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王莽:“篡位者”还是“改革家”?

王莽:“篡位者”还是“改革家”?

open_sign_1617495_1280.jpg

1

王莽出生在公元前45年。

他的童年说幸运也幸运,说倒霉也倒霉。

说王莽幸运,是因为他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大家族,他的姑母叫王政君,是当朝天子汉元帝的皇后。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王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就此都跟着沾光,要么发财要么当官,很多人当的还不是小官——王莽在18岁的时候,他的五位叔伯在同一天被封侯。在所有亲戚里,王莽伯父王凤的官当得最大,是当朝的大司马——相当于西汉王朝的武装部队总司令。

说王莽不幸,是因为他却没有因此沾光,因为他的父亲王曼很早就去世了,只留下孤儿寡母。叔伯们当官封侯,和王莽家没什么关系,他的日子依旧过得相当贫苦。

但和自己家族的兄弟姐妹相比,王莽从小便知道生活的艰辛,倒反而更知道要好好读书。王莽不仅书读得刻苦,关键还特别会待人接物,尊敬长辈,情商特别高。

在诸多长辈里,王莽对于伯父——也就是那个大司马王凤——尤其孝顺。王凤在病重期间,王莽细心服侍,王凤每次用的药,他都要亲自尝过,甚至可以不脱衣服陪在王凤身边长达一个月,导致自己经常蓬头垢面。

这样的行为让王凤深受感动,再加上王莽在各方面的名声都非常好,所以王凤在临终前嘱托太后和皇帝要好好重用这个人。太后,就是先前的那个皇后王政君,因为那时候汉元帝已经死了,新皇帝是她与汉元帝的儿子刘骜,也就是汉成帝。

在姑母王政君的关照下,王莽在不久之后就被封为黄门郎,之后又升为了射声校尉。

“黄门郎”在西汉时期算是皇帝的小秘书,主要在皇帝和大臣之间起到一个沟通和传达的作用,所以虽然官职不算大,但位置相当重要。

“射声校尉”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八校尉之一。“校尉”在汉朝的地位相当高,领兵权,属于皇帝的直属禁卫军,俸禄达到两千石。“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的作者叫陈汤,他当时在汉朝做的就是射声校尉。

应该说,在王莽当上射声校尉后,他的命运齿轮就此开始了转动。

2

应该说,王莽当时的官已经当得不小了,但他依旧很谦卑。

王莽对朝中的官员,无论官职大小,都很尊敬,对那些贫寒的名士,无论远近,都会救济。而且他是真金白银地从家里拿钱出来,连自己的车马和衣服都拿出来分给别人,导致自己几乎没什么积蓄。

可以想象,这样的王莽名声提升得有多快,名士们都开始在汉成帝面前上书说王莽的各种优点,王氏家族里的一些叔伯也开始以这位贤侄自豪,甚至愿意把自己分封的土地拿出来给他。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和人事斗争后,王莽在他38岁的年纪,终于坐到了大司马的位置。但即便坐到了那么高的位置,王莽却没有丝毫改变他谦卑的行事作风,皇帝给他的赏赐,甚至连他自己的俸禄,都拿出来分给了其他人。

有一次,王莽的母亲病了,那些高官贵族都派自己的夫人前来探望。按礼节,王莽应该让自己的夫人出门迎接。那天,诸位高官夫人来到王莽家门口,看到一个穿着布衣短裙的妇人走了出来,都以为是王莽家的女佣出来引大家进去——一问才知,眼前这位衣着朴素没有任何打扮的妇女,就是王莽的妻子。

但正当王莽踏上人生一个新台阶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汉成帝——也就是他姑母王政君的儿子——驾崩了。

汉成帝没有留下儿子,新继位的汉哀帝是汉成帝的侄子。“母凭子贵”这句话,有时候在皇室里尤其重要。汉成帝一死,他的母亲王政君就成了“太皇太后”,辈分是上去了一级,但实权没了——实权到了汉哀帝的亲生母亲丁太后和他的祖母傅太后手里。

在一场势必到来的宫廷内斗中,王政君显示出了非凡的政治手腕,她立刻让王莽“乞骸骨”——声称自己年老多病,请求辞职回老家——以保全性命。哀帝一开始假惺惺地不准,但后来王莽立刻被卷入了新老势力的权力斗争中,显然他必须明确站边自己的姑母,这无疑得罪了汉哀帝的母亲和祖母,所以他只能再一次“乞骸骨”,这一次,汉哀帝批准了。

