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斯晨风:不知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作家”这个身份变得跟以前不太一样了。
钱钟书先生曾有一个很精妙的比喻,说:“如果你吃到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
不过,钱老的时代和我们现在不同,作家和读者之间,有一层厚厚的壁障,作家写的作品要先经过编辑和出版之后,才能到达读者手上。读者别说认识作家本人,连想吃哪种口味的蛋可能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到了网络时代,特别是社交媒体崛起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读者不但可以自己挑自己读的作品,可以读得高兴了打赏,可以追更到一半弃文,还可以通过社交平台了解这只“下蛋的母鸡”每天都在关心什么、吐槽什么、表达什么。
喜欢一位作家,就关注他的微博,是很自然的事。本意可能仅仅是好奇。我注册微博是在2010年,最早就是因为喜欢的作家马伯庸开了微博,想看看他在干什么。后来看到他发的历史文化小段子和自己生活中的趣事,我也渐渐就养成了使用微博的习惯。
对我这种资深网文读者来说,感受更加明显。
十几年前,那些当红作家,无论萧鼎、萧潜还是树下野狐,对读者仅仅是一个名字。现在呢,我们可以从微博上看到苏小懒家的娃在学校有什么趣事,紫金陈又在为什么事儿维权(对不起)。
作家在微博上发布的内容如果足够好玩、有趣又有新鲜感,展现出令人折服的魅力,也会给他带来很多新的粉丝,助推其声望攀上新的高峰。
钱钟书先生那句话可以反过来说,也许就是爱屋及乌。当你看到一只漂亮的大母鸡的时候,你也许也会好奇她会下什么样的蛋会是怎样的美味,对吧。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文字作品大规模影视化改编,甚至游戏化改编之后,一位作家的社交媒体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从后台走向前台。著名作家已经不再是只通过文字和读者见面的内容创作者,而有机会让外界充分了解自身性格、爱好,以人格魅力更全面地吸引忠于自己的读者。因此,在社交平台上经营、打造自己的形象就尤为关键,这是给读者的一张社交“名片”。
我一直觉得,马伯庸“亲王”的小说改编影视剧能有那么豪华的卡司阵容,播出之后能够引发广泛的关注,除了作品本身质量过硬之外,和他们在微博上不断输出内容,积攒了大量像我这样读他段子长大的观众群体,也有很大的关系。
社交平台都有一种集聚效应,会把志趣相投的人会聚到一块。在我看来,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元化的内容,每个人都能找到和自己爱好相同的伙伴,然后通过一个个博主之间交叉的链条获取更多的内容。有时候作家本人并未有意去展现自己,但他的一次次微博表达或转发、评论、点赞,就鲜明地体现了自己,这对他的粉丝有着十足的吸引力。也有一些人通过这样的观点表达开始对作者感兴趣,进而去翻开他的书了解更广阔的世界。。
比如说蒋胜男老师,其实我之前并没有读过她的小说,完全是被她在微博上展现出的强烈个性所 “圈粉”的,相信会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作家粉丝,在她的作品改编影视剧时也主动支持一下的吧。毕竟将脑补的世界以三次元展现,对每一个粉丝来说都是十分激动的。
不仅仅是著名作家,对我们这种名气不大、影响力比较小的作者来说,经营好自己的微博可能更为重要。毕竟微博往往是舆论和热点的最上游,能够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出圈”机会。
更何况,无论是从分发机制还是内容倾向来说,微博都是对码字为生的作家和我们这种文字博主最友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用户有很多的“标签”,喜欢某某文学流派、钟爱某种类型的电视剧,又或者是某某游戏高手。这看似不关联的事情,在同一个IP衍生时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你可以通过这样的用户,让你的作品扩散的更广。
和其他平台相比,微博也不那么“信息茧房”,读你文章的人很可能不是你的粉丝,到底会发表什么看法,谁都说不清——就像河森堡老师说的那样,像一座“黑暗森林”,能在微博上锻炼出刀枪不入、百毒不侵的心态,对自己闯荡江湖大有好处。
现在我写文章的时候,首先会考虑的是,如果发到微博上,我的粉丝会怎么看待,怎么评论——特别会关注的是,我的“黑粉”看到以后,会挑出哪些毛病来。如果我能做到一篇小文发到微博上都没什么人喷,甚至转发、点赞还不少,那作为科普读物出版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以上说了那么多,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微博是个大舞台,想要展现价值你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