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都市白领带着现代思维回乡务农,会发生多少哭笑不得的故事?
今年31岁的阿杰在网上分享了他时长半年的下乡经历。他本来是个硬件工程师,工作忙碌,他开始失眠、发胖,因为心绞痛去了几趟医院。2022年下半年,正想辞职时,他被裁员,拿着积蓄和赔偿金一共20万,他决定到乡间租下一块地,过一种有劳作也有安眠的田园生活。
这种生活于今年2月正式展开。当手机里的「辞职后,我来到了世外桃源」成为现实后,阿杰才看到了16:9画幅外的真实乡村。每遇到问题,他习惯性地总试图靠网购解决,然后一次又一次被现实教育。他花了12000元买了一台迷你拖拉机,根本犁不动地;花了7000元买了一个集装箱试图住进去,每夜都被它的「咯吱」声困扰;还有总喷他一脸水的水管,磨洋工的阿姨,长得比苗旺盛得多的杂草……《人物》和阿杰聊了四个小时,笑声不断,你会发现,他踩上了几乎所有的坑,想象中美妙、宜人的田园牧歌,最后成了一堆用不上的机器,很可能永远被留在那个荒草与人齐的院子里。
如今,阿杰已经重新回到格子间,这段种地经历,只持续了半年,20万被花得所剩无几。真正促使他放弃的,是他发现,即使在乡野之中,他仍被困在了挣钱的想法里。
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存在差距。阿杰曾向往用回到乡村的方式一蹴而就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但生活并非如此。当我们打碎滤镜,真实走到田野当中,或许才能发现其中的闪光与遗憾并存,这也是生活真实的所在。
尽管回到了写字楼里,阿杰还是给两本书——《农民进城防骗手册》和《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标记了想读。他说,如果以后再遇到自己没做过的事,他可能不会像这次一样去尝试了,但他并不后悔这趟回乡,他说,大自然是不会骗人的,在钢筋水泥里,人也会时常想起那段被土地治愈的时光。
以下是阿杰的讲述。
文|李雨凝
编辑|槐杨
图|受访者提供
1
我在这段种地经历里走了很多冤枉路,也花了很多冤枉钱,但这都是后面的事了。当我带着无数憧憬第一次见到我的农场时,院子的正门因为年久失修被卡死。没办法,我们只好绕远去另外一条小路,再从后面的小门进去。
走在那条煤土泥巴路上,我看到路边就是一个个坟堆,立满了黑色的墓碑。我心里想着,这个地方看来风水也好。之前来看地的时候,我走在山顶,一眼就能看到四周大量的农田,脑子里就出现了日剧里边那种田野的画面,还有蜿蜒的小路,一切都很美好。
那时,我还满怀期待。决定回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在城里吃番茄总是吃不出番茄味,吃石头似的,和小时候的味道完全不一样。而我想要找回记忆里的那种味道。
我在贵州山里长大,小时候家里的房子特别大,门前的院子也跟电视剧里的一样,可以在里面疯跑。出了家门,往下有一条小溪,我可以去抓螃蟹,后面则是一座山,可以去打野兔。傍晚有时可以看到火烧云,晚上的月亮都好亮好大,裸眼都可以看到上面的坑。
上完大学后,我去了上海工作。如果不考虑买房的因素,在上海生活是非常开心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考虑在一个宜居的城市定居,2019年,我选择落脚成都,成都虽然不是一线城市,但发展很快,也有人才引进政策。我的工作内容和硬件研发相关,在上海工作那几年,我提升得很快,但搬到成都后,工作上的重复感越来越强,二线城市的职位又多在产业链下游,比如销售或客服,没有什么去研发等上游岗位的机会。
