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用燃烧的动力电池看中国

640

2022年7月,喧嚣而惊恐,日本前首相安倍遇刺身亡、林志颖差点在车祸后的特斯拉里活活烧死、大基金反腐风暴……

这看似无关的话题,却可以勾勒出的一幕中国新能源汽车,澎湃且诡谲的故事。

安倍时期的中日关系,大起大落。甜蜜时,他促成两国最高层一年之内互访。中方访日之际,安倍陪同参观丰田汽车。共同社拍的一张照片,流传甚广——中国总理对着丰田Mirai,深情注视,眉间凝重,一旁的安倍手扶车身傲视前方。

日本是汽车动力电池的发明者,市场的唯一领导者。丰田是世界第一大车企,不仅燃油车销量常年第一,更有油电混合的Pirius(普锐斯),和氢能源Mirai。这两款车,被公认为汽车向新能源变革的方向。

相比之下,中国汽车历经市场换技术30余年,依旧积贫积弱。新能源“变道超车”,有野心,但是巨额补贴只换来骗补成风。行业鱼龙混杂,看不到能打的苗头。

中国访客又羡慕又忧愁,共同社的照片,成了时代注脚。

没想到的是,距离那张照片才过去仅仅4年。在安倍遇刺当月,世界前10大动力电池,中国有6家,全球装机量的一半来自中国。中国汽车也一改颓貌,全球最畅销的10款新能源车型,中国贡献6款。中国汽车出口卡在100万辆,十多年增不上去,但2021年蹭一下井喷到了200万。2022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超过德国,距离第一的日本已经相差无几。

这当然是中国汽车里程碑的一刻。反倒,不应该用简单的庆祝一笔带过。风头正劲的比亚迪,在年报中说,要抓住历史性机遇。那么,所谓的历史性机遇是如何形成的?我试着从五个部分。

01 穹顶之下

02 群龙无首

03 至暗时刻

04 林张之争另一面

05 电池和车不是高科技

看看这短短四年,那些不可逆的滚滚时代洪流,偶然且荒诞的浪花,以及藏匿于激流下的漩涡和险滩。最终落到最热的事件,探究一番,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01 穹顶之下

长期以来,气候和环保,中国并不感冒。

2015年,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现象级刷屏。不是柴静的孤勇,懂中国的人不难看出,中国环保部对这部片子的支持。甚至可以说,堂堂国家部委也深感工作难做,所以主动借央视记者制造声浪,为中国环境事业开路。

尽管有这样的背书和支持,《穹顶之下》的遭遇,依旧像一艘大海上的小舟,忽上忽下,直至最终被大海吞没。既被部委领导点赞,又被限制讨论,登上了最重要官媒的首页,又突然下架不见。

把时间再拉长一点。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是那段时间联合国最失败的大型会议。全球次贷危机,但中国经济借助强刺激,正在一枝独秀高歌猛进。西方却逼中国就减排表态。中国激辩,“中国虽然总量XXX,但是人均只有XXX”,这个你我熟悉的句式,正是从这里普及。

环保当然重要,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首先要捍卫自己的发展权。西方先烧了一百多年煤,富裕了,开始拉着全世界谈环保,发展中国家心里当然不舒服。

不过,就在《穹顶之下》刷屏又消失之后,中国的态度发生180度转折。除了经济和理念的改变,还有一个原因,鲜为人知。

那是国际舞台上的一场意外。

安倍,算得上是亲历者。

2012年,趁着中国换届。日本政府竟然把钓鱼岛“国有化”。显然,这是要给新班子一个下马威。

不久,安倍第二次当选首相。一改第一个任期里的亲华立场,不仅参拜神社,而且大谈民族主义,军队正常化,日本伟大复兴。安倍反复强调,制造业才是日本未来,重中之重是日本汽车。安倍一生爱丰田,非常符合他爱国者的人设。打一个粗糙的比喻,丰田,就是日本的华为。

丰田发明JIT生产方式,变革了汽车,甚至整个工业。从前日本只能出口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品,以日本汽车为标志,转型成出口高附加值工业品的现代强国。

