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悄无声息的电力保卫战已经在杭州持续一个多月。
7月初,杭州写字楼里的白领们开始意识到,办公室里的冷气已经完全没有存在感了。一张有序用电的通知,摊到写字楼和商场头上,就是26度的空调红线。
只升不降的高温,让限电局面愈演愈烈。
写字楼干脆一到下班点就给空调断电,于是年轻人们喜提准点下班,暂时告别996。商场也只能关了一半的电梯,让逛街彻底成了体力活。
在商场集中的上城区,西湖银泰等400多座大楼的景观大屏被拔下电源。最沮丧的是给爱豆应援的粉丝,他们本来花高价租下了商场里的显示屏。暗下来的沿江景观,让钱江新城多少有点接地气。
工业用电量最大的萧山、余杭和下沙,被安排上了集中检修,部分工厂暂停了生产的机器。
杭州人民其实对有序用电并不陌生。就算对所有浙江人来说,没有经历限电停电,都是不完整的夏天。
有杭州的国家电网业内人士告诉社长,这次的有序用电与往年不同。过去,常常是为了给火电省煤,而现在的情况是:
卖给浙江的电,不够用了。
有浙江电力专家统计过,气温每上升一度,负荷就会提高200万千瓦。这个夏天的高负荷,基本上都是空调用电带来的。在杭州,居民空调用电占了全网负荷的近一半。
很多人或许注意到了,这次浙江的企业老板们,几乎没有埋怨限电的声音。不拉闸,“保供电”,在今年成了整个浙江的底线。
多年的限电经验,已经让浙江早早地准备好了用电方案。浙江的工厂,如果响应错峰生产的号召,还会得到一笔不菲的补贴。
在义乌,一天两个用电高峰期,工厂各少用300度电,可以拿到每度电3块多的补贴,一天下来就是2000多块钱。
绍兴的印染厂是能耗大户,不过今年生意是过去的一半,开工不足,用电压力本来就不大。老板们自然也不在乎限电了。
原来为了满足产能,特地装上光伏发电的生产企业,因为今年没生意,自己也用不上了。甚至还能多出几万度电,卖给电力公司赚一笔钱。
众所周知,浙江几乎不生产电,常年扮演的角色是:
电的搬运工。
因为电力工程亟需建设,国家电网浙江公司常年缺人手,每年放出的招聘名额都很多。因此,国家电网浙江公司的招聘竞争力,这几年都是全国倒数。隔壁江苏50个人抢一个名额,在浙江只需要干掉12个竞争对手。
浙江人民吹空调用的电,有三分之一都是从其他城市采购的。尤其是杭州,80%的电都是外来的。
西北甘肃的火电,宁夏的风电,西南四川的水电,都是浙江用电的主要来源。去年,浙江就买了将近1800亿度的电:
相当于1.6个三峡水电站发电一年。
到上个月底,外购1800亿度的计划目标,已经面临进度条警告,只剩下了40%。另一边,上游的供电省份四川也已经自身难保。买电已经很难了,到了江浙沪还得靠抢,几个城市只能慢慢商量分配方案。
对于杭州来说,自力更生靠火电,已经成了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2021年-2025年,杭州总共350万吨煤的指标。
从趋势来看,到了今年年底,杭州就会把指标用得一干二净。也就是说,这才2年,杭州就已经用掉了5年的煤炭。
值得庆幸的是,明年年初,杭州人民就能迎来西电东送的“高速公路”。从四川凉山送到浙江的电力工程很快就能投入使用。输电量相当于整个杭州用电的三分之一,或许会缓解供电紧张的局面。
杭州本地业内人士告诉社长,在去年全面放开电力市场化交易之后,国家电网就失去了对发电企业的控制权。
而发电企业的主要生产目的,是盈利。让发电厂为爱发电,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发电厂能多赚点,就会多发电。亏了,就躺平,少发电:
而眼下,发电正在成为一桩亏本生意。
浙江主要靠火电。根据火力发电的原理,高温天气,会让循环水的温度升高,真空变低,这对煤机组能耗影响很大。运行的循泵随之增加,这样一来,火电厂的用电率会高很多,烧的煤炭也更多。
对大多数煤机组而言,原来,半斤的煤炭就能发一度电。这能让普通人吹上1小时的空调冷气。而现在,1度电甚至需要花费近1斤煤。
作为商品的电煤,同时面临着市场的风起云涌。优质的进口煤,因为俄乌冲突产生了价格倒挂。国内贸易煤又量紧价高,还得受价格政策制约。电煤贵,发电越多,亏得越多。
很显然,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惜售,正在让发电卖电成为一场拉锯战。
这一切,都让电力外购大户浙江,变得十分被动。
即使在省内开足了发电机组,4200万千瓦的极限发电能力,也难以改变局势了。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整个浙江都没有新增一个发电项目。这也导致省内的供电能力,和用电负荷的增长差距越来越大。
为了能多要一点点电,浙江从福建买电50万千瓦,从安徽、重庆换电70万千瓦电力。甚至连1万千瓦也不放过,把电从上海转移到邻近的嘉兴。1万千瓦时,能让近10000个房间里的1.5匹马力空调,用上1小时。
毕竟,费尽周折讨来的“百家电”,到了杭州人民手里,就是能救命的空调冷气。
来源:铁头功社 微信号:onehang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