这时候大汉的天下已经变天了:王莽的姑母王政君提拔起来的王氏家族成员,免官的免官,贬职的贬职,王莽自己其实也差点就被贬为庶人。所有的要害部门官员都被新的外戚——也就是汉哀帝母亲和祖母家的亲戚把持了。

但即便在这个阶段,王莽倒还是没变样。他以侯爷的身份回到自己的封地后,一直都闭门不出,对地方官员也非常恭敬,丝毫不摆侯爷的架子。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著名的事:

他的次子王获,有一次杀了手下一个奴婢、这种事在今天看起来当然要依法严惩,但在汉代,贵族杀死自己的一个奴婢真的不算是什么大事。但王莽知道后勃然大怒,最后强行勒令自己这个儿子自杀了。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王莽在自己封地待了三年,其间各类官员为他鸣冤,帮他说好话,上书达到了几百封,最终汉哀帝也招架不住,下令又把他召回了京城。

王莽回京城才一年多,局势又发生了变化:汉哀帝也死了。

太皇太后王政君当天就想办法拿到了传国玉玺,然后立九岁的中山王刘衎为帝,是为汉平帝。王政君重新成为皇太后,王莽重新被封为大司马——一夜之间,王氏家族逆风翻盘,重新掌握了权力。

如果说王莽的人生生涯可以分阶段的话,那么到这里为止,这应该是王莽的第一阶段。

在这个阶段,王莽都是以一种近乎完美的形象出现的。后世有很多人说王莽一直是处心积虑,欺骗世人,但如果静下来想一想:

王莽生活简朴,孝敬长辈,散发钱财,包括逼死自己儿子,都是真刀真枪的,如果他有一点点作假,比如表面上艰苦朴素,背着人锦衣玉食,或者说杀死自己儿子又偷偷放跑了他(他本来就没那个必要),那绝不可能逃过当时人的眼睛和《汉书》作者的记录。

而按照葛剑雄教授的观点,且不说王莽是否在沽名钓誉,在作假,就算是在作假,如果人人像他这样作假,西汉那时的政治风气也不至于如此乌烟瘴气。

而我更觉得,王莽在这个阶段应该是从来没有想过要当皇帝,即便是有所谓的“野心”,那也只是想出人头地,做更大的官,光宗耀祖。身在官场,谁不想追求进步呢?更何况王莽并没有做出过什么陷害他人乃至阴险卑鄙之事,他只是通过严于律己并且让别人知道自己严于律己来达到目的。

当然,孔子说君子的至高境界是“人不知而不愠”,但王莽至少也确实没有损害别人的利益,对吧?

3

当王莽重新回到大司马的位置后,他的声誉和权力又达到了新的一个层级。

就此,也进入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二阶段。

以传统儒家正统的观念来看,这个阶段的王莽所作出的抉择,可能就没有那么“纯粹”了。

重新获得核心权力的王莽,此时已经是西汉王朝的头号权臣了。在这样的背景下,王莽做事还是很谦卑——但这时候的“谦卑”,已经有比较明确的目的指向了。

公元前2年,益州(也就是今天的云南缅甸一带)的少数民族进献来了一只白雉,也就是白色的野鸡,这件事在朝野引起震动。

根据史料记载,当年周朝的周公旦在摄政辅佐周成王的时候,就有少数民族不远千里送来一只白雉,表示自己被周公旦大公无私的行为感动了——这是表彰德高望重的摄政王的标志举动。

而王莽刚刚大权在握,就已经出现这样的事情了。

当然了,这种戏剧化的故事,背后多半是有人策划的,但戏既然有人演了,就要有人接,有人鼓掌,有人喝彩。

王莽是怎么做的呢?他连连摆手,说哎呀呀,这怎么是我个人的功劳呢?太惭愧了。于是他建议把这只白雉当做皇室宗庙的供品,而不是个人收下。

野鸡只是一个引子,大臣们就纷纷借此向王政君太后建言献策了:哎呀呀,王莽实在太了不起了,他的功绩已经可以和前朝的霍光相比了,应该得到和霍光一样的封赏——霍光当年辅佐汉昭帝和汉宣帝,相当程度上促成了“昭宣中兴”。

王莽是姑母王政君一手扶植起来的。这一年,王政君已经72岁了,作为一代政治女强人,王政君自己也有点糊涂了,她问大臣们:

“王莽的功劳真有那么大吗?是不是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你们才这样抬高他?”