哪怕在“失去的二十年”里,日本汽车依旧高歌猛进,去全世界攻城略地,妥妥的产业领导者。汽车的未来,丰田也想好了,短期靠混合动力过渡,长期是清洁且高效的氢能源。混合动力,丰田发布Prius(普锐斯),很酷,Google第一辆无人驾驶就是改的Prius。氢能源,丰田发布Mirai,中文名“未来”,下线的第一辆送给安倍。一国元首竟然亲自代言一款车。

日本汽车,有逆袭的过去,有辉煌的当下,也有强势的未来。

出人意料的是,一位美国长者,不讲理地转了一把方向盘,历史突然转弯了。

奥巴马任期即将结尾。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最大的政治遗产叫作——“国际合作”,内容包括控核、撤军、TPP和TTIP,以及应对全球变暖。

奥巴马至今引以为豪的是,气候问题上对中国的施压和合作。由哥本哈根的对立,走向巴黎的合作,在打卡下班之前,奥巴马一年内促成中美两次重要会晤,发表两份联合声明。全球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站在一起,应对全球变暖的《巴黎协定》才有继续的可能。

02 群龙无首

转折来的如此突然。

美国选出来的新总统,竟然是一位气候怀疑论者,他在竞选时就宣称,全球变暖是谎言,是“中国骗局”,是中国遏制美国制造业的阴谋。

如此清新的言论,即使中美两国最强的辩士都会哑口无言。全世界都知道,中国长期抗拒环境议题,在勤劳勇敢渴望致富的中国看来,环境和气候是美国的舆论战,是扼杀中国发展的阴谋。

气候,偏偏是国际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美国一直是绝对的领导者、推动者。现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世界群龙无首。

从环保主义盛行的欧美,到快被海平面和极端天气淹没的太平洋小岛国,一种极悲观的情绪迅速蔓延。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被“裹挟”着的中国,却意外宣布,坚定支持巴黎协定。

经过衣公子那么长的铺垫,你们应该不难理解背后的考量。新班子想要自信而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苦于多年找不到抓手。这是一个送上门的机会。美国之前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现在不负责地退出《巴黎协定》,不靠谱的形象被拉满,中国希望大家评评理,自己在国际事务上是值得信任的伙伴。

回报是肉眼可见的。往小了说,拉近多国的好感,又有几个长期顽固的岛国,正式断交台湾拥抱北京,中国成功入局太平洋和印度洋事务,地缘政治大大改善。往大了说,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的点评,是公允且形象的,中国成了一位“代课老师”,世界欠中国一个感谢。

至此,穹顶之下的猜忌、犹豫、孤疑,被一锤子定性。中国在环保和气候议题上,完成了战略和思想上的统一。

03 至暗时刻

汽车的变革是重中之重,在能源转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路线怎么选?

站在当时来看,特斯拉的锂电池纯电动车,既不适合美国,也不适合中国。

美国油气储量巨大,页岩革命后,成了第一大能源出口国,根本不愁汽油。去过美国都知道,城市建设摊大饼,很多人住城郊,每天开车3-4小时,电动汽车充电慢,非常不适合散漫自由的美利坚。而且充电站,是基建,美国的软肋,每届总统都喊口号,但是都打脸。

中国也不合适。中国想改变石油的进口依赖,但是锂电池必须的锂、镍、钴,全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石油约70%,锂却是85%。而且,电不等于环保,中国七成是火电,“烧煤-发电-汽车”,就一定比“烧汽油-开车”减碳吗,打个问号。一篇《一个人民还蒙在鼓里的锂电池阴谋》在国内刷屏,中心意思,不言而喻。

真正的汽车强国只有日本和德国。

奔驰CEO说,十年之内电动汽车不会形成市场。大众汽车相信,柴油机技术还会使用很长一段时间。丰田,提了方案,短期混合动力,长期是完全清洁的氢能源汽车。

这个路线合理性更强。油电混合做过渡,车主、车厂、能源巨头、国家都不用折腾。元素周期表告诉我们,氢比锂能量密度大,唯一的排出是水,绝对清洁。光伏发电不稳定,索性不并电网,用光伏、风电来制氢,加油站直接改加氢站。氢的制造和存储是障碍,但是如果全世界产业链一起发力,大概率能成。

