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聊点平时关注度不高的债券

image

@北漂民工的日常:深夜,聊点平时关注度不高的债券。
之前老有人让我出纯债的基金池,我真不敢,只好开玩笑说,你去买货币,亏了找我。
说真的,最近看了一个货币的持仓,我觉得要收回这句话。

因为一些货币基金的持仓中,居然出现了地产公司的abs。当然了,剩余期限比较短,比例也不高,货币基金里面都是摊余成本法,只要不出事,就看不出来。目前风险不大,但仍然忍不住感叹,太敢干了。

在三季报里面,报告期末按摊余成本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资产支持证券投资明细中,发现了披露的四个abs都是地产公司相关的,当然你看名字是看不出来的,因为都是保理公司。
这个操作给货币基金带来了大概一年30~40BP的超额收益,也就是说别家货币普遍都是1.6~1.7%的年化了,它能做到2%出头。这里只是举例,并不是说所有年化2%的货币基金都有地产abs。

那么怎么分辨?抱歉,除非你是专业的债券从业人员,对个券极其熟悉且长期跟踪这一系列主体,否则那些abs就是很多做债的都没办法一眼看出来,主要abs的资料还不是公开的资料,而很多债券的估值和成交价,我的wind权限太低都无法查询——你让散户怎么看?

专业的债券市场从业者,光看估值就知道是地产的保理公司,比如还剩三个月到期,但估值收益率高达50%,这只是理论的,实际上一个50块钱的垃圾债,真的想成交,往往20~30才能找到买家。

如果你之前买了地产债,后面怎么处理?比较激进的是打折也要清仓,有良心的基金经理会慢慢消化,而比较猛的基金经理会做大规模摊薄亏损。

要是纯机构户还好说,持有人和管理人可以一起联合起来找发行人问责;问题是,如果是散户向的产品,一出事,大家都跑了,管理人自己搞,往往只能认栽。

所以还是那句话,你看到的是高收益,看不到的是背后不成比例的风险,一旦爆了,不知道要坑多少人。2020年以前大家也不相信短债基金能踩雷,如同大家2016年之前不相信货币基金会有流动性风险一样。
未知的风险,我们永远要提防。不要贪图高收益。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