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减持比亚迪是最近资本市场的热点话题。市场反应剧烈,毕竟作为价值投资鼻祖,巴菲特已经持有比亚迪长达14年。
根据港交所的文件,巴菲特9月1日减持了171.6万股比亚迪的港股,总价值4.5亿港元,剩余持股数2.0714亿股。在此之前,巴菲特在8月24日减持了133万股。截止到9月1日,巴菲特一共已经减持了比亚迪1786万股。首次减持披露后的三个交易日,比亚迪A股和H股均下跌超过10%,9月2日,比亚迪的美国存托凭证下跌超6%。
无独有偶,7月14日,港交所权益披露资料显示,7月8日,红杉中国减持了约2107万股美团股票,价值约39亿港元,红杉上一次减持美团股票是两月之前。4月,红杉中国曾先后三次减持美团的股票,持股比例在4月29日降至3.19%
红杉中国在2010年投资美团,成为美团的股东12年。在公开场合和采访中,红杉中国的创始人沈南鹏称美团是他投资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而对于这次减持,红杉中国回应称系基金正常退出。
高瓴资本今年5月披露的13F文件显示,2022年Q1,高瓴已将其持股的一些热门公司做了清仓,其中包括拼多多、蔚来、小鹏汽车、Boss直聘等,减持了中通快递、传奇生物、华住、理想汽车等公司股票。
而李录的喜马拉雅资本早在2020年年底和2021年7月,李录对比亚迪有过两次小幅减持。李录,被巴菲特的搭档芒格冠以“巴菲特衣钵传人”的称号,李录著名的投资案例,就是投资比亚迪。
价值投资诞生一百多年,巴菲特被称为“股神”,粉丝遍布天下,其价值投资理念一直受到追捧。巴菲特曾多次表示:价值投资就是买入有价值的公司股票,并长期持有,做时间的朋友。
价值投资的中国门徒,过往他们的成功都被理解成是价值投资的成功,做时间的朋友,但现如今,有人选择了落袋为安,也有人选择了逆势加仓。
在黑天鹅和灰犀牛频现的当下,价值投资的中国门徒出现了分化和大迁徙。
“时间没有永恒的朋友”
进入2022年,全球资本市场处于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下,长期持有大量中概股和科技股的高瓴资本,首当其冲。
match
张磊2005年创立高瓴资本,其基金规模从2000万美金增长到了600亿美金,被誉为亚洲最大的私募机构,其创始人张磊因为在二级市场的上的赫赫战绩,成为全球顶级投资者的代表。
现如今的高瓴资本已经横跨一二级市场,其投资成绩,亦是战绩赫赫:京东、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百济神州、美团、宁德时代、隆基股份、格力电器、蓝月亮、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喜茶、蔚来、理想、小鹏……
出现在媒体视野中的张磊,在谈论观点时喜欢引用孔子、老子的典故,此外,张磊喜欢冲浪、滑雪等极限运动。2020年《价值》的出版,成为了张磊“破圈”的标志性事件。高瓴资本和红杉资本并驾齐驱,成为中国头部基金的代表。
在境外市场,高瓴主要以 Hillhouse Capital Advisors(HHLR Advisors以下简称HHLR )这只美元基金为主体进行投资。其是高瓴资本旗下一家对冲基金,拥有 19 个客户,管理的全权委托资产 (AUM) 为 636.9亿美元。
近年来,全球资本市场黑天鹅频现和美国资本市场周期调整,2021年四季度,在经历一轮暴跌之后,高瓴清仓了阿里和b站,大幅减持拼多多、boss直聘和蔚来,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与2021年第四季度比,HHLR清仓了16只股票。
而红杉中国对美团的减持从2019年4月就开始了,累计套现约百亿港元。而美团只是红杉中国减持名单中的一家,去年至今,红杉中国密集减持了旗下投资的多家公司,其中包括拼多多、达达、九号公司、东鹏控股、博瑞医药等。
与张磊不同,沈南鹏很少谈价值投资、长期主义这些词。而在一些公开场合,沈南鹏曾谈及,他投资的秘诀就是抵住“诱惑”,坚持价值投资。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沈南鹏坦陈,他关注企业的长期价值和持续成长。
过去的这些年,沈南鹏带领着红杉中国投资了包括阿里巴巴、大众点评、拼多多、大疆创新、滴滴、京东、今日头条、美团等数百家科技创新型企业。而媒体则评论说沈南鹏买下了半个中国互联网。
而李录,芒格说他一生只投过三家公司:伯克希尔、好市多,另一个就是他与李录合作的基金。芒格的那句“如果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被众多投资人奉为圭臬。
2002年,彼时的比亚迪被广泛看衰,李录却逆势重金买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他引荐巴菲特入股比亚迪,喜马拉雅资本也再度加仓,巴菲特在比亚迪上的收益超过30倍。
2021年四季度,李录清仓了拼多多,亏损超3200万美元离场。2018年三季度之前,李录在美股持仓的是四只中概股:新浪,百度,微博和阿里巴巴。此后,李录逐步减持和清仓喜马拉雅持有的中概股。
价值投资的中国门徒这些减持操作显然刺激到了二级市场脆弱的神经,难道他们不再和时间做朋友了吗?
