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的角度,说一下贵阳某区统计局工作人员相亲悲剧。
这个女孩是现代都市女性的典范。她先是礼貌拒绝,感谢对方的欣赏,然后说“我们不合适”。
对方死缠烂打,她就更明确决绝,“我不是你的菜。”
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但是对方发作了,说了那么一大段。这个女孩就坚决进行了回击。尽管她的语言有点“粗鲁”,媒体报道的时候也给打了马赛克,但是很多人都感到畅快——面对那样的喋喋不休,一句“xx”可能就是最好的回应。
这是一个“人”的语言。既有对对方的尊重,有文明教养,也有底线。
相比之下,男的就很悲剧了。单位最终发布通告,认定他是“不当言论”,还要进一步的处理。
看起来他很自信,“先试处一处,玩意你是我的菜”,“能够找到我们这种城市里面摆脱压力轻松愉快生活的参政干部,是你们的福气,靠你们自己,在城市里面断然是熬到退休年龄都躺不平的。”——这种优越感,是他引爆舆论的关键。
其实,他的表达水平非常有限。和一个女孩沟通,上来就说引起“荷尔蒙上升”,和阿Q见到吴妈说“我想和你困觉”差不多,他没有找到自己的语言。
我说的是“自己的语言”。开始的时候,他虽然粗鲁、缺乏教养,但还是在以个人的身份在说话,“我对你有点感觉……我也不再掩饰了,温和只是我在职场上树立的形象”,遭到对方拒绝后,他就陷入一种语言的崩溃,不再使用“我”,而是使用“我们”。
就连攻击对方,他也不使用“你”,而是使用“你们”。他的优越感,不是基于对自己的了解,而是一种“身份”。“我们”这些“参政干部”高人一等,“你们”这些屌丝……他把自己置于某种体系和人脉之中。他曾经给哪些人做过培训,见过哪些领导。
换句话说,离开了“我们”,他就是失语的,也没办法和人正常交流。这是一种错乱,也是特别的语言系统,那个女孩很明显发现了这个问题,她知道自己面对的不是“正常人”(一个可以结婚或者一起生活的活生生的人),无法进行交流,所以她干脆选择了脏话回应。
这个“相亲”男子看上去咄咄逼人,但是他语言的错乱,透露出的其实是真正的自卑。他口口声声强调“我们“在“城市生活”中的优势地位,其实并不懂得城市生活是怎么一回事,不懂城市中陌生人相处的基本原则。
他要么是“生物性”的(荷尔蒙),要么是机构性的(身份)。即便是规劝对方,也是把对方定位成一个群体(成都毕业的女研究生经过层层选拔)。他沉迷于某种权力结构,而且把这种结构等同于世界本身。
女孩那句“有病就吃药”,代表的是普通人的真实感受。这几乎是一种诊断。
来源:城市的地得 微信号:zhang3feng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