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张佳玮:中秋节是一个人过的吗?
那实在是……嗯,也没啥要紧的。
最好的月亮诗,都是孤独的人写出来的。
苏轼明月几时有的那次,喝醉了,想子由。还追着月亮问呢:
何事长向别时圆?
他和苏辙这一生,也确实聚少离多。他俩出仕后在一起过中秋,有记录可查的,可能也就是熙宁四年那一次——距离苏轼去黄州还有十年。但这次相聚,知道的人少,反而是“兼怀子由”那一个孤独的夜晚,因为“明月几时有”,千秋扬名。
后来另一次,苏轼写中秋,难得好月亮,便说: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不知道下一次看到好月亮,是什么时候呢?
辛弃疾与苏轼一样,豪迈里透着深情。
赶上中秋,辛弃疾会写这样的词送人: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他这样关山万里过的大英雄豪杰,也终于要怕老,也嫌月亮不照人圆,无情水不管。
苏辛最好的中秋词,都是一个人过中秋时写出来的。
不只是中秋词。有关好月亮的词句,往往跟孤独有关。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下面连着的是: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我小时候,过中秋懵然无知。现代城市里有看月亮习惯的人,少。
到中秋,一家人吃月饼,上阳台或院子里看看月亮,“哇好圆啊!”过去了。
到上海后,逢中秋前,接妈妈电话,中秋回家;回去了,也仍是如此:一桌宴席,吃月饼,看月亮。
到后来,看月亮总成了中秋节最后一个典礼了——类似于过年,大家都忙着刷微信红包、吐槽春晚、吃年夜饭。彼此拜年,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看月亮何时会成重头呢?
看苏轼辛弃疾就是了。月圆人不圆时,看月亮才会触发情肠。
所以大多数发自肺腑的中秋好词,都是离别时写的。
大多数人不能回家去看月亮,是因为离家了,有比中秋看月亮更重要的事。这事连苏轼与辛弃疾都不能幸免。
再说直白点,大多数人生的倾向,是越来越孤独的。
我看过写中秋圆月因由,最好的出自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最好的小说集《故事新编》,里面全是孤独。
老子出关口诵《道德经》,被官吏们哂笑;墨子非攻阻止了楚国的攻击,被宋国军士驱赶;大禹孤独地力排专家议论,独自和一群铁汉去治水。
以及,后羿射完了天上地下的一切猎物,只好每天让嫦娥吃乌鸦肉的炸酱面。
终于嫦娥奔月而去,后羿陷入终极孤独时,发了英雄气:挺立如岩石,目如岩下电;须发飘动如黑火,仿佛当年射日。抬手连发三支箭,射中了月亮。
这大概是鲁迅笔下,除了《铸剑》里的宴之敖外,最阳刚雄健的一段描述。
然而月亮不动。他进,月亮退。他退,月亮进。
临了,后羿也只是懒懒地将射日弓靠在堂门上,走进屋里去。
射下太阳的人,也对孤独无可奈何。
整本《故事新编》,其实是讲一个不被理解的故事:
女娲后羿、伯夷叔齐、老子墨子,都是传奇,却都不被世人理解,注定是孤独的——后羿尤其如此。
所谓孤独,也就是不被理解罢了。
孤独之后,就有两种倾向。
一种是偏执狠戾,比如“有缺陷的战士依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依然是苍蝇”、“要恨由他们去,我也一个都不饶恕。”一种是萧散淡然,比如《朝花夕拾》
回到我们每个普通人的角度,稍有年岁,自然明白。
孤独这玩意与日俱长,越到后来,越成为人生常态。
孤独就是不被理解;而人的经历千奇百怪,再有同理心的人,也无法理解另一个人。
单纯想要有人陪,其实很容易,转身回老家便是。
为什么许多人回不去了呢?
理由千奇百怪,但大略可以这么说:
回到不孤独的、喧闹但安全的环境里,就像回到小时候;少烦恼,但也少欢乐。
许多离家出去闯荡的人,都是存着点念想:不怕烦恼,只是怕不快乐。
而人世间喜乐无常,大多如此。少忧则少乐,多喜则多忧。
所以年纪渐长,大多数人很孤独,还可能越来越孤独。赶上中秋看到好月亮,但是人生无常,不知道以后月亮如何?所以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由此可见苏轼的大气。
他知道人生难得圆满,所以将就着,就这样祝福吧:没法在一起,那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时一日是否在一起,并没那么要紧:人长久就好,有未来就好。
所以一个人过中秋的话,也没啥。
看看苏轼鲁迅张九龄辛弃疾都孤独,至少能知道,世上这样的也不止自己。
毕竟这世上大多数人都孤独着,而且很可能越来越孤独——但依然可以在这一晚,看看同一个月亮呢。
大家中秋节要快乐哟——哪怕是一个人,也要快乐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