我心里一直有去农村创业的想法,到2022年下半年,我准备辞职,赶上疫情,公司裁员,我正好也在其中,拿着N+1的赔偿,加上之前的积蓄,差不多有20万。这是我选择下乡创业的直接原因。我想,我全职做农活,老婆在成都正常工作,周末没事了就来看看我。老婆挺支持,她一直认为人应该尝试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儿。
还有一个原因:2020年之前,我挺瘦,身材、外形都还可以,后面疫情来了,加上长期坐办公室,我越来越胖,还因为心绞痛去了好几趟医院,睡眠质量也不好,经常失眠。我抱着一种理想主义,想着如果回到乡村的话,我的过劳肥和失眠都会改善。
花了很长时间,我研究了一番回乡要干什么。我很喜欢看CCTV7《致富经》那类的节目,刚开始没想着要自己种,就觉得要去做倒爷,创业,卖柑橘,又一想,这跟我回乡的理想有点冲突。我不是为着挣钱去种地的,挣钱哪里不能挣,城里上班还能挣更多,我的初心是美好的乡村生活。
怀揣着这种理想,我又考虑起了有机农场,可以给农场拍很漂亮的风景照,也可以剪视频,去打动网上的客户来买我的有机产品。我当时算得特别好,有机番茄市价5块钱一斤,一亩地就有一万多斤的产量,这样三十亩就是150万,就算打个折扣也能卖不少钱。我还期待后面我的地能变成一个庄园,一边做产业,另一边是自己的房子,后期甚至还能做些农产品深加工。
离职后,我大概花了半年去找地。一开始,我自己去村里找,但根本没有门路。在村里租地不像城市里租房子,产权之类的信息都不会登网,必须自己一点点去线下问,非常费时间。没办法,我去找了中介,大哥一次带看费就400块,找了好几次,才找到这一块,30亩大小,不用机械化也能种得过来,性价比也高,两年两万块,就是还要再付中介费6000块,这是他们一桩买卖的起步价。缺点嘛,它不是专门的耕地,土质不太好,而且完全是荒地,需要我们自己开荒。
我预估到了荒地上会长杂草,但当我们打开小门、真正进入院子,迎接我们的却是冲过来的一群鸡。
当时场面一度很混乱——我们对鸡毫无准备,我老婆又是个很怕鸡的人。后来我才知道,它们都是地主之前散养的,一开门就以为是他雇的工人来喂食了。好不容易赶走了鸡,我们才算是进了院,也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杂草:基本都跟肩膀一样高了。
我在电视里看过公园割草,就照着去网上买了一个手持充电电锯。但等我把护目镜、各种防护工具备齐,信心满满打开电锯,却发现现实完全不像电视里那么轻松:杂草太硬了,电锯不是卡死,就是锯不动,割一平米都要好几分钟。原本我以为院子里的杂草半天就可以清理完,但大半天后,我只是在后门、鸡棚和大门间清理出一条仅能容一人通过的窄路,后来成了鸡撒欢觅食的专用道。
鸡的觅食专用通道
但那时,我并没有什么受挫的感觉,只是觉得自己可能规划得不够好。夕阳西下,我拿出从城里带来的锅、水和挂面,和老婆俩人在杂草和荒地中找了砖头垒了灶,生火,烧柴,吃了一碗开工面。
烧起一堆火并不容易,要先垒起来小一点的柴火,再给火龙留出一个进氧口,让它可以慢慢烧起来。那天晚上,哪怕是手里有打火机这种新型科技,我们的火都熄了好几次。但是坐在夕阳里,听到柴火燃烧的噼噼啪啪的声音,加上木头燃烧的气味,就像手机里的白噪声到了眼前,我真的喜欢上了这种感觉。一直以来,我的睡眠质量都不算好,但那几天,白天干活,夜里烧火,我睡得很沉。
2
第一天除草失败后,我觉得这样肯定不行,而且那些草又高又有毛刺,每次进去都好痛苦。我想着,得用拖拉机带着旋耕机,用刀把那些草旋掉。
一开始,我在58同城上约了一个师傅,但价格高,师傅又嫌离得太远,好说歹说答应要来,当天又说有事,来不了了。我只好又找地主帮我介绍,这位师傅收了我一千多块,开着大拖拉机,一早上就把我8亩地五千多平的草割完了。
