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把创新留在中国:小米14背后的“米链”

把创新留在中国:小米14背后的“米链”

1.png

去年《小米创业思考》出版时,正值“供应链安全”为代表的科技议题讨论甚嚣尘上,雷军也在书里说了几句[1]:

大众对技术的构建和使用存在一种刻板的印象,即依据是否自产关键零组件来判断是否有技术含量。实际上,无论是像三星这样的“垂直整合”模式,还是像苹果这样深度整合全球供应链,都无碍于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控,从而交付出令人赞叹的体验。

每年,苹果都会在财报里记录超过百亿美元的资本开支,用来购买设备和建设产线,这是制造业公司的特征。但苹果几乎没有自己的工厂,大部分设备在苹果订购后都交给了覆盖全球的供应商。

比如2012年,苹果在iPhone中引入了CNC一体成型工艺,原本市场规模不大的数控机床瞬间涨到单台100万美元。大部分数控机床经由苹果采购,尽数配送给供应商。

这就是雷军在书中所说的“深度整合全球供应链”。一度有人戏谑:苹果的上游叫产业链,国产手机的上游只能叫概念股。

苹果带动了中国电子产业的成长,但它的核心秘密一直隐藏在库比提诺的苹果总部。时至今日,小米和它身后的“米链”正在将这些附加值最高的环节,一点点扎根于中国。

在《小米创业思考》之后的章节,雷军就对小米的成长方向做出了判断[1]:

是否大量自产零组件并非关键,自身技术构建的体系性、对关键技术环节的把控力才是关键。把控力的体现,是吃透关键技术领域,对技术方向、设计方案、关键技术细节、制造方案有足够的主导性。

几天前发布的小米14,可以视作小米交上来的一张考卷:在屏幕、相机、充电、工艺材料等多个高附加值细分领域,小米都在真正意义上的对关键技术环节的把控力。

另一方面,伴随小米对供应链的参与程度日益加深,除了SoC之外的大部分核心零部件,均已实现国产化替代。

举例来说,小米14系列使用了小米与供应链公司联合研发的“小米龙晶玻璃”,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传统方案中,玻璃容易碎裂的问题。全新的影像传感器品牌“光影猎人”的发布,也意味着国产化方案已经进入了镜头这个成本最高的零部件之一。

无数个龙晶玻璃和光影猎人积累起来,一个由小米带领的“小米产业链”的版图徐徐铺开。

当技术领域的竞争从产业界升级到国家层面时,这是小米作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品牌需要扮演的角色。

创新是一个系统

2016年,小米遭遇公司历史上唯一一次手机出货量下滑,雷军不得不亲自接管手机部。在这段时间里,雷军得出了一个结论:整个公司都严重低估了硬件工业的难度。

人们常常将消费电子产品创新的讨论局限在零部件的参数与生产工艺,但创新的核心并不在ID部门的设计图纸,而是怎么在工程上实现它。iPhone X时代,苹果与立讯精密合作,实现了折叠式FPC软板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手机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创新的诞生并不仅仅来自年薪百万的芯片架构师和工业设计团队,为了能够在工程上落地,往往还需要牵扯动辄十几家供应商和上百亿的产线与设备投资。

这种由几百家供应商组成的创新体系,是苹果的核心能力:

苹果每年向代工厂派去的驻厂人员达百人以上,涵盖物料、研发、采购、生产管理、售后等所有和产品相关的部门,以确保出品时效性。这些驻厂专家在工厂里都担任核心职位,直接把控了生产节奏。这个复杂的系统创造了苹果这个21世纪的日不落帝国。

但如今,以小米为代表的中国公司正在构建属于自己的“创新系统”:从使用供应链最一流的技术方案,到与供应链一起创造最一流的技术方案。

在小米14系列里,小米推出了一项名为“全等深微曲屏”的技术,通过屏幕四边和四角以相同曲率微小下弯,让整台手机既有直屏的视觉效果,又兼具曲面屏的手感。而为了解决全等深微曲屏的生产加工,小米又与供应链合作开发了“小米龙晶玻璃”。