今年3月,段永平多次发表状态称,“计划每掉10%加一次仓(腾讯)”,“我了解的公司少,港股里我能看懂的好公司里腾讯确实是top的”,“从未来10年或更长的时间看,现在拿着腾讯应该比把钱存在银行合算”。
段永平曾在2021年三次股价调整时耗资上千万美元买入腾讯。第一次是8月4日买入腾讯美股,对应港股价格在440到460港元;第二次在8月18日买入,价格在406到437港元;第三次,12月17日再次买入,价格在425到434港。
这不是段永平第一次抄底腾讯。早在2018年游戏行业处于低谷时,段永平就曾出手,此后几年腾讯一直是他除苹果、伯克希尔、茅台之外关注最多的个股之一。
段永平在投资圈久负盛名,此外,他还是小霸王缔造者、步步高创始人、VO联合创始人,也是拼多多早期的投资人。
段永平的价值投资理念与巴菲特一脉相承,坚持不懂不投。价值投资知易行难,段永平所说,价值投资信奉“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真正理解并相信这句话的人,在他认识的人里不超5个。
在投资逻辑上,段永平也深受巴菲特的影响。多年来真正重注投资的公司不超过10家,长期持有的公司一般为3家,苹果是这个名单上的一员。此外,段永平还买过万科和茅台的股票。
早在2001年,段永平以不到1美元的价格前后购买了205万股,占网易的6.8%,获得了超一亿美元的回报;乔布斯在世时,段永平就重仓了苹果,2018年苹果市值突破万亿,赚得盆丰钵满……段永平在二级市场上一战成名。
曾经创业的经历,使得段永平再看企业的时候,有自己独到和精准的一面,在段氏的哲学里,一家好的企业,必然涵盖两个方面,“做正确的事情,把事情做正确。”前者是道,后者是术,在段永平看来,道先于术。
在段永平看来,看了不一定懂了,以为懂了跟真正懂了之间有着非常遥远的距离,“每一家公司要真正彻底把它彻底搞懂,并不是特别容易的事情,有时候它看起来似是而非,你觉得自己懂了,实际上你没懂,等到发现的时候就晚了。”
如果说段永平曾经的创业经历使得他真正懂得了巴菲特价值投资,而没有实业创业的经历的李录,对价值投资所有的认知都来源于海量学习后累积的知识。
李录1998年开启了他的投资生涯,2003年李录才第一次有机会和芒格深谈,他将自己研究过的公司以及引起他兴趣的公司一一介绍,请芒格逐一点评。芒格认为当时的李录遇到的问题是华尔街的全部问题。
芒格也在2004年成为李录的投资合伙人。此后,芒格成为李录的投资伙伴和人生导师。为什么是李录?唯一的解释可能是在2003年,芒格就看到了李录领悟到了价值投资的精髓。
李录,对价值投资的内涵做了诸多分析,如“把追求知识和智慧作为道德责任”,“真知即是意义”等。李录对价值投资更多的认知,更多的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融会贯通后的“普世智慧”。
这种“普世智慧”更多的是种思维方式,基础是对知识的诚实。在芒格看来,“人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培训客观精神,这种思维方式的养成将使你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预测到别人预测不到的未来,从而过上更幸福,自由和成功的生活。”
价值投资或许可以视为价值投资中国门徒们对客观规律的洞见,在这种前瞻性下,他们和时间做了朋友。
“如果所投的项目不论市场顺逆都可以安心持有,那么时间就是你的朋友了”。《价值》一书中写道:在每一次投资决策中,张磊都会思考,一些项目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拿到回报,但难点在于选择投入和退出的时间点。
张磊《价值》一书中,谈到了高瓴的成功,就是对中国市场坚定不移地看好。他诠释,“在中国这个舞台上,工业化、城镇化、互联网化、科技化同时在上演,你会看到做网络的扎克伯格、做钢铁的卡耐基、做石油的洛克菲勒同时登上舞台,这太不可思议了。”
而红杉中国亦是如此。2019年福布斯公布了“全球最佳创投人”榜单,沈南鹏再度成为榜首。沈南鹏当年在接受吴晓波采访时候如此评价,“中国人如果上榜,最大的依据是因为整个中国的市场起来了。中国的市场和美国是当量的,过去三十年,中国成为超级独角兽的公司中国比美国多。水大鱼大。”
此外,沈南鹏曾谈及,“首先我们自己作为一个投资人就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投资人。也就是说,我不会因为今天市场有一个短期的套利机会,就去追逐那个套利机会,而放弃了投资的基本理念。”
与巴菲特只投传统领域不同,李录也投资科技股,Facebook、谷歌都是李录长期持仓公司。在某种程度上,李录也承担着为伯克希尔寻找亚洲尤其是中国投资机会的重任。
芒格认为,李录成功的部分原因是他是中国的巴菲特,另一部分原因是他在中国市场“捕鱼”,而不是在激烈竞争的美国市场——这里已经被过度捕捞,中国市场还存在着一些无知和惰性认知的盲点,为他创造了不寻常的机会。