割完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地是真的很硬,而且坑坑洼洼,各种电线到处乱窜,旁边就是大马路,风景也就那样。不过,我做过功课,知道土壤可以改造,比如深耕,把土都翻上来,让土壤结构疏松一点,再加肥。总之方法是有的,只是可能麻烦一点,但价格总体还是便宜的。
想着还要耕地、起垄,用到拖拉机的机会不少,我就打算自己买一台。先去村里的店铺看,发现小型的拖拉机都是手扶的,很费劲,而大的拖拉机要么很大,要么就是日本进口的,五六万一台,好贵。
本着省钱的原则,我去淘宝上搜了「拖拉机」,但卖的都是小型的。我对马力也没什么概念,看到演示视频里12匹拖拉机轻轻松松就能把土耕起来,我立刻下单,花费12000元。
那时,我满心期待着它的到来,却不知道在淘宝上买拖拉机将成为我做过的最愚蠢的决定。
收货就出了问题。作为什么都依赖网购的年轻人,我一开始就理所应当地把农场设成了收货地。后来发现,卖家从山东发货,我的拖拉机在路上运了半个月,配送的终点却只到了县城。收到收货消息时,我才明白过来快递送不到村里,只能又花了几百块,叫了货拉拉帮我把拖拉机运过来。
在打开货箱门、看到拖拉机的第一眼,我其实还觉得挺好的。拖拉机的高度跟轿车差不多,长度有两米,虽然比正常的拖拉机小几号,但配的旋耕刀、除草轮之类的工具都挺全。这就是我想要的机器,配我的小农场正正好。
但拆开后,我才发现拖拉机在运送途中弄坏了好几处,外观有损也就罢了,关键是档位也卡死了。我想启动试试,结果,卸货的时候车头正对着墙,我开了几下,发现倒档完全不管用,但这时已经顶到头了,拖拉机完全被卡在那里。
我还是不死心,又去找淘宝客服,跟着对方的指导自己修了好几天,还自掏腰包买了维修工具,但折腾了好久,都没有起色。最后我没办法,又找了之前那位拖拉机师傅,师傅来了,花了十几分钟就修好了,还算良心,只收了我20块。
好不容易弄好了,我把犁放上拖拉机,准备下地。到了地里,才发现土实在是太硬了,就像一块块焊接在一起的铁板,开在上面,拖拉机轮胎都在打滑,根本犁不动。后来我才弄明白,视频里的田都是常年耕种的农田,跟我这还需要开荒的硬度根本不一样。
我那时心态也还好,就觉得既然动不了,就先继续找大的拖拉机把土打软,开荒完成后还是可以用这台小拖拉机,它还是有它的用处的。于是,帮我除草的师傅再一次开着他50马力的拖拉机来了,这次,他带走了我两千块。
阿杰买的迷你拖拉机
3
当然,我的冤枉钱花在各种意外的地方,另一个大头是我买来住的集装箱。
「农场」不是宅基地,上面没有房子,所以我前期要不住在县城旅馆,要不就是借住在去城里跑滴滴的地主家。他那个小楼常年没有人住,门都关不上,窗户也漏风,到了晚上,房顶全是老鼠跑来跑去的声音。
住了几天,我觉得环境实在是太差了,去村里转了一圈,发现大家愿意出租的永远都不是最好的院子。其中一个阿姨,带我去看了她家一个纯毛坯房,还没有厕所,我问她找厕所,她扭头就带我去了隔壁自用的,装修得像豪华酒店。我就琢磨,既然我是为了不被打扰的田园生活来的,不如干脆在院子里放个集装箱,住在里面,简洁又方便。
我在网上搜,集装箱有两种,一种是一体式,四面都是坚硬的铁板,二手的都要八九千,另一种是可折叠的,安装的时候找吊车拉起来,四角一固定就好,全新的也只要七千块。我一合计,可折叠的又省钱又方便,就找网上的厂家订了后者,也谈好了安装费。
等厂家运来集装箱,我才发现,便宜就是没好货。这个可折叠的集装箱除了最外面薄薄一层铁,里面都是泡沫一样的板材在支撑,看起来质量非常堪忧。箱子窗户外面带的防盗网也不是铁的,像是更软的铝,我中间想要拉正安装时没对齐的一条,直接被我徒手掰断成两截了。
组装好后,把箱子拉回院里又是难题。我在网上买了拉汽车的拖车绳,准备用我车上的小千斤顶先把集装箱顶起来,再在箱子下面塞进去圆木当作滑轮,就这么一路滚过去。