为此,丰田布局20多年,把氢能源专利都被注册光了。

这么看,大国确实有优势。4G怎么搞,当年也有不同技术路线,高通早早把CDMA专利全注册,最终成功躺着“收税”。但是丰田,就没这个命了。

油电混合过渡到氢能源,好处能说出一万个,但是拒绝起来一个理由就够了——中美都不想给丰田“交税”。

这还正应了鲁迅说的那句话,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

美国的优势,是卓绝的企业家精神,力量惊人的资本市场,赌赢就独享垄断利润的机制,创新力无穷强。

中国对策是国家模式、产业政策,或者大家更熟悉的两个字,补贴。

补贴从“十城千辆”开始,先弄体型大、好装电池的公交车,但是整体效果一般。

加大补贴力度后,一辆乘用车可以补贴十多万,结果遭遇大量骗补。工信部2016年的调查显示,93家新能源车企中有72家骗补,问题车辆76374辆,涉及补贴92.707亿元,平均每辆骗补12万。这还仅仅是涉及中央财政的部分。

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至暗时刻。

04 林张之争另一面

说起产业政策,不能不谈林毅夫和张维迎的辩论。普遍认为,支持产业政策的林毅夫赢了。

但是,从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上来看,结论不该那么机械和武断。

林说,后发国家,不搞产业政策就实现超越的,不存在。

张反对,理由是,创新,补贴不出来,因为没办法预见创新,十个技术放在你面前,你也不知道哪个会成功。

这句话用在动力电池上实在太合适,锂电池的技术太复杂了。

比如,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你支持谁,谁能胜出?2017年,补贴和续航挂钩,能力密度更高的三元锂份额上升;但是,随着技术变迁,安全性更高的磷酸铁锂又反超了。

再比如,眼花缭乱的材料。特斯拉最早用松下的NCA(镍钴铝),再改成NCM(镍钴锰),NCM811是三种元素占比8:1:1,为了安全,又转向了NCM523。现在4680电池要上了。晕,这才几年工夫。

最大咖位的锂,更是淘气,一年涨价十倍。有人说,用钠离子取代锂。就像半导体最早用锗,由于锗储量低,最后改成硅(沙子)。锂矿到底缺不缺,大佬A说缺;大佬B说储量够但开发能力差;大佬C说,储量够,开发能力也够,是有人哄抬物价,我投资的锂回收技术,马上就有大突破……你说说,该信谁?

再比如,林志颖差点被烧死,激发电池安全大讨论。电解液里的碳酸二酯类物质,是元凶。于是,没有电解液的固态电池,宣传再次满天飞,牛鬼蛇神都来蹭热点。其实,都是实验室成果,离量产十万八千里。尽管这样,你敢断言2025年,主流的电池形态?

技术日新月异,政策制定者每天都在上化学课、搞研究、听讲座吗?当然没有。

那怎么办?出路也很简单,那就是,尊重市场

2017年,补贴换了思路。工信部调整政策,续航里程越高的车型补贴越多,淘汰低劣者。2019年,更是大胆,引进特斯拉,尽管在中国完全没有能抗衡特斯拉的对手,但就让特斯拉赚钱,淘汰掉不能打的国产品牌。

中国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开始冲刺。原因何在?不是因为政策制定者搞懂了,恰恰相反,因为他们认识到搞不懂,于是让市场帮忙,优胜劣汰。

在这个方法论上,做好预期管理,定下补贴退出的时间表。再引入双积分政策,企业通过减碳可以获得积分,买卖积分赚钱,取代了机械的发补贴。

在我看来,这才是林张之争的另一面。一个用来定调子,像林说的,既要有效的市场,又要有为的政府。但另一个提供了哲学和方法,要顺应市场规律,要保障经济实验的自由,要相信优胜劣汰。

05 电池和车不是高科技

除了迭代进化的中国方法论,还有一个事实,电池和整车,已经不是高科技,而是典型的制造业。

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董事长说,电池占造车成本最多达60%,自己在给宁德时代打工。

但是,宁德时代也诉苦,我微利啊,毛利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低,万亿市值一眨眼就跌破。作恶的是一年涨十倍的锂矿!

