内出货量也不咋地,小米旗舰也就那样。
但是今天的智能机格局,基本上就是苹果定方向,三星供应链,小米模式杀人(品牌)如麻,最终变成了这样。
@Blood旌旗:还有一个逻辑是什么呢:为啥我特别讨厌键盘侠动不动“这个牌子没有国产核心技术”。
当然,前所未有的世界变局之下,追求国产核心技术是一种政治正确。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些国产品牌,先是把一个品类做到了所有人都知道的庞大规模,你才后知后觉要他们去搞核心技术”?
你喷联想,那为什么联想能做第一,不是越南或者阿三的牌子?
为什么小米能全球出货1.9亿台手机,而不是MOTO或者诺基亚?
为什么蔚理鹏可以卖20万、30万甚至50万的车,大众都不行?
…………
很多人都会忽视一点:你要先做到常规商业模式的成功,才有资格去谈论核心技术掌控。
这个平衡是非常难的,难到手机行业中,中国只有一个华为,美国只有一个苹果。
三星?举国之力的垄断企业,没有“平衡”可言。
很多时候,因为他们做大了,而且有个参照物(华为),你才会怒其不争。
但是还有太多太多的企业,连最起码的商业模式都走不通,在阴影里等死。
我吹辅助驾驶,有人骂不如特斯拉,有人骂要撞死人。
但蔚理鹏好歹都有12%以上,甚至19%的研发投入,我朝那些个亲儿子呢?
一汽、广汽、东风、北汽呢?
国企没有资源,还是国企跑不下来政策?为啥已经拉到转换赛道都摸不着方向?
燃油车拉了不怪你们,怎么新能源赛道起来了,三电一坨,智能化也是一坨?
蔚理鹏基于OrinX做Lidar方案,你们喷没有核心技术,要被卡脖子……国企们连博世咸鱼垫底方案的标定都不会!怎么办?
蔚理鹏现在亏,将来总得赚的,盈利压力也很大,投资人叼到飞起,所以智能化、精准定位、服务都出了成果。
但是北汽作为上市公司,一台车背在身上几十万亏损,却看不到任何起色,怎么说?
这跟张文宏医生的遭遇一样:遇到事情,只干那个发声的,没人管闷声发大财的始作俑者。
哪个品牌声量大就容易招黑,也是从古到今的无奈事。
我不是要洗白,核心技术是要追求,但是这个骂声跟他们的努力、成果比起来太多了。
@Blood旌旗:小米12周年,可惜缺了灵魂级元老——黎万强。
小米今天的很多非议,都是因为大家把小米的成功看得太理所当然——“你要跟华为竞争,要跟苹果竞争”。
问题是现在每年出货接近2亿台手机,已经远远超出了雷军和这11个人的预料,到今天小米都在边开车边修车;本来创业时间就最短,雷老板还被金山耽误许久,小米很多问题在所难免。
雷军为什么要创办小米?因为在此之前,他虽然是金山的诸葛亮,业界享誉的老前辈;但是金山真的太拉了,雷军都带不动。
编程天才,武大之光,29岁的金山总经理,风光无限的千禧年互联网风云人物,却收拾不了金山这个暮气沉沉的半死之躯。
他尝试了很久,最终2007年跑路;哪怕到了今天,金山也不过是个维持现状的样子,企业文化依然僵硬、躺平。
我有铁的证据[doge]爷就住在金山总部旁边,他们搬到高新区之后,我的房价没有丝毫气色,甚至中介都说本小区挂单没有成交的,可以想象金山现在到底什么样。
可能这就是小米创业只有12个人的原因——“唯有破釜沉舟的重头来过,才能打破过去的所有障碍”。
他思考了很久很久,去找周光平,去找林斌……成功的在中国搭建了完全跨时代的手机团队、运营团队、商业模式。
尽管事实证明:任正非——余承东的体系,韧性更强,战略眼光更长远;段永平——陈明永/沈炜的体系,更有战略定力,和对商业模式根本的洞察。
但是雷军开创的全套“互联网手机打法”,还是极为深刻的改变了中国,乃至于全世界的智能手机格局。
华OV三家都对小米模式做了深刻模仿与借鉴,4家的相互竞争消灭了绝大多数同行。
诺基亚的死亡当然源自iPhone的降维打击,但如果没有国产厂商对于这些洋牌子走量的中低端产品的毁灭,诺基亚、MOTO、HTC依然可以苟活很久,就跟今天的BBA一样。
有趣的是:小米初期极具压迫性的全套打法——互联网营销、死亡定价、注重产品定义、软件UI先行、独立电商小米网……背后的功臣,是黎万强。
而黎万强,是金山旧臣。
这是一个循环,雷军在金山遇到的重重挫折,都被阿黎超额挽回。
所以说:人呐,就不知道,命运不可预料[并不简单]你说雷总在金山时认识的一个PM,怎么就缔造了小米的完美开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