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35岁的中年人,在中国被低估了吗

1.jpg

文 | 郑思芳

  编辑 | 龚    正

上有老、下有小,担负着家庭稳定重任的35岁中国式中年,时下却成了最容易受到波动的一群人。

现实职场中,35岁常常容易成为被优化调整的对象;如果35岁没有升到中高层,似乎人生就陷入停滞,没了盼头;消费生活中,他们不被资本青睐,被认为远没有20岁世代有消费活力和值得去投入的价值。

35岁,常容易陷入焦虑情绪的漩涡,但如果全社会仅停于此层面讨论,难以找到探索问题解决的出口。

近期,青山资本发布《35岁,中国式中年丨青山资本2022年度消费报告》(可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查看该报告),引起广泛共鸣。

该报告探讨的核心,就是该如何从历史的、产业的、理性的视角来重新评估和重塑35岁的价值。

对此,我们访谈了青山资本投资/投研总监金雨。

金雨的核心观点:

1、在中国35岁人群遭遇了一定程度的忽视,这与我们国家最近 20 年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迁有关。年龄这道坎和老龄化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受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影响。

2、理论上没有直接的结论证明,35岁人群的能力水平不如其他群体,年轻人的增长速度及知识水平并不直接影响中年人的价值;而是因为后来者素质高且供过于求,形成了对中年劳动力的挤压。现实上,需要政策的引导、产业的发展等,来重新定义35岁人群的价值。

3、35岁值得过得更好。中国人本身都非常希望看到美好的未来,大家情绪上的焦虑来自于不愿意对未来轻易放弃。

以下为访谈实录(有删节)

Q1:为什么会去关注35岁这个群体?

A1:我们作为看消费赛道的一线投资人,一个同事每年平均下来可能要看三五百个项目。

但听到绝大多数创业者都说,他们的产品要么面向 18-35岁、25-35岁、30-35岁的用户,要么去关注偏“银发经济”的老年人市场,很少有人要把35岁以上的人群作为核心用户去关注。

但另一方面,我们在职场、家庭以及社会方方面面,都很容易听到35岁,它更多是一道坎。我们就想,这是个问题,为什么,如何解决,这是我们写报告的初衷。

Q2:35岁为何会成为中国人心中的一道坎?

A2:我们认为,这跟中国最近20 年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迁、劳动力供给等相关。

第一是有优秀的年轻人不断出现,这属于劳动力供给层面。

第二是新经济的产业结构变迁,这导致很多行业需要的产出在快速迭代,技术、技能、工具都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年轻人在这一方面天然有优势,他们生活在这个年代,对移动互联网,或者新兴的AIGC,他们能更好理解这些事情。

反观35岁以上的人群,报告中提到了两种智力,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指的是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反应力,学习能力在高速下降,这是生理结构决定的。

另一种是晶体智力,你的经验一直在累积,过了 30 岁、40 岁、50 岁,虽然它有缓慢的下降,但它下降速度会非常慢。

经验是 35 岁以上的人能够提供的很重要一部分价值。但问题的核心是,这部分价值跟产业的需求是否能匹配。

在过去 20 年,比如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就处在一个高速发展变形的状态,这个时候所谓的这些经验层面的、智慧层面的东西,可能不如那些新知识迭代带来的价值更大。

所以总的来说,不是说35岁以上的人没有价值或者价值在下降,而是相对而言,有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在不断地出现, 35岁人的价值受到了挤压。

Q3:海外比如美国是否存在35岁这道坎?

A3:我们也研究了其他国家的资料,35岁这个现象在美国目前是没有的。不是全世界的人都会出现35 岁这道坎。

美国曾做过一个研究,每一个劳动力在自己的什么年纪会到达其价值最高点。如果用工资或者薪酬来衡量,美国现在的情况大概是在 45 到 50 岁之间达到能力变现的一个高峰。

中国在前 20 年也是这个点。但这个点在最近 20 年不断被往前推,推到了最近10年变成了 35 岁左右,这还是和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关。

如果我们接下来增速没有过去 20年那么快,可能这道坎就会往后走;如果增长得更快,或者产业迭代更新,这道坎反而会往前走,到时候20多岁的人可能会更加担忧这件事情的更早到来。

Q4:您认为35岁的价值,在中国是否被低估?

