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看到倪匡的小说还是二十多年前上高中的时候。
记得是有一次班级更换教室,我不知道现在的学生对换教室是否有一种巨大的新鲜感,总之当时对枯燥的高中生活而言可算做大事,用过这一间教室的其他年级刚搬走,我们浩浩荡荡搬进去,大家带着一种新奇感看看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还真有。在讲台那儿给老师用的那张课桌上有一本书。
暗蓝色的封面,书名是两个字:虚像。作者的名字怪怪的:卫斯理。书名啥意思?作者是干啥的?从来没听说过。
几个男生带着坏笑,端详起这本书,感觉这不像是一本正经书。这个判断也有一定逻辑性,如果是一本正经的书,为什么放在这么明显的地方不拿走?不太像谁忘在这里的,可能就是故意留下来的。一时间,谁也不好意思翻看。
于是那本书就一直在那里放着,一直到晚自习的时候,有一位吕姓同学忍不住拿了起来,并且一看就是半小时。一边看还一边说:写得太牛逼了。然后其他几个同学就更加好奇了。顺便说一下,这位同学是复读生,所以,比我们随年级升学的要大一岁,不要小看这一岁,意味着多了很多见识。至少,他对文字的欣赏水平肯定比我好。
但那本书有 300 多页,没那么快看完,直到第二天他才看完,看完的时候又说了一句:这本书挺牛逼的,你们应该看看。我们要他保证这不是一本黄色小说,他说:操,黄色小说有这样封面的吗?确实,那本书的封面的确过于低调。于是,第二个同学开始看,一天后看完居然也说不错。好不容易轮到我,我打开这本书,读到了第一个故事,也就是《虚像》。
这个故事大致梗概是:一个海员在沙漠里看到了海市蜃楼,海市蜃楼的景象是沙漠里的一个绿洲,一个阿拉伯少女正在打水,他带着不错的相机,拍摄了几张照片。照片洗出来之后,越看那位阿拉伯少女越美,居然深深的爱上了她。但是他并不知道到哪里去找这个人,于是带着相片来找神通广大的好朋友卫斯理。他们到了沙漠深处,还真的找到了这个女人,可是,这是个啥人不眨眼的恶魔,心如蛇蝎。
这本书里一共三个中篇。另外两个,一个是《心变》,有关寻宝和外星飞船的故事,嵌入了巴基斯坦少数民族大屠杀的背景;最后一个是《聚宝盆》,从明朝沈万三的财富传奇讲到聚宝盆是外星人留下的金属复制机器。
写这篇东西的时候我特地去找《虚像》这本书的封面,发现找不到我当年看到的那个版本,倒是有一本广东旅游出版社在 1987 年出版的《心变》,里面收录了这三个故事。
封面「应该」是这样
这是怎么回事?是我的记忆模糊?难道当初那本书封面是「心变」两个字?还是,我看到的是一本盗版?
算了,是不是盗版倒是不重要,那个年代的倪匡作品,也不太可能是正版授权。就好像金庸小说的正式授权在大陆也是很晚才出现一样。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倪匡的作品,而且,很巧的是,这几篇,很好的体现了倪匡作品的故事性。很多人说倪匡写的是科幻小说,要我看根本不是,倪匡写的更像是「奇幻小说」。在倪匡最典型的卫斯理系列里,很少有科幻的成分,更多的是故事,有精彩的故事,也有糟糕的故事。当倪匡的故事讲不下去的时候,就胡乱弄来个外星人外星飞船什么的草草结局了事。读他的故事读多了,能明显感觉到他作品的「虎头蛇尾」,这不是他的缺点,而是某种特点。这类作品也不是严肃文学,就是通俗不能再通俗的读物,何必要求太高?
倪匡写的不是科幻,也是因为他没有受过科学方面的系统教育,不具备这方面的素养自然没法写出今天科幻迷所认为的科幻作品。当然,他只接受过初级教育。传统文化的底子很不错,写有历史背景的小说也还是有不少问题,更多的还是写故事,故事好了,人物形象也就能立住,但倪匡很少由人到故事。
倪匡很少经营长篇,大多都是中篇,中篇也没耐心写出精彩的结尾,大概是写的太快了。倪匡对自己的写作速度颇为自负。
提及倪匡,就要提到卫斯理,这是倪匡创造出来的最成功也最刻板的人物形象。卫斯理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中国大江南北的方言乃止全世界奇奇怪怪的地方的语言都有一定的造诣,受过严格的中国武术训练,在江湖上有一定的辈份,脾气特别大,对大富豪尤其不买账可是这些人还总来求他帮忙,卫斯理和聪慧美丽的白素喜结连理。白素的父亲白老大是江湖上的大扛把子……这是个奇怪的人物形象,各方面能力都拉满了,如果改编成影视剧是极度不讨喜的,也不好演,虽然卫斯理的故事有好几部已经被改编成电影,但是影响都不太大。
倪匡的卫斯理系列作品,只是倪匡工作的一部分,倪匡还是个大编剧,编剧数量惊人,有 400 多部。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有很多可以写进影史的电影编剧都是倪匡,比如《精武门》《独臂刀》《刺马》……那些故事和人物形象,影响至今。倪匡还是古龙不少作品的电影编剧,比如《楚留香》《天涯明月刀》等,大概是由于两人交好的缘故。
金庸古龙倪匡,当年他们的写作方式和目的都和今天的网文作者很像,是力气活儿。那一批写文为生的人里面,也只有金庸修订了自己的作品,使得作品更具有完整性,而其他几位几乎都没耐心或是没有机会这样做。倪匡更是,他自己的作品版权都搞不清楚在谁手里。
倪匡的卫斯理系列里,有几部我认为很有意思。前面写到我在高中的时候知道了卫斯理,但是还不知道这个卫斯理是倪匡的笔名,更不知道谁是倪匡。过了好久,我那位同学说,卫斯理就是倪匡。倪匡是谁?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更没有搜索引擎。等看到更多卫斯理作品,知道倪匡是谁,还是大学时候的事儿。
大学校园里有几个书店,可以租各种通俗小说,这时候,就不可避免的看到了一些倪匡的作品。
记得当时电台里有个叫「青雪」的主持人,做了 一档节目叫「青雪讲故事」,其实是选了一些通俗小说做成广播剧的形式,我记得她选了卫斯理的几个故事,讲了好久,加上配乐……悬疑阴森恐怖感十足,所以很受同学欢迎,尤其是讲卫斯理《眼睛》这个故事的时候。在卫斯理的系列里,《眼睛》还算不错。还有《木炭》《沉船》(我记得看这个故事的时候真的吓了一跳)《老猫》《活俑》《头发》。当然,还有前面提到的《虚像》,这个作品改编成了电影,于荣光主演,还很卖座,电影名字叫《海市蜃楼》。
倪匡年轻时候的经历让人津津乐道,网上流传的版本应该有很多不实之处,我就看到了好几个版本,所以,不可尽信。
金庸离世的时候,有人说这是「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这句话,更适合倪匡。
像倪匡这么传奇的人,以后就没有了。
来源:小众消息 微信号:Web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