传统玻璃内部为连贯致密结构,一旦出现细微裂纹,很容易产生扩散和碎裂。小米在研发过程中借鉴了陶瓷的微观结构——通过在内部生长微小结晶的方式阻断裂纹扩散,又因其微观晶体的直径非常小,在保证透明度的同时大幅度缓解了面板易碎问题。

在龙晶玻璃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在石英砂中加入特殊粉料配方,加热到1600摄氏度,熔炼100个小时,长晶过程需要80小时。

龙晶玻璃和全等深微曲屏的预研工作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较之传统玻璃的研发开支超过18倍。在这个过程中,小米共申请专利超过130项,已授权60多项。

在研发试产过程里,小米需要和上游供应商密切配合。这期间,一系列国内供应链公司跻身这个系统,进入了创新的前沿。比如,小米13 Ultra搭载了小米与华星光电一起开发的2K LTPO面板,在发光效率、可视角度、最大亮度等核心指标上都超过了三星的E6面板。

而小米14系列全系搭载的C8低功耗屏幕材质,拥有行业最高发光效率,带来了高达3000尼特的行业最高峰值亮度。

整个研发过程中,小米提供了大量屏幕内部结构的改善方案,以及生产工艺的优化方案,供应链公司则在产线上一点一点验证大规模生产的可行性。在小米和华星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大量关键显示技术得到攻坚。

以此为基准,会发现小米的创新系统在过去几年从未停步:从小米Mix开创性的全面屏、电源管理芯片的全面自研,到用于MIX Fold 3折叠屏的龙骨转轴。完成创新的幕后功臣不仅仅有小米,还有隐藏在小米手机每一个零部件里的国内供应链公司。

外界传言,小米“光影猎人”传感器品牌的合作方是OmiVision,这家公司一度命运多舛,从副摄传感器供应商一步步进入了高端旗舰机型的供应链——要知道几年前,索尼的传感器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2.png

和小米14一起发布的“光影猎人”影像传感器品牌

事实上,在过去几年,以手机影像、全面屏、折叠屏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创新,主导者都是国内的手机品牌。作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品牌,小米依靠庞大的出货量为上游提供了大量的订单,这种确定的需求是供应链敢于尝试激进的技术方案的核心要素。

如今,小米在屏幕、相机、充电、工艺材料多个零部件与生产制造环节,都实现了国产化的供应链。时至今日,这套紧密配合的创新系统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运作。

更加深度的融合

2017年,小米走出低谷,小米Mix一鸣惊人,一个新计划开始在小米内部落地:研发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以一套融合的系统框架统一支持全生态设备与应用。

当时的小米不仅仅是一家手机品牌,他还是电视品牌、笔记本电脑品牌、可穿戴设备品牌,这些数以亿计的IoT设备,让终端之间的互联互通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早在2014年,小米就发布了IoT设备的连接协议,用来解决IoT网络中设备系统的碎片化和连接隔阂。

同一时期,小米对MIUI进行了一系列底层“魔改”。MIUI的一系列改进不仅仅停留在安卓原生系统的交互层,而是深入了系统底层的Linux内核,在系统框架、性能调度、内核能力做了大量的改动。比如在2013年,MIUI就先于安卓推出了进程对齐唤醒机制。

然而,单纯的“魔改”已经难以满足庞大的生态链体系,正如雷军所说:在万物互联时代,各种设备涉及的操作系统分支之复杂、数量之庞大,不同系统及协议之间造成的生态连接隔阂,可能超过了很多的人的想象。

伴随“手机 X AIoT”战略的确立,在2017年,小米推出了基于NuttX开源平台自研的全场景互联iot系统Vela,以应对未来百亿的设备带来的互联问题。同时,自研的通用操作系统也被提上日程。

此后几年间,两个因素让这个进度大大提速,并促成了小米澎湃OS的诞生。

随着小米拓展汽车业务,车机系统的研发也就随之提上日程。不过在进军造车的同时,小米就开始研发纯自研通用系统Mina OS,并在部分产品上小规模量产验证。2021年,小米又开启了车机OS的研发。这样,小米的产品体系内一下有四个系统在运作:

手机用的MIUI、连接着200多个Iot品类的Vela,正在研发环节中的Mina OS和车机OS。因此在2022年初,小米决定统一四个系统的软件架构,经过5000人研发团队的持续打磨,最终,小米澎湃OS应运而生,其核心目的是让所有设备可以统一连接协议,实时通信,服务跨终端的用户体验。

