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钢琴崩盘了,彻底崩盘了

钢琴,对中国人来说,总有种特别的情结。

它不仅仅是一个普通乐器,在它的身后,是身份和地位的隐喻。

它是所有西洋乐器中最先为人熟知的,明朝随着传教士入京献宝,古钢琴首先成为了皇族的稀罕玩物,花了几百年,才飞入达官显贵家,成为名流望族们展现才艺和逼格的载体。

一个上海的大爷跟我慢条斯理地讲起他的童年,他7岁就开始学钢琴。后来碰上那动荡十年,钢琴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靡靡之音,没落腐朽的舶来文化,成了首当其冲要被砸烂的对象。家里的钢琴被年轻人搬到了操场,琴板上砸了个大窟窿,但是他仍旧会趁没人的时候,偷偷去摸一下琴键。

虽然讲的是悲伤往事,但是大爷脸上的神色却是一片傲娇的繁花。

新中国1950年才造出第一台钢琴,他却能从小就在钢琴声中耳濡目染,这得是啥家庭啊?

接着就到了我的童年时代,90年代改革开放,工薪家庭也终于开始一窝蜂地学钢琴了。

电影《钢的琴》中,被下岗潮裹挟着的离婚夫妻,谁能给孩子搞到一台钢琴,谁就能获得女儿的抚养权,钢琴,不仅是浪漫的乐器,它也意味着更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生存能力。

小时候一到晚上,楼上楼下的姐姐们就叮叮咚咚地开始练琴,到了我5岁那年,妈妈也急吼吼地把我带到钢琴老师面前,问孩子能不能学琴。

老师捏着我的小肉手,翻来覆去地看,目光落在了小指头上,他坚定地摇摇头:小指头太短了,一个八度都弹不了,学点其他的吧!

老师一句话,注定了我今生与钢琴的缘分就这么浅了。

我妈思忖良久,决定让我学二胡。

我听完这个决定当场就哭了出来。

每个班上都有那么几个白月光般的男孩女孩学钢琴,学校文艺汇演的时候他们就是夜空中最闪亮的星,会弹钢琴的人,收到的小纸条都会比其他人更多。

我眼前浮现出惨烈的对比画面是,人家穿着白纱裙,坐在真皮琴凳上弹着卡农,而我戴个墨镜,面前摆个破碗,拉着催人泪下的二泉映月。在我那时的认知中,钢琴能激起众人的爱慕之情,二胡只会勾起对方的怜悯之心。

我妈思路还是太超前了,如果我晚生30年,在外卖小哥们都能随时流利地弹一曲的时代,我要是会拉个二胡吹个唢呐撩拨个马头琴,该多酷啊!

当一种资源超量供应的时候,它就失去了被人们竞价追逐的光环了。

钢琴从人人追捧的顶流,到现在家长们不愿再接盘,也就用了30年。

钢琴市场如今到底有多冷?

一个钢琴厂的老板说:钢琴彻底崩盘了,去年一半钢琴厂倒闭了。以前5、6万买的钢琴,今年5000块出手都没人要,韩国琴现在一万块钱买4个,日本琴一万块钱买俩,雅马哈卡哇伊价格直接腰斩都没人要。

某乐器协会的副秘书长说:2023年,钢琴销量断崖式下滑,学琴的和买琴的,就好像一夜之间凭空消失了。

钢琴老师说,十年前学生多到收不完,还要看条件挑,现在学琴的孩子越来越少,都是学生家的弟弟妹妹,说不定明年就要失业了。以前上课一板一眼当严师,现在天天哄着学生和家长提供情绪价值,生怕哪天就又多一个退课的。

为什么会这样?

两个字:成本。

当生活遇到暂时困难的时候,人们会首先舍弃那些离生存更远的东西。

第一个是金钱成本。

从前兜里有20就敢花20,因为明天就能挣40,家长在给孩子花钱报班上,尤其豪爽,少买一个包而已嘛,哪里贵了?

但现在500块一节的钢琴课,无穷无尽的陪练课、考级辅导课,四处比赛考级,确实让人肉痛。然而这些付出在升学就业中,又看不到切实的回报率,于是钢琴成了首先被精简的非必要开支。

第二个是教育成本。

90后父母和70后、80后父母观念不同了,不想再吃陪练的苦。鸡娃的苦,都要吃在刀刃上。

每天陪着写作业、做手工、手抄报已经耗去了成年人九成的精力和耐心,还要每天额外盯着孩子练琴,让整栋楼的邻居都听到孩子磕磕巴巴的琴声和绝望的哭声,为本就脆弱的亲子关系雪上加霜。

某鱼上卖钢琴的爹妈,是真的大彻大悟了——还有什么比命更重要的吗?


第三个是时间成本。

双减有个争议很大的政策。课后延时服务本来是想着为家长和学生减负的,结果老师利用这个时间讲题做卷子,变成了不敢不参加。

以前小孩三四点放学,正好去兴趣班,现在放学回家晚了两个小时,还有没写完的作业,根本挤不出时间来练琴。

而乐器和体育,又恰恰是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雕琢的技艺。

在有限的时间里,家长首先希望孩子有个健康的身心,然后是有竞争力的成绩,最后才是锦上添花的才艺。

在钢琴的社交货币属性越来越淡的今天,宝贵的鸡娃时间不如花在其他更有辨识度的项目上。

第四个是空间成本。

钢琴从前都是摆在大house和小洋楼里,就算没人弹,也是个漂亮的家具。但现在住的都是以平米计算的楼房,生完二胎,再加上带娃的老人和阿姨,一屋子人转不开身,钢琴加琴凳就要占了客厅两平米的地方,折合房价10万块。

如果孩子没天赋还不肯好好练,每天看着这么大个黑黢黢的玩意,就更来气了。

随着出生率一路不争气地下滑,钢琴昔日的全民繁荣,不可能再重回巅峰了。

不过,钢琴在海外华人圈,依然是标配,我周围方圆百里的华人邻居们,家家户户都学过钢琴。注意,是“学过”,大部分家长都因为吃不了搞艺术的苦,和孩子一起半途而废了,改成练体育项目,至少还收获了身体强壮。

初中以后,还能坚持练琴,参加比赛的孩子,是自己真有兴趣和天赋的。

很多妈妈不忍心看着花大价钱买的琴,变成摆设。沉没成本除了金钱时间,还关于朗朗2.0的希望。

既然孩子不受鸡,那老母亲不如自鸡。反正长期陪着孩子上课,什么手型,节奏,强弱都烂熟于心,每天在繁重的琐事之后,弹上一曲自娱自乐,沉浸在音乐的心流中,找到了一处让身心放松的桃花源。

钢琴,绕了30年,终于回到了它关于浪漫与美的本质。

来源:腰线 微信号:yaoxian6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