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泰坦尼克沉船之侧,卡梅隆发现了世界的真相

1

加拿大奇帕瓦溪,17岁的卡梅隆飞身跃下,远方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涛声如雷。

他在挑战潜水。小镇上懂潜水的人不多,仅有两个有证的还是捞尸人。

那次,他腰系长绳,跃入水中,由父亲站在码头上拉拽。他想看看世界之下是否还有世界。

作为科幻黄金年代长大的少年,他深度迷恋月球、太空和深海。他在家中纸箱上开洞,坐入其中,幻想那就是他的潜水艇。

真正涉足深海,是在他功成名就之后。1995年,他筹拍《泰坦尼克号》,说服电影公司拿850万美元实地考察。他得以公费潜水。

纽芬兰海岸东南690公里,大西洋3597米碧波之下,卡梅隆乘俄罗斯潜水器一路下沉,直到见到那艘巨大沉船。

陆上的帝国模糊了,文明的经纬消失了,那些喧嚣、争吵、豪言、呢喃都阻隔难闻,眼前只有幽暗的深海和折断的巨轮。

那艘承载着工业文明骄傲的巨轮,就这般,折戟沉沙,海藻缠身,铁离子正飞速流逝,四十年后,整艘船都将归于尘埃。

卡梅隆一共下潜了14次,一次次凝望沉船,同时拍摄消失的鱼类,拍摄岸边奄奄一息的水鸟。

他最终明白,工业和自然的对撞已经开始,如不掌握平衡,沉没就是最终结局。

海面上的人们对此并无所感,海风卷来的都是令人兴奋的语句。

那年,windows开机音乐刚刚奏响,至尊宝刚刚掀开月光宝盒,一个叫WTO的组织刚刚成立,人类正享受漫长和平。

卡梅隆却看到了世界倾覆的阴影。他想起了高二时的钢笔画“Flora星球上的春天”,并衍生出82页剧本,取名《阿凡达》。

那个故事中,掠夺者是人类,深海即潘多拉,人类侵掠自然,也承受着自然暴怒。多年后,卡梅隆说:

这是一种预言,我对现在人类对大自然所做的一切感到深深的忧虑,我想将来也许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1995年的财力和科技,不足以支撑那82页剧本。《阿凡达》深锁阁中,如种子般积蓄力量。

1997年《泰坦尼克号》上映,卡梅隆说这不是一个罗密欧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他希望人类能在浩渺海洋前,听见真实的心跳声。

《泰坦尼克号》之后,他连拍两部深海纪录片,《深渊幽灵》和《深海异形》,为《阿凡达》储备技术力量。

他已感到时间紧迫,世界已开始倾斜,油田泄漏、雨林消失、不断升高的全球温度,他甚至亲历了一次南加州大火。

大火漫山遍野,席卷而来,豪宅邻居们逃离,53岁的他换上消防服,把房子喷上防火泡沫,坐在院子看大火扑来,“那感觉就像看到世界末日一样”。

2005年春天,《阿凡达》终于启动,代号880。它承载着电影史上最大的野心。卡梅隆说,最终能拍完,已是奇迹。

电影中,人类少有地成为反派,卡梅隆说,其实电影并不科幻,因为过度捕捞,海洋中90%大型鱼类已灭绝,“人类只是不负责任的索取,没能给自然充分的尊重”。

2010年,《阿凡达》中国上映,黄牛炒票炒出春运感觉,寒风中,大量国人涌入影院,在巨幕上看生命之树轰然倒下。

悲伤的感觉弥漫影院,观众第一次直面工业与自然对撞之殇。一如卡梅隆第一次在深海中看到沉船。

《阿凡达》上映那年,卡梅隆受邀前往亚马逊雨林。

他乘着独木舟,脸上涂抹着油彩,陪当地土著一起抗争毁林建坝。他说“不要忘了,现实世界里也有潘多拉”。

2005年,《阿凡达》开拍之际,卡梅隆在悉尼一个仓库中,同步开启了另外一场冒险。

30名工程师,在此用7年时间,完成了卡梅隆自己设计的深潜器:深海挑战者号。

最终造成的深潜器,通体绿色,如一枚孤独的子弹。船体有两条机械臂,搭载多个3D摄像机,以及50多盏LED灯。

2012年3月26日凌晨5点,卡梅隆乘坐深潜器,独自下潜,沉向马里亚纳海沟,全程10972.8米。

亘古至今,只有3人造访过海洋最深处。高压、爆裂、机械故障,多重风险拦在航途,生还率极低。

下潜前,老潜水家安慰卡梅隆,“如果听见船舱发出爆裂声,没有关系,你不会有任何痛苦,瞬间就变成肉泥了。”

