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上海封城期间,各类在线文档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image

@阑夕:上海封城期间,各类在线文档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种本来服务于远程办公的工具,被市民和学生们用来同步各类求助信息,也算是用户定义需求的典型案例。

我在微博和微信群里看到过很多金山文档、腾讯文档甚至飞书的链接,有团购拼单的,有紧急求药的,有患病呼救的,在线文档的编辑和同步功能确实非常适合多人协作的场景。

不过互联网公司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多,比如尽可能的让求助者和施救者们在Web端就能使用大部分的功能,而不必专门下载App,以及对于不同厂商开发的在线文档产品之间,做到信息的互通和兼容。

这在技术上其实不难,难的是暂时放下竞争关系。

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灾后几个小时内,Google就上线了寻人服务,当时的Google早已退出中国市场,这种响应速度并非缘于Google有多关心中国,而是寻人服务的产品原型Google Person Finder已经运作了好几年,几个工程师改改代码就能直接上线。

Google Person Finder的创建,始于2010年海地地震,那次地震引起了20多万人的死亡和失踪,受灾者的亲朋好友迫切的想要得知家人们是否安全无恙,于是Google基于911幸存者登记表,开发出了Google Person Finder的原型,其核心结构一直延用至今。

Google Person Finder的首页只有两个按钮,一个是「我想找到谁」,另一个是「我有谁的消息」,通过提交和匹配,最快的让用户获悉自己关心的人有没有幸存下来。

最重要的是,Google Person Finder启用了PFIF协议,相当于把寻人的数据接口开放了出来,它意味着所有网站其实都可以推出自己的寻人服务——不是每个人都上Google——但在最底层,寻人信息是可以互通的,你在Google想找张三的消息,别人在雅虎提交了张三的线索,那么你也能在Google看到这条线索。

PFIF让网络平台之间不必顾虑门户竞争,如果没有这个协议,不同平台各自为政,用户在多个网站间疲于奔跑,寻人的效率也将大大降低。后来的雅安地震那次,国内的百度、搜狗、360都推出了寻人服务,然后也相继采用了PFIF协议,和Google一起开放数据,不追求把流量锁在自家平台上。

在线文档的开发商们其实也可以效仿PFIF,因为我也看到了很多重复的信息被多次提交在多个文档里,然后牵扯了很多志愿者投入珍贵的时间成本去核查和标记,如果可以让数据互通起来,对抗疫、对救人都是一件价值巨大的好事。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