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废长立幼为什么是取乱之道?

123.jpg

作者 / 猫大叔

中国古代正经王朝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那怕这个嫡长子是个傻子,只要不是傻的很明显,这个位子大概率也是他的。(当然也有不正经的,比如蒙古未开化的时候流行走婚,头一胎往往不是自己的,所以他们实行嫡幼子继承制)

这么做的原因很多人都提到了,为了维稳。太子这个位子代表了一个团队,一股势力。如果随便换人,就会涉及站队的问题,一个站不好,全家死光光,换谁谁不怕。

嫡长子继承制不会产生站队问题,当皇帝当太子和能力无关,那是人家投胎投的好。大臣不考虑提前投靠那一个,一门心思跟着老皇帝,等老皇帝死了就跟新皇帝,这样老皇帝也安全。

老皇帝的安全问题是嫡长子继承的直接原因。

设想一下,一个年老体衰的老皇帝,一群年富力强的王子,继承人未定,这时候大家都会想搏一搏,赢不赢其实无所谓,关键不能输,输了会死全家!

最绝的是,流行的上位方法不是把兄弟们全干掉,而是把老皇帝干掉,你说闹不闹心。

这个不是我胡说,以史为鉴,古人也是根据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

安史之乱都知道吧,从实力讲,叛军是职业军队,战斗力比政府军要强,但最后还是输了,输就输在叛军不懂政治,没有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政府军虽然也矛盾重重,但守住了底线没有突破。(比如马嵬坡之变很明显是太子指使的,但有陈玄礼顶在前面,父子相残的局面总算没有发生)

一开始叛军很团结,安禄山打仗水平一般,御下手段一流,大伙都听他的,仗打的挺顺。但安胖子身体不好,据说他体重快有半吨了,造反压力大呀,他就生病,还失明了。

因为生病安禄山变得多疑,狂躁。他本来就看不上长子安庆绪,现在生病了,就想死之前把接班人换了。安庆绪听说了,转手反杀之。这个不难,一个快死了,一个正当年,手下人当然听年轻的。

安禄山死得很惨,肠子流了一地。

安庆绪提前上位是自保不得已,但他太不讲政治了,按正经王朝的经验,这事自己不要出面,找个替死鬼把事办了,完事把事情一推,干干净净上位多好(比如朱元璋杀小明王)。

现在弑父篡位,本来是合法继承人也不合法了。其他人会想——你能杀爹上位,我为什么不能杀你上位?

于是叛军分裂,史思明又把安庆绪杀了。

史思明也是个不讲政治的,他本来只是安禄山手下一员大将,没有继承权的,杀安庆绪这种王八蛋没问题,大家只会说杀得好,但你直接上位就不对了。按理他应该找一个安禄山的儿子当傀儡,最好是特别好控制的那种。然后自己掌握实权,把队伍团结起来,再立一些战功,比如灭了唐王朝什么的,再给自己加九锡,封王,最后再走个禅让的流程,戏份要做足,这是规矩。(参见曹操、司马昭等人)

史思明不仅自己上了位,还想学安禄山换继承人(真不知道咋想的)。他的儿子史朝义名声不错,颇得军心,史思明猜忌亲儿子,就想换人,又被反杀之。叛军再次分裂。

不过四年时间,叛军玩了两次弑父上位的游戏,被灭也就合理了。

通过安史集团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讲政治讲规矩的团队有多重要,那怕他再腐败,只要开局一波能顶住,后面就可以坐观叛军自乱了。

来源:知乎日报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