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公司或许有希望困境反转,但投资者失去的时间不会再回来

12

@Murph丶璇:爱冒险的基因,在人群中大概率是少数,否则整个群体的基因可能就留不下来了。

不管在公司内还是公司外,创新都意味着冒险。公司外创新 = 创业,创业九死一生,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公司内创新,其实和创业差不多。虽然那些明星经理人都是靠业务创新在短期内获得巨大成功的,但我们没看见的是,大部分被裁员的也都是那些短期内不创造利润的所谓创新部门。

所以在大公司里,大多数人还是像蝗虫一样想挤进那些已经成功的部门。只有极少数人愿意加入创新业务的团队。我们可能知道逍遥子因为做成了天猫而上位,但可能不知道他的前任:黄药师因为淘宝商城(天猫的前身)的失败而黯然离开了公司。

所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过去这些年,做投资,做顾问,研究过很多公司,认识了很多企业家。时间长了慢慢发现,像贝索斯、乔爷、张一鸣这样的企业家真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其实都是普通人,因为非常好的机遇而被推到了一个远超自己能力的位置上。公司则因为踩中了风口而成功上市,但随后就是漫长的下滑之路。

困境反转,是极小概率的事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兵败如山倒。先是流量红利耗尽,公司不再增长,股价开始下跌,在投资人巨大的压力下,创始人开始逐渐对高管失去耐心,之前打江山的对公司业务非常熟悉的高管开始离职。又因为股价下跌,更优秀的高管根本就招不来,公司管理层的能力不断下降。IR(投资者关系部门)和高管的冲突日益严重,因为 IR 和市场共识的指标高管们做不到,意味着股价的进一步下跌。创始人开始用更高压的手段强压指标给高管,高管们只能以伤害用户价值为代价去完成更短期的指标。但终究还是无法完成目标,创始人进一步丧失耐心,高管进一步换人,用户价值进一步被伤害,股价进一步下跌,恶性循环。

但在这茫茫多的负面案例中,总有极少数的企业家,甘愿冒着股价进一步下跌的风险,坚定的投资于未来,投资于创新,不愿意以牺牲用户价值为代价去做短期的指标,真正做到了所谓的 “长期主义”。最后带领公司走出了漂亮的第二条曲线,完成了困境反转。就像 97 年的乔布斯,01 年的贝索斯,07 年的黄仁勋和 12 年的扎克伯克。

是的,这篇文章就是写给 22 年的小札的。2012 年,Facebook 上市,同时遭遇 PC 转移动的范式转移。最大的问题就是 PC 的屏幕大,有很多地方可以放广告,而手机屏幕小,没有地方可以放广告。当然,今天我们都知道,当时其实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在用户看到的信息流里面插广告。问题是,当时大家都不知道这样做对用户价值的影响有多大。

小札的做法是不断做小规模的测试,直到插入广告后不再影响用户的消费行为(有很多数据可以观测),再正式上线这个功能(互联网叫做推全)。而这一测试,就是整整一年。直到 2013 年,当小札认定广告系统不再影响用户的消费行为之后,才正式上线,而这段时期内 Facebook 的股价因为营收增速的大幅放缓,最多下跌了 60%。这是何等的坚定和勇气啊!

如果大家没有在大公司工作过,可能很难想象当时的小札和 Facebook 要承担多少压力,才能抗住股价下跌 60% 而不动摇,但当我知道了这个故事,我就知道小札是真正的企业家,具有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所以来到 2022 年,一方面,Facebook 受到苹果新政和 TikTok 的双重影响而营收下滑,另一方面,由于每年向元宇宙投资 100-150 亿美元之多,导致利润更大幅的下滑,股价暴跌。但小札却告诉市场:别担心,未来我们只会投入更多。

当然,我绝对不是建议大家现在去抄底 Facebook,因为无论投入多少,结果也未必是好的,企业家精神和短期内的股价没有任何关系,别忘了,亚马逊曾经在 2001 年的泡沫中跌掉了 95% 的市值。

但这就是商业,不是吗?我们只能说一句: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因为我们没有这份坚定,少了这份勇气。

最近是世界杯,让我想起了贺伟曾经在世界杯上说过的话:人生当中成功只是一时的,失败才是主旋律,但是如何面对失败却把人分成了不同的样子,有的人会被失败击垮,有的人能不断的爬起来继续向前。

生活可能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是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人的软弱和坚强都超乎了自己的想象,有时候你发现自己咬着牙,已经走过了很长的路 …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