另一个因素则是AI的技术浪潮。小米澎湃OS的作用不仅仅是终端之间的统一,还需要深度融合小米自研的AI大模型。

举例来说,依托HyperMind的AI能力,终端设备可以运用环境、视觉、听觉、行为等感知能力,学习不同用户的习惯和偏好,拥有“主动智能”能力。比如,如用户每次打开智能门锁后都会把客厅的灯打开,那么HyperMind可在自己学会在用户开门时,将灯具自动开启。

3.png

基于HyperMind的图像编辑与生成能力

当手机成为AI应用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时,就需要硬件与软件——即操作系统更加深度的融合,无论是汽车带来的跨终端体验,还是AI与终端设备深度的集成,“魔改MIUI+连接协议”都难再胜任。

4.png

10月26日,小米发布了小米澎湃OS

小米澎湃OS公布后,小米“人车家全生态”的新战略也就由此开启。小米澎湃OS所扮演的角色,其实是一个“万物互联的公有底座”。

可以想见,无论是软硬件的融合,还是小米与供应链的协作,都会更加紧密。

给小米十年时间

在特斯拉的上海临港工厂,有一台重量高达410吨——相当于5架航天飞机之和的巨型机器,由特斯拉与意大利公司意德拉(IDRA)联合研发。

这个名为GigaPress的庞然大物可以将传统车架中的需要加工再组装70个零件,焊接1000至1500次的复杂生产过程,变成一次简单压铸加工,让焊接两小时变成压铸两分钟,同时也为Model Y的生产省下了20%的成本[3]。

5.png

GigaPress压铸机

电动车改变的不仅仅是能源,它还改变了汽车生产的方式,对于特斯拉来说,对自动化设备的研发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特斯拉像苹果一样重塑了供应链的格局,也无意间改写了很多公司的命运。

伴随小米开启汽车业务,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确立,产业界也期待着小米能作为中国品牌塑造国内供应链的格局,并参与国际化的竞争。

过去几年,小米在手机业务走向高端化的过程里,向整个制造行业的输出与赋能其实从未停止,包括蓝思科技、龙旗科技等供应链公司,已经启用了由小米输出的整套产线设备和智能工厂系统。同时,在小米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赋能下,也孵化出橙子自动化、眼千里科技等一批科技企业。

电子产业有一条铁律:终端产品永远是带动产业创新的关键角色。无论是工艺的改进、还是成本的优化、或是良率的提升,都需要供应商与品牌长期的协作与磨合。雷军对这一点曾有一个高度抽象的概括:

要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带动价值,小米着力于牵头带动产业链全链水平提升,注重把握不同的产业链特征,而非单点突破,最终要实现的是整个供应链系统顺畅、安全。

因而,针对小米造车的讨论空间,其实不仅局限于汽车本身,而是小米作为终端品牌,能否继续带领供应链的进步——他们在手机和AIoT业务里,都做到了这一点。

不久前的内部信里,雷军曾谈到小米“新十年”的核心目标: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致力成为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

2010年,癌症晚期的乔布斯在第一代iPad发布会上,首次向世人展示了苹果自研的A4芯片。主流媒体的评论是:“A4芯片参考了三星设计,苹果厚着脸皮把自己牌子贴了上去”。

十年后,苹果已经构建了一个半导体帝国。但要知道苹果发布A4芯片的时候,已经是富可敌国的消费电子公司,同样是2010年,小米管供应链的刘德去英华达谈代工,唯一的筹码是“我们的MIUI有几十万用户”。

人们曾把“小米模式”浓缩为爆款、生态链和互联网思维,十年之后,小米模式的表征可能是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输出、与供应链企业的联合研发、产业投资的持续赋能。

这种全链路产业赋能的新模式,既需要对前沿技术足够的敏锐,又需要对技术落地有足够的把控力。对组织体系的建设,对供应链的推动力,对软硬件融合的技术能力缺一不可。一家公司真正的生态竞争优势,始终得益于整个产业链的进步。

一个创新体系的落成,需要的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探索、整个供应链的参与,它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妨给小米十年时间。

来源:远川研究所 微信号:YuanChuanInstitution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86646/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