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12.jpg

@北京塞冬:BABA今天宣布再增加250亿美元回购,总回购计划达到650亿美元,关键时刻还是很有带头大哥风范,确实NB [good]

老朋友们应该都知道,我此前提过多次,2019年底我不看好BABA,将其全部清仓,大多换成了PDD等 Anti-BABA公司。

当时最大的担忧是:1、组织能力老化;2、找不到正确目标;3、国际化不及预期。因此会被Anti-BABA们分食。

后来的BABA,无论业务还是股价走势也确实如此,但向下滑落幅度之大,是超出我预期的,因为宏观环境的变化也超过了我的预期。

一方面,是大家都清楚的某些宏观变化,这里就不提了。举个小例子,如图,全球云计算市场份额变化,阿里作为我国唯一一家能和美国巨头PK的公司,从20年开始转头向下,逐渐失去了在全球层面角逐的资格。

另一方面,我国消费升级的进程也没有预期中顺利,正好BABA又过于激进地将流量全面“天猫化”、“精品店化”、提升流量的商业化强度,以及被短期KPI裹挟着做了很多不利于用户体验的产品和运营动作。同时,又正好碰上组织能力、制定目标和执行力都爆表的竞品,就被“N杀”了。

2023年12月底,时隔4年后,我又买了点BABA(不多,10%仓位),因为4年前我担忧的3个问题(组织、目标、国际化),看上去都开始有了好转的迹象。

以及,我还有个不成熟的观点——买BABA在一定程度上等于相信国运。

因为,我一直觉得,无论社会舆论怎么看待这家公司,BABA都算是国内互联网公司中,比较有理想的,是从内心里看多中国的。

为什么?为什么“**资本家”居然有理想,为什么“**资本家”也会看多中国?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继续补充两句:BABA买得不多,10%仓位,我现在也不在这家公司工作,也从没收过它的钱帮他说话(甚至过去几年大多是在批评它),所以我的言论可以算作利益无关,我只是朴素的对国运仍有一些期待。

因为,按照我过去一段时间说过多次的逻辑,一个“聪明的”、“完全利益最大化”的“资本”,在我国这样的市场,正确做法就应该是在国内尽可能低成本、极致执行力的卷,只雇佣很少员工、只做应用层技术、利用我国供给侧无限丰富的特点,卷死商户 ,迅速扩大用户规模。

不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而是“让天下的生意都很难做”。

然后,当自己成功卷赢后,在自己估值和利润最大化的短暂窗口期(在这样的市场很难保证不会被别人继续卷死),迅速跳船,All In 欧美市场,让自己变成半个欧美公司,从而真正进入Easy模式。

而不是像BABA曾经做的那样:

花大价钱雇佣大批优秀员工,发力云计算、芯片、AI技术等等基础研发工作;

大力推动电商正品化、品牌化,扶持优质线上品牌,有时甚至过度考虑商户利益而没能做到消费者价值最大化;

花大价钱投入会长期赔钱的线下生意,试图培育中国自己的中高端生鲜商超模式,赌消费升级,赌欧美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会普及到全中国。

甚至,在中国这样的文化、这样的市场,给自己立了个Flag,“要做一家102年的公司”——其本质上就是赌中国能真正实现高度发达现代化并长治久安。

所以,我选择在4年后又买了一点BABA,继续选择——“因为相信,所以看见”,“If Not Now,When?”,“If Not Me,Who?”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89012/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