天齐锂业表示不背锅,今年利润翻了110倍,确实爽,但是来源于之前赌上一切激进并购锂矿,为此连续巨亏两年,差点ST,贷款都还不上,也没见万亿市值的大哥搭把手。

这是典型的制造业特点,上下游抢利润。

高科技的一个衡量标志——不会被原料成本卡脖子。好比,高端医药,一旦突破毛利几万倍,从来不过问原材料价格。也没听说过台积电因为硅价哭穷,Google的人工智能不可能和美国的电费较真。

宁德时代2021年的研发费用77亿。相比之下,普遍被认为没啥技术的小米都有132亿,和阿里、华为每年千亿的研发费用更是没法比。

说这些,不是要贬低电池。恰恰相反,我佩服制造业,尊重制造业。

做好制造业,有自己的规律。很多人觉得,宁德牛逼,不过是因为赌对了技术路线,我上我也行。not at all。宁德时代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工艺、流程上的多年积累。很多电池公司在做宁德时代一样的产品,但是良品率远远不如宁德。

再比如,当年中国只会做动力电池,但是核心部件做不了。但是,慢慢做,隔膜、电解液、正极材料一个个都突破了。这就是制造业,靠积累,慢慢向上向下耕耘。

但也有不足的。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这提法,我觉得不合适。发动机、变速箱换成了电池、电机,这是“换道”。但是还有更多不“换道”的。

比如,车身没换。特斯拉一次冲压成型的车身,宾利和奥迪A8的全铝车身,宝马A8的全碳纤维……这些都是技术含量的体现,汽车工业依赖机械设计和技术积累,丰田大众深厚的工业数据储备,值得后进的中国电动汽车谦虚学习。

汽车制造业电动化进程里,那些特别突破,特别有开创性的,是人家搞出来的,我们也要尊重。举个例子,燃油汽车模块分散、线束复杂。特斯拉做了一个很棒的变革,集约成左控制器、右控制器和中央控制器,结构清晰,线束从3公里减少到1.5公里,车也更轻,彻底变革了汽车设计和制造。这点,余承东也点赞过。

延展开来说,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整车制造,其实不值钱了。毕竟电池就占了成本的40-60%。软件才值钱,是核心技术,特斯拉市值独领风骚,价值在于无人驾驶。

相比之下,比亚迪的全产业链。其实没啥可吹的,全产业链带来可控,但也增加负担。好比麦当劳只做汉堡,没必要自己开农场、养牛、杀牛。苹果只做iPhone而不可能去做组装、做摄像头和电池。全抓在手里,利润是你的,但风险和波动也全是你一个人的。

汽车的确在历史性的机遇中。上半场是电动化,但是重头戏在下半场的智能化。

造车越来越像造手机。中国方法论在扶持手机产业链上很成功。但是,别忘了,即使华为手机最强的时候,即使华米Ov最顶的时候,Apple拿掉整个行业70%-90%的利润。

更不用说今天,如果去掉补贴,特斯拉是当下全球唯一赚钱的电动汽车。

回到故事的开头。我们常说,日本失去了二十年,甚至失去三十年。的确,日本GDP常年停滞,但是日本也有得到,比如,应对了戳破泡沫、老龄化、去杠杆(这些中国即将面对的难题),并且迎全球化而上,无论是日本央行,还是民间的软银,在全球攫取了大量优质资产和核心技术。在“失去的十年”后,2001年日本提出“50年30个诺贝尔奖”,到今天也实现了一大半。

国家模式和产业政策,已经帮助中国在一个又一个重要制造业领域取得成功。但是,就目前的经验看来,高精技术领域的成功,还是要靠顶级人才自我实现的需求,自由的经济实验,灵活敢为的资本,和巨额利润的激励。

好在,这套中国方法论并不是一层不变,这些年我们共同见证了它的迭代和进化。现在需要的,是再给它争取多一点的时间。

来源:衣公子的剑 微信号:yigongzidejian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