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OpenAI 开出七千多万元天价年薪,挖走谷歌顶尖工程师?北大 AI 博士未毕业拿百万 offer

OpenAI 开出七千多万元天价年薪,挖走谷歌顶尖工程师?北大 AI 博士未毕业拿百万 offer

截屏2023_11_13_09_55_30.png

OpenAI 和谷歌抢人抢疯了,一边给出 500 万到 100 万美元的天价年薪,另一边许诺自己的 offer 薪水更高。而国内的 AI 博士也是遭到疯抢,还没毕业就要被几百万年薪挖走了。

抢疯了,抢疯了!OpenAI 和谷歌的抢人大战,已经进入白热化。

OpenAI 给谷歌员工抛出了终极诱惑 ——500 万到 1000 万美元的年薪!以及来自微软的用不完的算力!

这不,谷歌复仇神器 Gemini 模型的关键研究人才,就被挖去了 OpenAI。

而谷歌也展开了复仇,许诺会给 OpenAI 员工比上一年薪水更高的年薪,顺利把开发出 Code Interpreter 的前 OpenAI 员工收入囊中。

而在国内,AI 人才也遭到了疯狂哄抢。就在最近,第一财经报道称,现在国内 AI 方面的应届博士的年薪已经涨到了上百万,甚至有些没出校门就被挖走了。

一位北大教授表示,自己的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经有大公司拿着几百万挖人了。

OpenAI 的诱惑:股价大涨,还不缺芯

根据外媒 The Information 的消息,现在,OpenAI 和谷歌之间的招聘大战,已经愈演愈烈。

OpenAI 开始出售员工股票,直接将自己的估值提高了近两倍,达到了 800 多亿美元。

趁着这股东风,OpenAI 的招聘者开始在谷歌挖人了 —— 谷歌的顶级人工智能员工,被抛出了数百万美元的橄榄枝。

OpenAI 表示,现在加入我们,就能以 270 亿美元锁定一个股票份额,而且将来还会大涨,获利无数。

另外,OpenAI 抛出的诱惑,当然不止是股票。招聘者声称,只要来 OpenAI,就不用再担心算力资源了,开发模型的芯片保准管够。

不过,两边的员工其实都默认,真正在芯片领域有优势的,是谷歌。毕竟它在数据中心和专用的 AI 芯片上投资了大头,已经成为公司的重点发展方向。

而 OpenAI 要获得芯片,还得靠和微软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合作。

对此,Sam Altman 当然也是心知肚明。

据内部人士透露,他曾跟某些同事说过,预计在明年某个时候谷歌就会取得计算资源的优势,而那时,OpenAI 需要微软提供更多的芯片。

谷歌已经实现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分布式大语言模型训练工作,涉及 50000 + 个 TPU v5e 芯片

尽管如此,OpenAI 当然还是要对外宣称,能让研究者快速用上英伟达的芯片,是自己的一大优势。

总包 1000 万刀,就问来不来

OpenAI 的招聘者是这么跟谷歌资深 AI 研究者谈条件的:如果卖出股票,他们的年薪大概是 500 万美元到 1000 万美元。

这个天价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有人解释,这是假定新招募的员工在股权出售结束前就加入 OpenAI,并且也取决于他们在 OpenAI 内部的级别。

他特意强调,谷歌可没有这种水平的报价。

还有知情者透露说,OpenAI 最近在给一些初级员工加薪,因为整个市场的薪酬都上涨了。

而且,OpenAI 的股票补偿有些不同寻常。

它的股票是以利润单位的形式分配的,这就意味着,股东可以在不收购公司或不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的情况下获得回报,只要 OpenAI 的经营状况良好。

虽然根据 OpenAI 今年早些时候从微软融资 100 亿美元时的股权结构,这些单位的回报可能会有上限。

但 OpenAI 已经告诉员工,公司将定期允许他们向其他投资者出售股份,SpaceX 之类的私营公司也是这么做的。

OpenAI 目前的股票出售将是今年的第二次。要约收购完成后,OpenAI 可能会更难从谷歌手中招揽人才了,因为股票的上涨空间可能有限。

当然,谷歌的股价也不差:由于广告业务逐渐复苏,云服务器的租赁业务也已经实现盈利,谷歌股价今年已经上涨了近 50%。

据 The Information 上个的月报道,Thrive Capital 将牵头以至少 800 亿美元的估值收购员工持股。

而 OpenAI 的新估值,将是其年化收入的 60 多倍!这也让 OpenAI 一举成为风险投资支持下估值最高的私营企业之一。

谷歌高级人才,都是香饽饽

OpenAI 和谷歌之间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没有平息的迹象。

自从 ChatGPT 掀起 AI 竞赛以来,包括 Anthorpic、Meta 等公司,都在竞相抢夺顶尖的研究人员。

但是,谷歌因为深厚的人才储备和前沿研究成果的发表,成为 OpenAI 的首要觊觎对象。

据说谷歌正在开发的 Gemini 系列模型,让全公司上下期待已久,毕竟 Gemini 是要和 GPT-4 一战的。

OpenAI,当然要趁势狙一把。

去年年底,OpenAI 就成功招募了十多名研究者,最近又从谷歌挖走了不少关键位置的研究人员。

比如,领头 Gemini 项目的 Jiahui Yu,就很擅长开发同时包含文本和图像的模型。

根据 LinkedIn 资料,他已经在 10 月加入了 OpenAI。

其实,ChatGPT 能顺利推出,就少不了前谷歌研究人员的重要作用,其中一些还是 Sam Altman 亲自招募的。

现在,ChatGPT 已经成为一项收入数十亿美元的业务。

OpenAI 全新推出的 GPT Builder,可以让任何人都使用自然语言 0 代码创建 GPT,这将创造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是可忍孰不可忍,谷歌当然也没闲着。