群臣当然摇头说非也非也,是王莽本人的功绩确实感天动地,所以一致要求太后封他为安汉公,还请求扩大他的封地。

王莽得知了群臣的请求后立刻上书,说自己是和大司徒孔光他们四个班子成员一起决定国家事务的,如果要说立功,那也是集体一等功,奖励不能落到他一个人头上。

接下来,每下达一次对他的嘉奖诏令,他就回绝一次,最终大家拗不过王莽,四个人一起受了封赏。那么既然都赏了,王莽是不是就肯接受“安汉公”的称号了呢?他还是不肯,坚决推辞,于是太后再下诏:增加给王莽封地两万八千户,封太傅,称安国公。

王莽又是怎么做的呢?他称自己诚惶诚恐,不得已接受“安国公”的称号,但退回了增加封赏的土地和民户,说要等汉朝百姓生活更富足再说。

他越推辞,百官就越不让,一来一往又僵持住了。结果太后只能再下诏书:封地和民户你退就退了吧,但你的俸禄、人马和赏赐都再加一倍。而王莽连这点也坚决不接受,表示这好处不能我一人得,要大家都得到好处。

朝廷无奈之下,只能给出了最终的解决方案:

全国成年男子都增加一级爵位,二百石以上级别的官吏,无论试用期是否已满,全部转正,加封三十六个侯爵,然后给高级官员以及他们的子孙一系列好处……

可想而知,现在全天下人都在说王莽好了,但王莽觉得还是不够。

他提出,现在天底下还有很多老百姓吃不饱饭,于是自己捐钱一百万,良田三十顷,并且建议太后穿粗衣,交出私人封地十个县。天下一旦发生自然灾害,王莽就开始吃素。元始二年,全国大旱,王莽带头,二百三十名大小官员捐献出自己的土地和住宅捐助灾民,长安城中建了一千套住房收纳灾民。

走到这一步了,还不算。

汉平帝到了选皇后的年纪,当大家的眼光都投向王莽的时候,他却公开表示自己王氏家族的女儿才能低,不配,坚决要求不能列为候选人。

可能太后王政君这时候真的有点年纪老了,她天真地以为王莽的表态是真的,就同意了。结果立刻“激起民愤”,每天到宫门前上书要求选王莽女儿做皇后的官员、学生、老百姓多达千人。最后太后只能去求王莽:要不让你女儿入选吧!

王莽勉强点头同意,后面的结果自然就没有任何悬念了:他的女儿无可争议地成为了皇后。

按惯例,皇后的聘金是两万斤黄金,两万万钱。王莽黄金一分不要,只收了四千万钱,而且将其中的三千三百万钱分给了其他十一位参与应选皇后的女子。太后被感动了,下令再嘉奖给王莽两千三百万钱,王莽又将其中一千万分给了王氏家族里的穷人。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全国有487572人上书要求追加对王莽的赏赐(都精确到个位数了),王公贵族们在宫里碰到太后就磕头,都说王莽太好了,一定要好好赏赐他。

实事求是地说,王莽执政的前五年里,确实做了不少得人心的事,也证明了他的威望。比如为了让全国各地的能人都居住到长安来,他下令修建一万套住宅——首都的老百姓们一听,完全没有排外情绪,都很积极,有十万人参加了义务劳动建设,二十天就全部建成了。

到了第五年的元月,已经有902个王公贵族联名上书,要给王莽“加九锡”了——享受和天子相似的仪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到了秋天,全国各地采集回来的风俗民谣,歌颂王莽的歌谣有三万字之多。

然后,年仅14岁的汉平帝就驾崩了。

汉平帝驾崩,标志着王莽仕途第二阶段结束。如果说第一阶段王莽只是单纯地追求进步的话,到了第二阶段,就无法说他没有想当皇帝的野心了。

这从汉平帝驾崩后发生的事就可以一二。

汉平帝驾崩的时候,往上数,汉宣帝的曾孙还有五位诸侯,四十八位列侯(比诸侯王要低一级)。汉平帝也是汉宣帝的曾孙,所以和他们都是兄弟关系,而换句话说,如果要正儿八经找皇室血脉,选择其实有很多。