据媒体报道,李录从2002年比亚迪上市开始就持有其股票,是比亚迪的基石投资者,至今近20年。李录的这种长期陪跑,也被众多投资人奉为价值投资的典型案例。
价值迁徙
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监管趋严,互联网、消费和教育等行业告别黄金时代,叠加全球黑天鹅事件和美国资本市场周期调整,价值投资似乎也随之进入迷途,频频减持和清仓背后,部分价值投资的中国门徒不再和时间做朋友。
毋庸置疑,价值投资理念在市场好的时候,被印证过,现如今世界处于不确定性中,价值投资也陷入了迷雾中。“此一时彼一时而已,这显然不是一道对错题。”一位机构投资人如此告诉《深网》。
李录在近期诺亚财富主办的闭门线上采访视频中指出,“今天,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身处中国,作为中国的企业家,这一代人仍然能算得上是中国近几百年历史里最幸运的中国人”,“ 公司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一个是市场的变化,一个是竞争的变化,这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
而沈南鹏近期在与桥水创办人瑞·达利欧对话时提到:投资领域下一个十年会与上一个十年大为不同;以前有效的东西,在新时代将很可能不再有效。
在这种转型期,必然伴随着迷茫。与此相对应的是近两年,中国VC/PE投资市场的热度下降和资金进入赛道领域的变化。
清科数据显示, 2022年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2155起投资,同比下降27.5%;披露投资金额为1968.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1%。而近80%的投资案例集中在前五大行业,包括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生物技术/医疗健康、机械制造、互联网、化工原料及加工。从排名看,互联网投资退居第四。
互联网资深观察人士方兴东诠释:“未来新的创新机会和成功模式,都将有重大的转变。这符合科技和世界的演进规律。起起伏伏,都是新陈代谢,都是浪来浪淘沙的故事。一场大范围的辞旧迎新,正在进行之中,否则何来新格局?”
互联网领域的革命性的创新呼之欲出。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认为,“元宇宙是下一个科技前沿领域,就像当初我们搭建社交网络一样。”扎克伯格相信元宇宙(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是互联网的新篇章,也是Facebook的下一章。
红点创投中国基金创始人及主管合伙人袁文达认为,元宇宙概念的兴起源自于技术和需求的变化。从PC到互联网,再到智能手机,过去20年中每一次新时代的开启,背后都是人机交互方式的变革。
据麦肯锡最新发布的报告,2022年全球对元宇宙兴趣激增,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200亿美元(约8044.8亿人民币)投资于元宇宙赛道,是去年570亿美元投资额的两倍多。而国内资本市场,元宇宙更是如火如荼。
7月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元宇宙投融资数据报告》:2011-2021年十年间,中国元宇宙融资总额57.7亿元,总融资数为81起;今年1月-6月,仅六个月融资数便达到41起,融资金额达54.6亿元,约过去十年的融资总和。
刚刚过去的2022年上半年,元宇宙,Web3,以及硬科技、碳中和和新能源都成为资本追捧的领域。“我在红杉中国实习的那几个月,每周都会做一个新能源的报告给沈南鹏,”一个2021年下半年在红杉中国工作的实习生告诉《深网》。
而在6月底,久未露面张磊在发表演讲时透露:前几天,高瓴首只人民币碳中和产业投资基金完成首次关账,总规模逾40亿元人民币,重点将在新能源等方向上挖掘优质企业。
Web3成为新风口。据第三方数据服务商dovemetrics统计,6月份区块链领域完成融资的202个项目中,有92个来自Web3.0赛道, 6月份Web3.0领域获得的融资总额为9.11亿美元。
此外,区块链日报不完全统计,今年至少有20家风投机构推出了Web3专项基金,规模超60亿美元。红杉资本在2022年6月推出了两支新基金—— Sequoia India and Southeast Asia,总规模28.5亿美金,投资范围包括Web3。
时势造英雄,价值投资中国门徒的分化这波大迁徙中,更多的可以视为在这场大范围的辞旧迎新中,他们在寻找中国的下一个美团、比亚迪和拼多多。这场辞旧迎新中,他们挥别了一个时代和曾经的朋友。
来源:深网腾讯新闻 ,作者叶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