知情人士爆料,谷歌今年已经开始了反击,从 OpenAI 也招聘了一些知名度很高的研究者,愿意为他们提供比前东家更高的薪水。

比如,根据 LinkedIn 资料,开发了 ChatGPT 代码解释器(Code Interpreter)的前员工 Matt Wiethoff,在 10 月就离开了 OpenAI,加入谷歌 DeepMind。

国内 AI 人才需求大涨,博士还没出门就被挖走

就在最近,第一财经报道称,现在国内 AI 方面的应届博士的年薪已经涨到了上百万,甚至有些没出校门就被挖走了。

文中提到,有北大软件工程相关实验室的教授表示,他们的团队已经出现学生还没毕业,就有大公司几百万去挖他的人了。

对此,猎聘集团 CEO 戴科彬表示,「现在 AI 人才水涨船高。一个博士生如果是在这个领域对口,刚毕业出来,起薪 200 万还是能看得见的,这还不算股票。」

而这也印证了猎聘大数据研究院此前的统计 ——2023 届博士应届生的需求,增长最多的便是 AI 大模型,达到了 430%;人工智能位居第六,为 112.50%。

此外,根据猎聘的分析,2023 年 1-8 月,国内 AIGC 新发职位同比增长 139.76%,招聘平均年薪达到 41.09 万元。

新发职位数量位居前五的职能分别是,算法工程师(15.47%)、产品经理(9.44%)、自然语言处理(4.91%)、图像算法(4.86%),以及深度学习(2.37%)。

而且,这些职能的招聘薪资也都超过了 43 万。其中深度学习、图像算法、自然语言处理位居前三,分别为 55.78 万、55.10 万、53.31 万。算法工程师、产品经理位居第四、第五,为 49.47 万、43.65 万。

猎聘表示, 国内的 AIGC 产业可大致分为基础设施层、模型层及应用层。

基础层:基础支撑平台的搭建,包含传感器、AI 芯片、数据服务和计算平台;

模型层:核心技术的研发,主要包括算法模型、基础框架、通用技术;

应用层:产业应用发展,主要包含行业解决方案服务、硬件产品和软件。

– 模型层学历要求最高,硕博占比超 30%

由于基础层和模型层更加侧重技术,因而职位对学历的要求也更高。

就硕博学历来说,基础层的需求占到了总和的 27.56%;模型层为 30.89%;应用层为 18.07%。

其中,模型层对博士的需求占比最高,为 3.28%,而基础层和应用层对博士的需求不超过 1.5%。

– 模型层高薪段职位更多

与此同时,更高的学历需求也带来了更高的薪酬。

据统计,模型层 60 万以上的职位占比甚至达到了 20.95%,远远高于基础层的 1.88% 和应用层的 9.52%。

相比之下,低薪段的占比更小 ——25 万以下的职位只占了 4.76%,明显少于其他基础层的 13.21% 和应用层的 11.11%。

– 平均年薪均超 33 万,模型层高达近 47 万

具体来说,基础层、模型层、应用层职位平均招聘年薪均超 33 万。

其中模型层最高,为 46.63 万;其次是应用层,为 43.35 万;基础层位居第三,为 33.92 万。

谷歌开卷:一天工作竟要超过「8 小时」

外部人才争夺如此激烈,内部显然也不会太过轻松。

根据一份内部的备忘录,谷歌员工的平均工作时间,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正常」的朝九晚五……

当一名谷歌员工询问公司是否可以安排他的工作日程,让他在更多的日子里工作更少的时间时,一名人力资源代表回复说:

「大多数领薪的谷歌员工在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已经超过了 8 小时,在谷歌工作,没有人是 120% 的全职员工,所以压缩 100% 的工作时间安排并不现实。」

据报道,今年夏天,多家刊物采访了一位收入六位数的谷歌软件工程师,他说自己每天早上只工作一小时编码,其余时间都在为自己的初创公司工作。

这些每天工作一小时的报道在网上疯传,包括谷歌员工的朋友和家人。

对此,谷歌发言人 Courtenay Mencini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谷歌员工可以要求更灵活的时间安排,并会根据他们的角色和团队对要求进行审查。

「与任何公司一样,有时我们的员工一周的工作时间会超过 40 个小时,以满足最后期限的要求或向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此外,公司会根据员工的情况和经理的批准,考虑批准 60% 和 80% 的全职工作时间安排,以及其他形式的兼职工作。

不过,谷歌表示,压缩工作周不像公司提供的其他选择那样灵活,也无法与整个团队的日程安排相匹配。

在过去二十年里,谷歌员工一直都享受着极高的福利待遇,而这些策略也被其他大型科技公司拿去借鉴,用于招揽人才。

然而在 2023 年,受到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有不少公司都决定缩减一些福利。

来源:新智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86962/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