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银V:早上想起我经历过的一件事,解释大厂为什么不支持创新。
那是 2014 年底,携程得到了一个错误的消息,说 “周末去哪儿” 这款 APP 三个月冲到了 20w 日活。携程认为这是一个值得下注的,快速崛起的新市场,就把我和蝉小队买进去,做携程周末这个项目,推荐周末的吃喝玩乐。
实际上,当时周末去哪儿大约只有四五万日活。20w 可能是 App Store 推荐它那段时间的短暂峰值。关于携程为什么信源失真,是另一个哭笑不得的故事,让人看到大型生态的荒诞之处。
于是我接管了原先的周末度假酒店业务,成立了新的 SBU,我也拿到了丰厚的 SBU 股票,一旦做成必能发财。
2014-2016 年,市场上 biu 的一下冒出来了三五十家 “周末去哪儿 too”,又在一年内齐刷刷地死去。其中,无论数据还是品质,我带的携程周末都在前排。但我很快就发现:
1、除了北上之外,周末去哪儿赖以起家的玩乐 POI 数量严重不足
2、如果拓展美食 POI,基本没有独立竞争力
3、如果运营酒店 POI,又回到了度假酒店的老路上
简单来说,2015 年,周末的本地生活就是一条死赛道。周末去哪儿这款 APP 短暂爆火,给了大家虚假的想象,随后集体沉沦。一直到 2018 年,小红书才通过本地生活笔记,推荐内容而不是推荐 POI 的方式,迂回拿下了这条赛道——而本地生活笔记是从小红书社区里孵化出来的,并不能作为一条单独的赛道存活。
2015 年,我做的携程周末业务也就大几万日活,远远没达到预期。这时另一个 SBU 的老大过来抢地盘,承诺这块业务(流量入口)给他的话,数据翻倍,立军令状。
这哥们也很有趣,在 james 面前立军令状,私底下又跟我套近乎,一边吐槽公司,一边问有啥创业机会,想拉上我这个猛将一起出去创业。总之是左右下注。
你是不是想起了绣春刀 2 里的陆文昭……
组织结构变更,没多久他就被并入了另一个大 BU。那个流量入口在他手上并没有经营得更好,但大 BU 给他导流量保住了业绩。所以政治,讲政治永远是第一位的。
而厌恶政治的我,当时觉得本地生活是一条死赛道,心灰意冷,既然他过来抢,我顺水推舟就给了他。然后(在行政职级上)我从 SBU CEO 被降为总监,划给了攻略 SBU。我觉得攻略 SBU 业务过于外行,没资格管我,更瞧不起总监这个 title,带着蝉小队独立出来又做了氢气球旅行。
后来我听八卦,携程高层说纯银也不过如此,投资给他 2000w 做周末业务打了水漂。
我很生气,心想这他妈赛道团灭呀,这是你的战略眼光问题还是我的能力问题呀。私底下我也很大情绪地说,你找我要 2000w 投资?我还找你要青春损失费呢。(携程的工资很低,主要靠项目股权,我放弃 SBU 后,卖蝉游记换来的股权剧烈缩水)
回忆这些往事,并不是抱怨,而是解释大厂为什么不支持创新。
创个屁的新。
别说是我发起创新项目,就算是公司发起创新项目找我来做,最后赛道团灭,承担损失的也是我:高层差评+金钱损失。没人听你复盘赛道经验,也没人在意你从项目中获得的经验与成长,唯结果论,那么谁愿意冒着巨大的风险做创新业务呢?
据说,腾讯内部也是如此。
这方面只有字节不错,一边开若干个新项目,一边重视在项目过程和复盘中,你表现出的素质。即便项目做砸了,如果评审认为你很有能力,只是项目方向不对,也会在另一个确定性更强的项目中重用你。这需要极强的高管专业素质——其他公司的高管或者不具备产品专业素质,只能唯结果论;或者懒政,懒得听你讲这么多,自己还要花心思去伪存真。
所以大厂经常哀叹 “为什么内部不创新”?
因为高管既没有管理创新业务的能力,也没给创新业务合理的容错率。说难听点,很多大厂的创新业务部门给到了能力不足的中干和高管来管理,最强的中干和高管被抽调去做确定性最强的业务。
然后你哀叹 “为什么内部不创新?”
你是不是该做个 CT,检查脑子有什么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