但实际去操作,小千斤顶根本就顶不起来。我不服气,又去京东上买了足以顶起来卡车的千斤顶。等木头也到位,那台小拖拉机又拉不动了。我只好咬咬牙继续求助拖拉机师傅,陪我在一个夕阳西下的美丽傍晚拉箱子。师傅来了,一拉,「嘭」一声,绳子断了。
我继续在京东上买钢缆。这次,木头又出了问题。我没考虑到田里地不平,都是小坑,木头也不是标准的圆木,有的还有侧枝,一拉,木头全挤成了一坨,最后跟生拽一样,把集装箱拽到了院子里。底部都顶烂了,集装箱里面全是土。我只能拿个铲子,先把土铲到桶里,再扔出去,铲了好久才铲干净。
终于住进集装箱里,我发现,这种组装而不是一体的集装箱接口都十分松垮,夜晚经常漏风,还「咯吱咯吱」地响,让我睡不好。就这样,我的种种美好设想,一个都没有实现。
集装箱内部,阿杰在这里住了好几个月,墙角还长着没有种完的番茄苗。
但我总觉得,这才刚开始,万事开头难,而且前期已经买了拖拉机,也住进了集装箱,都已经投入了这么多钱和精力,不能放弃,要交给时间、相信时间。
当时的我没有想到,后面每一步的问题都会越来越多,通电、引水灌溉,也都是痛苦的经历。
因为我没能成功引水到田里,只能用地主留给我的井,但水泵力度很小,我又上网买水泵,但因为对水深没概念,又买错了,基本是抽空气,顺便带点水。但我又不想浪费这个泵,就想出一个法子:先用原来的水泵抽水到蓄水桶里,再用深水泵作为动力给土地喷灌,这样不仅物尽其用,以后取水也方便,开下阀门就行。办法总比困难多,只是又要花钱了——我又买了一个三吨容量的水桶。
水抽上来了,但我买的消防水带又掉了链子,它们在地里缠在一起,亏我还买的最贵的。没办法,我又去县城买了大大小小硬的塑料水管,准备搞个大的,做智能灌溉。但因为我是跑各个店买的配件,最后组装的时候就对不上,开阀试水的时候,我一趟趟跑来跑去,结果都是被水喷了一脸。后来我发现,压力开大一点,离得近的管子就会爆;开小一点,远处就没有水。
没办法,我只好继续买阀门。每天看着最细的管子被风吹得在地里到处滚,哎,心累。
现在想来,我那个时候其实能感觉到后面的情况会不太妙,但我还没看到阶段性的成果,地里还是光秃秃的,谁都不知道能种出来什么。我就厚着脸皮,继续抱有一个番茄农庄的幻想。
我以前都是坐办公室,每天动脑子、敲键盘,没怎么干过体力活,也没考虑过在地里干活儿效率会很低。视频里别人都做得很快,但自己的效率完完全全比不了。每天在田里走来走去,地里都是泥巴,光是一天走下来脚都很酸,第二天起来脚是又累又痛。
唯一的意外收获,就是发现解放鞋真舒服。我之前穿运动鞋、雨鞋下地,只要是下雨或者浇过水,都是一脚泥,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进鞋里了。但解放鞋就不进,又软又方便。
阿杰的农场
4
等处理完水电、开荒和住宿所有的事情,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即将进入四月的农忙季节。
首先,我要起垄、施肥。这时地已经被之前喊来的拖拉机大哥浅耕过一遍,我觉得自己的迷你拖拉机应该能上了,但试了一下,还是不行,根本旋不进去,迷你拖拉机彻底罢工。于是,我又给大哥送了四五千块,让他带着大机器来深耕。
上肥也不是很顺利。我在网上做了功课,了解到羊的粪肥比较温和,是最好的,而鸡的肠道比较短,消化不完全,粪里会残留重金属,是最差的。我还专门跑到粪场,觉得没什么问题,就花了八千块定了十吨羊的粪肥。
对于粪场来说,十吨是挺少的一单,但对我来说,这就是一卡车,足足有250袋。农场门口交通往来还比较频繁,车又不能堵路,我心一软,就让司机把肥料都卸到路边。但事后证明,成全别人就是要恶心自己,我请了人,又费了好大力气,才把250袋粪肥运回地里。
请人更难:我农场旁边没什么邻居,到地里也是干活为主,几乎没和村里人有什么交情。一开始,我打印了请人告示,贴在村里,但就来了一个年轻的女人。她才干了半天就喊累,连钱都没拿就走了。后来我想明白了,这是村里,很多留守的人都上了年纪,不认识字,而一些能看得懂的稍微年轻点的,因为不认识我,可能也抱有戒心。我又跑到之前想租给我毛坯房的阿姨家,请她帮我摇人。