但王莽却坚持“兄弟之间不能相互继承”,所以一定要从汉宣帝的玄孙里面找一个——要再小一辈。

结果他选中了当时只有两岁的刘婴。

显然,王莽追求的不是辈分上的讲究,而是嫌那些兄弟都已经成年了,不好控制,必须选一个孩子来当皇帝,便于自己继续掌控权力,乃至做下一步的动作。

4

就在两岁的皇帝刘婴登基的那个月,有人在陕西咸阳那个地方挖出了一块白色的石头。

那块白色石头上,清清楚楚用红颜色写着九个字:

“告安汉公王莽为皇帝”。

这种事的背后操作手段,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到了这个时候,好比是玩“狼人杀”,王莽就差在自己脸上写上“我是狼人”四个字了,很多人——尤其是刘家的宗室——就算不是“预言家”也都看清楚了,于是各地开始陆陆续续地有反抗,有的甚至是用武力起兵反抗。

但已经来不及了。

一方面,强大的正规军都掌握在王莽手里,他轻易地就将这些所谓的“叛军”给平定了;另一方面,当时的人心也确实在王莽这里,很多人都相信王莽是不世出的大圣人,甚至深信他是会给天下人带来好日子过的。

所以,在王莽消灭了那些不成气候的反对声音之后,剩下的就都是“劝进”的声音了。

“劝进”的套路里总是少不了“祥瑞”的:有人声称自己做梦,梦到天公告诉他王莽是要当皇帝的,有人从井里挖出个石牛,有人发现一块奇石,总之都是暗示王莽是真命天子。

接下来的过程也基本没有什么意外,王莽照例还是假惺惺地再三推辞,但实在是民意难违,很快就顺水推舟,逼着3岁的“皇太子”刘婴“禅让”,自己做了皇帝。

那一年,是公元8年,53岁的王莽花了31年的时间,终结了西汉200多年的寿命,改立“新”朝,自己成了皇帝。

此时的王莽步入了自己的第三个阶段,也面临一个新的问题:

接下来,你要当一个怎样的皇帝?

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王莽在自己的第三阶段,人生之路可谓急转直下——而造成那样的局面,基本都是他自己一手“作”出来的。

不妨来看看王莽称帝后,做了哪几件比较重要的事。

先看土地。王莽崇尚周礼,一上来就宣布全国恢复周朝的“井田制”,土地统统收归国有,叫“王田”,不能买卖。此外,和土地不能买卖一样,奴婢也不允许买卖了。

土地收归国有,这件事其实基本没有操作性。西汉末年,土地兼并的问题确实非常严重,但面对那些手里握着大批土地的大豪强地主,王莽其实是没有什么实际办法的,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最底层的农民只能分很有限的地,很多人还因为家庭人口的多少,觉得分的不公平,而有些人即便是分到了,心里也不踏实,认为早晚会还回去。结果从上到下,都怨王莽。

奴婢禁止买卖当然是进步的,但在当时的背景下,根本无法禁止,最多只是从台面上转到台面下而已。而且即便禁止买卖,奴婢的社会阶层和身份也根本没有改变,她们并没有求生技能,如果不依附大地主豪强,最终只能活活饿死。

为了贯彻政策,王莽决定采用严格执法和酷刑,导致大批人入狱,受刑,全国上下怨声载道。而三年之后,政策实在推行不下去了,王莽只能自己打自己耳光,宣布土地和奴婢又可以买卖了,导致他的权威大大受损。

再来看市场。王莽宣布了很多公平交易的政策,也设立了一批国有市场,出发点依旧还是好的,但同样缺少可操作性,最终导致反而给原来的官商和财阀更多掠夺老百姓的手段和机会。

如果王莽出台这些政策还是有可以理解的地方的话,那么还有不少政策和行为,就让人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了。

比如当时西汉有北海郡、南海郡和东海郡,但就是没有西海郡,于是王莽强迫西边的羌人让出青海湖那边的一块荒地,划为西海郡,把很多人强制移民过去——只是为了凑成一个东南西北“四海”的概念。

又比如,当时西汉从汉武帝时代起,其实已经基本上把周边的少数民族和邻居给震慑住了,大家都愿意向汉朝纳贡称臣。但王莽觉得这还不够,他下令,把“匈奴”的名字改为“恭奴”“降奴”,“单于”的名字改为“服于”,“高句丽”里面有个“高”字他觉得不爽,强迫人家改名叫“下句丽”。

