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公子赵胜:#长安三万里#看完《长安三万里》,我觉得有些事情还是要讲清楚,免得大家留下错误的“共同记忆”。
李白一生幼稚、浪漫、胡思乱想,但不代表他是个浑浑噩噩没有心肝的浪荡子。
若论爱国,李白的爱国之心不比盛唐任何一位诗人差,若论“战狼”,李白大概比所有人都“战狼”。
他写过“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都要把“胡”图图光了,这比高适“战狼”多了。
大家不要刻板印象,不要觉得“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就只有浪漫,实际上,盛唐所有诗人,人均“狂徒”和“战狼”。
忧国忧民的杜甫,年轻时狂到没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说的是他自己。优雅拉满的“诗佛”王维,写过“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生在那样的大唐,谁特么不觉得自己是“霍骠姚”?谁特么不以为自己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那时候,狂的不止李白一个。
你以为高适不狂吗?高适写过:“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这还不狂吗?
电影中高适成了一位木讷、口吃、低调、踏实的“郭靖”,是与历史上“喜言王霸大略”的高适不符的。
李白狂是狂,傲是傲,但他不是小心眼嫉妒狂,他不会因为看到崔颢的《黄鹤楼》而勃然大怒,因为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最高峰,他的审美和胸怀也是顶级的,他对《黄鹤楼》只有欣赏,所以他后来游玩南京,还模仿《黄鹤楼》写了一篇《凤凰台》……
电影中有两幕味道不太对,一幕是高适在扬州,看到李白和朋友们整日寻欢作乐不务正业,非常不满;另一幕是高适在长安,看到李白和贺知章等“饮中八仙”喝得烂醉如泥,高适的表情也颇为不快……这似乎在暗示,在当时的大唐,只有高适一人忧国忧民、精忠报国、担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其他李白、岑参、王维、王昌龄……等盛唐诗人,似乎都是无知无觉、吃喝玩乐、醉生梦死的废物。
实际上,关心家国、关心天下的,不只有高适一个人……宰相张九龄、名将王忠嗣,早就断定安禄山必反,甚至就连李白,也发现了端倪,他写过《幽州胡马客歌》影射安禄山狼子野心:“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名将古是谁,疲兵良可叹。何时天狼灭?父子得安闲。”
盛世的崩塌,源头是唐玄宗李隆基晚年的懈怠和昏聩,是军阀、文官、朝廷积累矛盾的总爆发,是意外和一系列昏招叠加的结果……和几个诗人多喝几杯酒没有关系。
影片中用高适和李白做对比,简直有种郭靖和杨康做对比的感觉……李白这一生,确实幼稚,确实没干什么正事,但他并没有犯什么祸国殃民的大罪。
李白在天下大乱的时候,被永王请出山,成为永王幕僚,算不上什么“谋反”,因为当时天下未定,玄宗分封了一堆皇子,永王确实被封为了“天下兵马大元帅”,永王废物归废物,李白支持他,又有什么罪?太子和永王,成王败寇而已。如果永王是“叛逆”,那么高适支持的李亨,又是什么好东西吗?父亲还在四川,他就公然称帝,这难道不是“叛逆”吗?李亨在整个安史之乱中,除了重用宦官监军给郭子仪、李光弼拖后腿,多次在大好局面下让唐军被翻盘,还向胡人借兵,出卖国家土地和子民玉帛……实在不是个好东西。
高适支持李亨而一步登天成为节度使,并不是有什么大功,而是站队站得好。
大唐变成这样,是李白的错吗?难道不是李隆基、李亨这对蠢货父子的罪过吗?
杨国忠、李林甫是李隆基任用的,安禄山是李隆基宠幸的,名将高仙芝、封常清是被李隆基冤杀的,名将哥舒翰是被李隆基逼死的;郭子仪、李光弼战场上的大好形势,是被李亨的昏招打断的,独守孤城的颜杲卿是被李亨间接坑死的……穷途末路的史思明是李亨放过的,中唐藩镇割据的癌症也是李亨埋下的。
电影中还用一个高适身边的小孩子来指责李白,让他看生灵涂炭、社稷丘墟的大唐江山……我觉得好笑,一个小孩子,有什么资格指责李白?有什么资格教李白“忧国忧民”?