时间已经到了春分,我边撒肥,也边定下来要种的番茄苗。为了成活率高,我直接在网上找了苗商,花了一万多下单了已经育好的苗,准备种上六七亩。本来我都跟他们说好了,苗要分批寄,这样我也从容些,但他们还是一下子全寄过来了。干放着肯定不行,但种下去的话,我之前查过,第一遍要浇定根水,需要彻底浇透。一般都是把水直接漫过去。
但我的灌溉管道做不到,因为中间有个蓄水的过程,我又买了一个能蓄水十吨的袋子,但要花四五个小时才能装满,喷半个小时就快没了。所以我喷一会儿,就要等四五个小时。我也观察了其他农户,但他们的地面积都小,就小块小块喷,完全够用。后来,我就只能和阿姨们一边种苗,一边手动一棵棵地浇。
种好番茄苗的土地
本来,我给大家分别布置了任务,就期待着所有人能动起来。有些阿姨会边干边聊天,我也没有太管。但后来我发现,有些阿姨也是磨洋工一流。因为我是按工时给她们结工钱,一些人就会专门挑一些费时、又看不太出来效率的活儿来做。有一个阿姨比较突出,她就拎着水管在地里晃来晃去,也没见浇了多少。
村里看重人情世故,我作为新来的「外人」,不敢说什么。我也不敢发脾气,毕竟地里的活儿都急需人做,把人赶走了再找,效率更低。而且,作为也打过工的过来人,我也不想变成一个没良心的「资本家老板」,我自己上班也想摸鱼,可以理解。
我只能在边上勤盯着点,但自己手里也有活儿,不能不做。一旦我不专门盯着,去干别的,一些阿姨就站在那里不动了,开始吹牛。后来,我就琢磨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单独接触一些认真的阿姨,让她们帮我再叫人过来。
就在这些琐碎的事务中,日子过去,我也体会到了「风调雨顺」是多么美好的词语。去年的干旱一直持续到了今年,三月总共也就下了一场小雨,地都没有打湿。下一次下雨,就到了谷雨,我的苗也因为补水不足干死了不少。
你已经看到,我遇到过很多困难,到这个时候,我也有点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了。刚开始种地的时候,还有猎头给我打电话,我都直接回绝了,说我现在在创业。但干着干着,我就有点焦虑,这时已经花出去了差不多20万,后面番茄肯定也要再请人打理,搭架子、打杈之类的肯定也要再花钱。想着这些,我开始有点犹豫。但真正让我打退堂鼓的,是一次除草后看到的场面。
番茄长起来后,杂草又起来了,甚至比番茄长得还要快得多,把番茄的营养都吸走了。我又拔了一遍草,把杂草除了之后,光秃秃的番茄就露了出来,我发现,活的没多少,还有好多叶子是黄的。因为标榜有机,我也没有上农药,所以还有一些明显被虫啃过。我去市场上问,番茄这样的成色,只能卖几毛钱,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在那个瞬间,我真的有点失去信心了,从农贸市场回来的当晚,我就在集装箱里改简历了。那个心情有点像你开了一个新号,准备重启人生,前期也投入了一大堆,但实战一场下来,却发现号练废了。种地到后期,我发现,理想跟现实不一样,我希望的那种清闲、放松的乡村生活完全没实现,反而搞得自己一身疲惫。
前面说过,刚到的几天,我睡得很香,但等我的作息适应了乡村生活,我又开始睡不好了。晚上山里的风很大,集装箱被吹得咣咣作响,我有时做梦都觉得它在晃。夏天到了,地里的蚊虫也很多,蚊香又几乎没用。熬到天快亮的时候,好不容易有点睡意了,村里的公鸡又开始打鸣了——就这样,原本期待的睡觉也变成了磨人的一部分。
我之前想过,也许可以在乡村瘦下来,但赶上农忙,我白天基本都顾不上吃饭,晚上结束一天劳作又很饿,经常饥肠辘辘地在九点开车去镇上吃饭。有一家肥肠馆子做得特别好,还会送一碗圆子汤,我都是情不自禁就进了他家。等菜上桌,我早就把减肥抛到脑后了,只想着白天已经那么累了,晚上一定要吃光,经常到睡觉的时候还胀得睡不着,又后悔吃那么多。一次次地循坏,我不但没瘦,倒是黑了不少,整个人又胖又黑。