这种完全没有来由的人格羞辱,导致周边少数民族开始纷纷反抗,于是王莽就派数十万大军去征讨,劳民伤财不说,还一下子打不赢,造成边境战乱不绝,国库空虚。

王莽称帝后,修改了大量全国的地名、建筑名和官职的名称。这些名称大家原来都已经很熟悉了,但王莽追求的是一个“新”字,,结果有的地方的地名一年要改四五次,每次下诏书和发公文,提到新名称的,后面都要备注老名称,人为降低很多效率,而且还无缘无故地让官员和老百姓对政府产生厌恶感。

到了这个阶段,其实局面已经比较明朗了:

你王莽当初节衣缩食,艰苦朴素,包括逼自己儿子自杀,都是自己折腾自己,并不损害别人利益,所以大家都拼了命地夸你。但你现在这样折腾,损害到了大家的利益,尤其是从上到下把各个阶层人的利益都给损害了,连一个帮你的阶层都没有,你说你皇帝的位子还坐得久吗?

恰恰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天灾不断,各种旱灾、水灾、瘟疫、蝗灾此起彼伏,各地老百姓饭都吃不饱,国库又已经空虚到拿不出钱了,于是各种起义开始出现了,其中声势最大的就是南方的绿林军和北方的赤眉军。

公元25年,四面楚歌的王莽困守长安,被起义军攻破城池,最后退守到宫门之内。

王莽最终是被一个商人杀死的,头颅被人砍了去邀功,四肢被肢解,也被拿去请赏。几天后,王莽的头颅被公开悬挂,据《汉书》记载,老百姓纷纷对他的头颅扔石头,有人还把他的舌头切下来吃了。

5

王莽的一生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我相信,包括我自己在内,读到他的生平后,应该还是很唏嘘的。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王莽是以一个奸诈又迂腐,虚伪又天真的历史人物形象出现的,但其实你仔细想想,奸诈、迂腐、虚伪、天真这几个截然相反的词,怎么会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呢?

我很赞同葛剑雄老师在书里的一句话:

“王莽不但要当皇帝,还想当改革家,当圣君,这样脱离实际的目标,就注定了他的悲剧下场。”

王莽其实一生面临过好几个十字路口,而我个人是不相信王莽从一开始做官就是想当皇帝的。在之后的过程中,众人对他的赞扬和追捧越来越多,甚至到了众星拱月的地步,所以他自己的心态也一步步起了变化,一步步觉得原来的“不可能,完全不可能”慢慢变成了“完全有可能”乃至“势在必行”。

那么,大家真的都是在拍马屁,或是被猪油蒙了心吗?倒也未必。

前面也提到,西汉末年,确实已经呈现出了一个封建王朝崩塌的各种迹象了。别的不说,单说土地兼并,虽然王莽一再推辞,但看看对他的赏赐,都是几万顷几万顷土地地赏,黄金都是几万斤几万斤地给,可见当时的地主豪强集团对土地和财富的垄断已经到了怎样触目惊心的地步。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刚正不阿、孝顺清廉的人横空出世,当然会给大家带来极大的希望,我相信他们中有很多人,是真心希望有这样的一个圣人能够带领大家改革,还大家一个朗朗乾坤的。

但很可惜,王莽既是,又不是。

说他是,是因为他如愿当到了皇帝后并没有懈怠。如果真的是处心积虑篡位的话,他完全可以开始声色犬马,享受帝王生活了,但他没有,他是真心想改革。说王莽是“托古改制”,这话也不错,但王莽他可能不是“托古”,他是真心相信的,他发自内心想用古制开出一个太平盛世。

说他不是,是因为他的心愿大大超出了他的能力,主要是完全超出了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葛剑雄老师的评价是:

“在社会财富不可能无限制增加的条件下,(王莽)想同时讨好社会的各阶级、各阶层、各个利益集团,是绝对办不到的……是痴心妄想。”

事实也确实如此,王莽最后的结局很悲惨。他完全可以以一个权倾一时的名臣身份善终,也可以以一个改朝换代的平凡皇帝身份告别,但他过度自信,选了一条超出他自己能力和时代背景的路。

最后再说个小细节吧:

起义军攻入长安城宫殿的时候,王莽身边大概还有近卫军、公卿大夫、宦官、随从等1000多人,其中很多人都死死守护王莽,最后要么战死,要么和王莽一起被杀了。

他们其实当时不是没有其他路可以选的,比如脱掉官服,逃掉就行了。但他们都选择和王莽一起走向死亡之路。

这也是他们在自己的人生十字路口做的最后一次选择。

来源:馒头说 微信号:mantoutalk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87383/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