李白就没有关心过民生疾苦吗?实际上,他写的民生疾苦的诗太多了,他既不是瞎子,也不是铁石心肠的冷血之徒,他看得见底层人民的疾苦,他也看得见安史之乱的血腥和悲惨——“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他写过拉船的纤夫,写过贫苦的农妇,“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他对劳动人民,是有着朴素感情的,并且是真诚怜悯,甚至是歌颂的。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李白描写打铁的铁匠——“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说真的,这阳刚壮阔、赤色烛照的场面,我甚至以为是穿越了时空,在歌颂伟大的工人阶级。
描写铁匠生产的诗句,放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独一份吧?
很多人怎么能够简单刻板地以为李白是一个醉生梦死、不谙世事、浪荡浮夸的人呢?
再强调一遍,李白确实幼稚,李白也确实没有什么政治、军事才能,但他不是个傻子,你不能把他想象成一个傻子。
我认为,这部电影导演的水平不错,但编剧的水平有问题,他似乎了解这些诗人的生平,但并不了解诗,有些诗和有些场景,他搭错了,举个例子,大家有口皆碑的《将进酒》那一段,与李白带着大家驾鹤上天的画面是格格不入的,《将进酒》看似洒脱,其实是带着萧索和悲伤的,“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其中蕴含了一种“去他妈的,喝酒”的意思。
电影中那个神游宇宙的画面,更适合配《梦游天姥吟留别》。
另外,编剧喜欢高适没有问题,但没有必要改变历史,把所有的好事都安到高适头上……郭子仪不是高适救的,而是李白救的,高适也没有在幽州当过什么骑兵小队长,历史上高适的军事才能乏善可陈,“外战外行”,面对吐蕃一败再败,真正能打的,是接替他的严武,对吐蕃之战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关中的郭子仪和浑瑊。
高适镇守西南期间,“吐蕃陷松、维、保三州及云山新筑二城,西川节度使高适不能救,于是剑南西山诸州亦入于吐蕃矣。”
直到严武来接替他,局势才好转,严武“破吐蕃七万”,拿下两城。后又多次击破吐蕃,拓地数百里,功封郑国公。
有人说高适好歹平定了永王之乱,真实的情况是——“师将渡而永王败”,高适根本就没遇上,永王就败了。
高适甚至还准备放弃蜀中剑南道给吐蕃人,急得杜甫给他写信极力劝阻……高适的战略眼光,甚至还不如杜甫,还好朝廷没有听他的。
当时唐朝对高适就有评价,说他“言过其术,为大臣所轻”。
你要知道,李白是个诗人,高适也是个诗人,李白是个狂徒,高适也是个狂徒,二人才能上并没有太多区别,高适能当节度使,并不是因为他功劳大、水平高,而是因为李亨那一朝滥封节度使,很多绣花枕头都能当节度使……我不是说高适无能,而是说他不像电影中那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你不能因为一个人官位高,就证明他才能高、水平高、德行高,杨国忠官位挺高的,他才能高吗?安禄山官位挺高的,他德行高吗?
高适就是诗人高适,高适不是战神李靖、李绩、裴行俭、苏定方……他甚至远不如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严武、浑瑊……中唐依旧将星璀璨,但其中没有高适。
还有,永王之乱李白入狱的时候,救李白的不是高适,而是郭子仪……高适不但没有救李白,甚至根本就没有见李白的妻子,甚至还把和李白之前唱和的诗文全部烧了,从此二人绝交……我可以理解高适的行为,但电影不该无中生有发明历史。
我们的编剧有个通病,总是试图在文艺作品中刻意设置“冲突”和“对立”,总是试图用一方去“反衬”另外一方,这其实是 一种掩盖水平不行、深度不够的拙劣手法。
更糟糕的是,电影中那个和高适惺惺相惜、忠肝义胆的“程公公”,就是程元振,这位宦官在历史上以迫害忠良、逼得藩镇各个离心而闻名……把他演绎成“忠臣”,并且和高适成为知己,是在抹黑高适了。
我想,这部《长安三万里》,本该有更好的处理手法,比如,高适只是一个“视角”,而不是一个“主角”,或者用双线来展开故事,再比如让边塞的一个小兵,长安的一个小吏,来看这“盛唐群星闪耀之时”,看这“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长安城,似乎更有历史的深度。
结尾处,编剧是试图升华的,他借高适的口说:“诗在,长安就在”。但从整部电影来看,他撑不起这个主题。
很多人看电影看哭了,我能理解,因为大家是听到那些伟大的诗的时候,血脉觉醒了,不是因为电影剧情。
我们爱盛唐的繁华,爱盛唐的赫赫武功,也爱盛唐的绝代诗歌……总希望有一部文艺作品,能够把这一切都展现出来。
《长安三万里》,有进步,但还差得很远,现在,我们不缺优秀的特效,我们缺优秀的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