深潜器最终落在海沟深处,万米之下,那里荒凉如月球表面。卡梅隆发现了68种新生物,包含一只游荡而过,几近透明的巨大水母。

因机械油泄漏,深潜器停留3个小时后返航。孤寂的深海之旅,让卡梅隆心生明悟,“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和海洋的契约者,我们有责任改变契约”。

上岸后不久,卡梅隆开始思考阿凡达后续的故事。最开始故事只是凌乱的笔记,有关生物、文化以及无尽的海洋。

一年后,他召集编剧们,递给他们800页笔记,“你们可以开工了,我们下周开会”。

电影中的时间线,和现实一样,间隔了十四年。十四年间,人与自然的平衡正不断被打破。

福岛核电站的废水,正倾入东太平洋;北极冻土因升温融化,现出远古的病菌。撞沉泰坦尼克的冰川,早非新闻主角,它们正成群结队,从极地瓦解、漂流、消逝。

在澳大利亚,一种名为珊瑚裸尾鼠的小动物彻底消失,它也成为有记录以来,首个因全球变暖而灭绝的哺乳动物。

降低碳排放已争吵多年,仍步履缓慢,而狂妄并未停歇。2018年,日本捕杀了122头南极小须鲸,并于第二年重启商业捕鲸。

30年间,即便国际高压关注,日本仍捕杀至少30万条鲸鱼。在日本太地町,渔民会将受伤鲸鱼驱赶进海湾猎杀。海湾赤红如血

卡梅隆拍摄了鲸鱼的纪录片,他在阿凡达续作中,虚构了善良的海洋巨兽图鲲,图鲲同样遭遇人类捕鲲队猎杀。故事并不魔幻,相反带着真实之痛。

带伤的世界正在加速沉没。多年来,卡梅隆倡导素食,呼吁环保,他的潜水时长已超3000小时,他说,海洋生物每年能吸收10亿吨碳,相当于全球汽车排量。

他计划将阿凡达一路拍下去,已无电影野心,仅为警醒。

2019年2月,卡梅隆来中国访问,与刘慈欣有一场对谈。

他对刘慈欣说:科幻不是关于创造未来的。它关乎阻止某种未来。

拍摄《阿凡达:水之道》期间,所有演员被带到夏威夷海边,进行特训,练习浮潜。

某夜,众人夜潜,下潜30英尺,黑暗海中忽然浮现大量蝙蝠鱼,游弋灵动,“那是最接近潘多拉的体验,我们好像和大海建立了灵性”。

一切都以卡梅隆的方式推进。2022年,阿凡达续作亮相,在世界最疲倦的时刻。

在北京,电影首映正处疫情昏晓分割,最初观影的人们还全副武装,不久后,影院咳嗽声此起彼伏。

与病毒搏杀完的人们,虚弱又向往地,看向银幕上的幻梦世界。

那是一片澄澈的海。拍摄团队启动了独立研发的水下摄影机,细腻到每个毛孔和毛发。剧组还动用了一个90万加仑的巨型水箱,人工模拟洋流。

美丽的珊瑚礁侧,河豚和狮子鱼穿梭,灭绝的蛇颈龙重现,想象中的飞鱼起舞,一切仿佛展示着工业文明涉足前,海洋的原始之美。

卡梅隆不动声色地展示着珊瑚礁,而现实中94%珊瑚礁2050年便将灭绝,
电影就像是一场共同的呐喊:去铭记、去庆祝、去再次爱上,要保护我们正在失去的东西。
电影之外,世界已倾斜如沉船。

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一个小时,便有3个物种告别地球与人类。在过去四十年中,地球生物多样性降低了68%。

2017年,15364名科学家签署联合声明,指出我们正处第六次大灭绝中。这次灾难与小行星撞击无关,罪魁祸首是人类。

今年12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古特雷斯发言称,人类正向自然“发起战争”,人类本身正成为一种“大规模灭绝性武器”。

他称,世界已有三分之一土地退化,海洋已被破坏严重,上百万个物种濒临灭绝,全球生物多样性指数安全下限为90%,现在只有79%,并在加速下滑。

而随着捕杀动物加剧,大量病毒正在被释放,75%新传染病,由动物传染人类,古特雷斯说:自然失衡正在惩罚人类。

《阿凡达:水之道》上映同时,美国正亲历史诗级暴雪,而我们正忧虑前路未知的亚种传播。

一只濒临死亡的蝴蝶,扇动翅膀,会引发风暴。那么上百万只蝴蝶扇动翅膀呢?

《阿凡达:水之道》散场的午夜,人们轻松走出影院,调侃着孱弱的剧情,回味壮美的特效,少有人能听见激流的声音。

世界其实如一艘巨大的泰坦尼克,无形的冰川正等在前路。

来源:摩登中产 微信号:modernstory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