A4:我觉得如果大部分人认为,求职者到了35 岁我就不招了,或者应该离开公司了,那么他们一定是被远远被低估的。

Q5:也有声音认为,现在全社会形成的这种35岁是道坎的观念,存在一定合理性。

A5:经济学会讲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价格一定是随着价值波动,但它可能会有上下的一些偏差。

放到年龄上,现在大家都认为好像到一个什么样的年纪,学习能力或者反应力就跟不上年轻人,这种观念一定是跟中年人和年轻人创造社会价值的能力不一样是有关系的。

但35岁这条线是否合理,其实大家也在探讨。我们看到报告的留言区有很多人说他们45岁也是青年,也有人说26岁就想躺平,所以年龄不一定就反映真正的价值。

最开始做分析报告时,我们本来会以为能够找到一些明确的生理上的变迁来判断,比如这个人 35 岁学习能力、体力、恢复能力下降了,但最后结论是并没有找到这样的案例来支持这个结论,人并不是到了 35 岁就干不动了。

另外,中国跟美国,包括其他国家的人的生理结构,我们也去做了研究分析,也没有找到明确的结论说白种人就老得慢一点,中国人35岁就老了。

Q6:如果被低估,从现实操作层面来看,该如何塑造发挥35岁价值的体制或环境?

A6:在我们看来,相关制度建设、以及国家的产业政策引导,都很有必要。

第一是政策引导。

35岁的坎是一个共识层面的东西,先是公务员的年龄线,再到国企、民企、外企都跟着学。之前也有一些人大代表在开会时提议,把公务员的门槛调到什么时间点,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明天的新闻说公务员的报考年龄上限是 45 岁,一定会产生很多的连锁反应。

第二是产业引导。

有一些吸纳35岁以上人群就业的新产业,除了让产业自己本身去变迁之外,国家的政策引导也不可或缺。

比如网约车,以前可能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自己创造的模式,后来国家介入认可,才形成了一个合规合法的类似出租车运营公司的业态,这样才能让这些新的产业变成一个大家都愿意为之工作、为之骄傲的一个行业。

第三是新职业本身的发展。

有句话叫仓廪足而知礼节,一个岗位、一个行业如果能够创造社会价值,从业者也能够获得比较好的薪水跟报酬,理论上他不会觉得这个岗位有什么不好。

比如有一些35岁以上的人现在开始去开网约车了、或者从事一些新产业带来的新工作。以前我们会觉得给人家当司机,是不是好像没有面子或者不太好,但随着行业薪水的不断提升,大家都接受了。

国家去年10 月发布了一个新的职业大典,里面提到了非常多新的、甚至看名字都不一定知道是干什么的新兴职业,这里面包含了很多让35岁以上人群发光发热的可能性。

Q7:报告的第四部分提到中国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未来可能适合35岁人群的工作也会日益丰富,比如老年看护、栽花种草等,但听上去似乎并不性感。

A7:第四部分是我们的畅想,跟前面的部分不太一样,不是一个已经发生的、偏严谨的论断,而是一种预测。里面有几个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展开讲讲。

第一,服务业到底代表着什么?我们其实用了很大的词,叫从制造业转到服务业。

它对标的是从直接生产一个商品,转到提供一个服务。比如记者也是服务,投资也是服务,唱歌表演、栽花种草也都是服务,最后提供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而不是直接把一个商品生产出来,在我们看来都叫所谓的服务业,当然这个词太大、太广了,所以我们试图在文章里用几个比较具体的东西来说。

第二,除了已经看到的新的职业,我们相信随着人口、产业结构的变迁,必然会出现一些我们现在还想象不到的新服务业,服务也会越做越细。

以前我们可能认为司机、保姆这种都是非常有钱的人才会去享受的服务,但如果整个结构在发生变化,有没有可能以后每个人都会享受这种服务?