种地到最后,当我开始每天都担心番茄长了几株,能卖上什么价钱,我发现,真的就是把自己困在了挣钱的想法里。我就觉得,既然是为了挣钱,还不如回去上班。
简历投出去一段时间后,我收到几个面试邀约,开始准备撤离。我看了一圈,发现这段时间买的也都是大件,基本都带不走。真正离开那天,我车上也没放什么,拖拉机、集装箱现在都还在地里。我也试着在闲鱼上转手拖拉机,但直到现在,也没认真来买的,更多人只是好奇。
稀疏的植株上,一颗番茄红了
5
今年6月,我回到城市,开始面试,最后选了深圳一家,工资比我之前在成都翻了两番。最近,之前地主家的那位工人发消息给我,说我地里的番茄都红了,他尝了一个,味道还可以。但我清楚,品相不好就卖不上价钱,我应该也不回去收了。
现在想来,整件事挺有意思的。我之前上班的时候,领导、同事都说我是一个很谨慎的人。就像我这次已经备好了钱,也看了很多资料和书,还放弃了种柑橘和铺草地,买地的时候也是挑的性价比最高的。
但实际上这个决定又是很冒险的。我老婆总说我是被网上的视频忽悠了,什么「辞职之后年入百万」、「生活在世外桃源是什么样的感受」,我看那些博主的生活状态确实是很舒服。在数据的精准推送下,我的首页就充斥着这些,让我也产生了一种「自己可以」的错觉。但网上给我们的信息不足以让我们做出正确判断,事实上,这些信息中有不少是人为的、虚假的, 我们要跳出自己的领域,去做一件全新的事情,其实不容易成功。
这次种地过程中,我也明白了什么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自己没经历过的事,都很容易被我忽略,比如马力和泵水水深,这些我哪怕知道了,也没什么概念。还有就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信息差,从找地、买苗到招工,信息和关系都是非常闭塞的,我作为一个外人,很难短期内习惯这些。
我还想过,就算回到农村老家种地,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也会很难。时代变了,我小时候经历的那些上山捉兔子、下水捞螃蟹,都不一定存在了,水库也干涸了,家门口的路也做了硬化、修了篮球场,这些回忆也没了。
经过这半年,我心态上算是更死心了一点,也可以说是更成熟了一点。如果在未来,再遇到自己没做过的事,我应该不会再像这次一样尝试了。
总是这样,冤枉路都是要走完,才知道是弯路。现在我虽然回去上班了,但我前前后后花了20万,又离开了成都去了深圳,还夫妻分隔了。我后面在豆瓣上写帖子,也更多是从劝诫的角度,表示如果你真的去试,也要把后顾之忧解决好。评论里有些网友说话不太客气,我也没多在意,我更关注大家的鼓励,或者是通过这篇文章,帮助到大家少走一些弯路。谁能想得到呢?本来想靠拍一些风景照、剪一些视频吸引买家,最后反而是我写出来的失败经历吸引了大家。
谁一开始都不想失败,但毕竟我们还年轻,失败了,也无所谓。我刚刚结婚,没有孩子,也没有负债,那就可以去试一试,大不了失败了就从头再来。我总觉得,一旦有了小孩,或者定居之后,人就有了牵挂,哪怕可能有这个想法,也不会去尝试了。
比起说这次经历是失败,我觉得它更像是没发芽的种子,承载了我那些理想主义,又种在了我心里。以后等我有了实力,我还是想继续这一份农场梦。我总觉得,等到80岁以后,可能你能拿出来炫耀的,不是钱财,就是你这些点点滴滴的回忆了。它不管是好或者是坏,都是一笔经历的财富。
从乡村山顶望下去的风景
来源:人物 微信号:renwumag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