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百乐:由于工作关系,我和《国家地理》有很多共同记忆片段。
1、《国家地理》杂志,全球都用了经过知识产权法登记的经典“黄色边框封面设计”。很多朋友(包括我最开始)都以为“红色边框封面设计”的《中国国家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在中国的分舵,其实不是的。中国大陆地区还真有《国家地理》的正版合作杂志,封面是全球统一的黄色边框,叫《华夏地理》。一直也都办得很不错,每次我们希望向外界证明我们是一群好好做内容的人时,总会提到这个团队。
2、《国家地理》的首次版权引进,我没有参与。但是之后的续约,以及数字版权的引进,都是我带团队去谈定的。
3、老实说,一直在考虑与《中国国家地理》的竞争关系,也不是没有琢磨过“红色边框设计”算不算侵权“黄色边框设计”(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知识产权和竞争法课题)。但也一直承认,《中国国家地理》是个非常成功、非常令人尊敬的对手。
4、十几年前,所有传统媒体都在讨论数字化转型。尤其是微博、微信公众号出现后,大家更在找出路。对于人文类媒体,这条路不好找。你以前的读者是奔着你的逼格来的,当然你没办法赢得很多新的读者,有时也嘀咕“是不是因为我太端着了”。但这不是简单一句“放下身段”就能趟出路来的。你让一个黄框的红毛猩猩,每天都去“家人们,谁懂啊?”可能死得更快。
5、但难道真的没有路吗?几年前,我跟当时的主编说,到处被人艾特来认虫子的《博物》微博号、无穷小亮,就是大家共同的路。
6、到这个年头,类似于《流浪地球》最后关头的世界各国,什么对手、敌人,我们谁给人类文明留下过血脉,找过辙,咱们都得共同鼓掌。
7、当时,我跟好几家国际传媒巨头保持版权合作关系,里头有几个是珠光宝气的时尚巨头,但提起《国家地理》谁都得敬一头(它不像别的xx集团、xx公司,它的正式名称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就好像吃喜酒,一桌子都是土豪亲戚朋友,但里头坐了个大学老师。虽然他只是微笑不太说话,但大家敬酒的时候,哪怕是客气,也总得老跟他寒暄一下。
8、作为同行,我跟当时国家地理的总法律顾问私交很好。一头银发,总是笑眯眯的。他七十年代的时候,是美国总统吉米 · 卡特的司法部首席发言人,私底下,他知道我对美国政治比较感兴趣,总是给我讲卡特总统的趣事。2015年,我去英国旅行,正赶上是《大宪章》颁布800周年,我在剑桥大学买了一块木质的《大宪章》纪念书签带回来。正好那年,老先生来北京出差,我跟他吃饭的时候送给他,他非常感动,觉得这是法律人之间的用了心的礼物。
9、但那年他换工作了,去了波音作总法律顾问。我还开玩笑,问他在一家致力于保护地球的良心组织工作这么多年,现在为碳排放大户提供法律服务,什么感觉?
10、他离开国家地理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国家地理卖给默多克的21世纪福克斯了。
11、当时,我们收到国家地理学会法务部的一封邮件,大意是说:可能你们也看新闻了,21世纪福克斯收购了我们,但是,他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创作优质内容,保持我们的伟大品牌,马照跑、舞照跳,咱们该咋合作咋合作哈。
12、没想到过两年,我们又收到了他们法务部的另一封邮件,大意是说:可能你们也看新闻了,迪士尼把21世纪福克斯的一部分资产给收购了,我们就在这坨资产里,但是,他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创作优质内容,保持我们的伟大品牌,马照跑、舞照跳,咱们该咋合作咋合作哈。
13、话虽这么说,被卖来卖去的资产,大家看过美剧也都知道一般会有哪些操作。
14、很多优质的内容品牌都面临同样的话题。之前,在纽约和另一个传媒巨头的CEO聊天,他更早在另一家传媒巨头康泰纳仕工作过(旗下有赫赫有名的VOGUE,GQ,名利场等等)。他有点开玩笑说:“我知道你特别喜欢看康泰纳仕的《纽约客》杂志。你作为读者,喜欢就是了;但管理层看着这祖宗,都快愁死了。”
15、国家地理这些年也一直在新媒体转型方面探路。我记得几年前,它新上任的CEO到北京,我和我老板在日坛一家餐厅请他吃午饭。他当时还是颇有些转型的战绩的,我老板就请教经验。他也特别逗,说:“第一条经验,就是千万别请咨询公司。你给某肯某一百万美元,它告诉你一堆你八百年前就知道的事儿。”这是真话。传统媒体转型九死一生,但这“一生”必须是你作为一个局内人拿着血泪盘算出来的道路;要是以为找几个局外大明白就能起死回生,那是必死无疑。
16、看到今天的辟谣,说明这个品牌还在,杂志在全球范围内还出,只不过美国不出纸质版了,而且再也没有专职的撰稿人,都是外包创作。《继承之战》里,Kendall为了应对新时代的新闻app挑战,降本增效,也对Waystar最值钱的新闻板块儿做了同样计划。大象能不能起舞,这是个玄学。在结果出来之前,你也很难判断,这次会是壮士断腕、妙手回春,还是饮鸩止渴。
17、但就像@二总 说的,咱也不希望这个时代只有预制菜、AI照片、无脑短视频。我爱这黄框儿,我怕它完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