当大量的人口从事服务业,这意味着第一,在提供一些以前不存在的服务,比如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司机;

第二,每个人都在做服务的同时也在享受服务,比如每个人都可以当别人的司机,同时也有一个自己的司机,假设成立那么这个社会每个人都被服务得更好,或者价值在上升;

第三,我们如何看待和衡量司机这一职业的价值,社会又将给予什么样的眼光?

其实文章里也提到, 35 岁并不是全部消失在职场上,它有几种分化的可能性,像是偏管理类甚至是高管类的,这是一种可能性;

第二种是不那么容易被年轻人迭代掉的工作。我们用匠心也好,或是经验累积也罢,这些其实是我理解的35 岁以上的人比年轻人更有价值的东西,这也是一种解决方案。

Q8:现在的很多新消费项目多是围绕 20岁世代人群做转化,35岁人群给很多品牌的感觉是,他们把钱都存进了银行,价值不大。

A8:经济学上有概念叫机会成本。有的时候不是 35 岁的人没有价值,不管这个价值是供给价值还是消费价值。

创业企业作为一个在产业链里面的具体玩家,选择把仅有的一点钱跟精力,拿去研究 18 岁的人还是研究 35 岁的人,这可能是一个相对的关系,对比之下选择效率更高的项目,所以才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做这样的事情,才形成了这样的结果。

总体来看,当下的中年人是有消费能力的,他赚了更多年的钱,理论上比年轻人更有可支配的钱。

但我们要关注他们在什么方面消费,我们要去发现并且去定义用户的需求,他们是否真的有这个需求,这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社会大部分人确实没有在关注这一群体。很多人知道他们是有钱,也能找他们赚钱,但是可能现在已经在做这一人群生意的品牌都太成熟了,或者已经是很成熟的大品牌和老公司,作为一个创业公司,想要进入这一市场的难度可能也会更高,他们会选择不去做,但并不是没有人在做。

Q9:如果接下来有关于35 岁的创业项目的需求,青山资本是否愿意去投?

A9:当然,不过最后也还是要回到是不是用户真的愿意为你所出的产品买单,并且不断买单这一点上。

我们理解的品牌,是一个很大的词,但我们觉得有两块东西是重要的。

第一是毛利,是否真的能够提供价值,公司能活下来,并且能不断地做更好的产品、做研发、做宣传。

第二是复购,消费者第一次购买可能是因为便宜或者打折,如果买了之后再不断地购买,这说明你的产品确实是满足了需求,也确实是有这一需求,并且被满足得很好。这个事情不断地成立,才能称其为品牌。

毛利和复购是结果,能够达到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团队理解了需求,并且创造了好的产品,这才是我们看中的东西。

Q10:我们曾写过《中国码农,35岁出口海外》(可点击查看)的文章,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对35岁的预期在降低。您觉得接下来的日子,35岁人群会越来越好吗?他们值不值得更好?

A10: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就是报告最后部分写的服务业溢出,或者是中国向全球输出服务业人才,其实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现在包括很多年轻人说躺平、内卷,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社交语言,是比较好玩的“梗”或者是一种情绪的说法。

我觉得中国人很有意思的一点是韧性很强,叫能吃苦也好,或者勤奋也好,中国人其实从来都是很崇尚实用的。

包括中国人信奉的神明都是各司其职,中国人不养不干活的神,每一个神都是有用的。比如大家敬奉龙王是想他下雨,养活庄稼。

所以中国人本身都是非常希望看到美好未来,也是愿意去勤奋工作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觉得要投中国创业者一个很非常底层的原因。这个事可能不会随着一些经济变化或者宏观形势而产生变化。

我们认为,大家常有的焦虑感,说自己35岁不行了,这背后恰恰是因为大家想变得更好才会如此。

如果你真的躺平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但我们在讨论的、在焦虑的、在思考的,本质都是不愿意放弃,或者觉得想要更好,这一点本身其实就代表了更好的可能性。

在我看来, 35 岁以上的人在中国一定是可以更好,也应该更好。

来源:真故研究室 微信号:zhengulab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