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看市:县城没穷人?不能只看到有钱的一面
春节快结束了,看到好多博主写返乡见闻,我今年也回去了,但是体感和很多博主的感受可能略有差异。
1、谈婚论嫁的少了。春节年轻人其实不少,但是结婚的确实少了,当然我们襄阳男女初婚的年龄本身就是全国倒数第一(老家倒是没有晚婚传统),比如去年和前年,各个假期的市里好一点的大酒店都是订满了,全是结婚办酒席的,春节就把五一约满了,今年好多了,没那么拥挤了。亲戚走动,大家也没有什么催婚的,都知道现在压力大,结婚没钱可不行。我老家的彩礼传统是男方给多少,女方双倍带回小家庭,还要陪嫁妆,当然酒席是男方出,所以一般彩礼都是五到八万意思下,要多了女方自己压力大。
2、经济压力大了。老家产业结构是农业+运输业,农业一直没啥变化,最近几年也开始跟风种阳光玫瑰,据说能卖20一斤,品质不错;运输业被货拉拉冲击严重,现在卡车司机也没有以前那么赚钱了。襄阳背靠二汽,天然有很多卡车供给,现在运输业的贝塔也在消失。没觉得老家生活变得多好,基建停了以后,这几年老家其实各方面都是停滞的。不过过年的好处是,外出务工人员带来了很强的消费力,过年的烟花、酒店、超市、ktv、饭馆,都是靠我们这些外出务工人员打工挣钱回来消费。
3、老家的一切经济活动本质上还是围绕公务员体系。有视频说县城的人比京沪深打工的白领有钱多了,各种消费升级,我持怀疑态度。也许江浙个别县城有这个水平,但是大部分县城的普通人还是没钱。你让他们买20一杯的喜茶35一杯的星巴克,还是跟我一样心疼。在县城一切都是转移支付逻辑,你不信可以问问老家公务员一年的工资总包,再查查当地财政收入,就明白了。
很多人说一线城市的白领只看到了自己的消费降级,没看到县城的消费升级。那为什么这么多博主只看到了县城的高帅富,看不到县城的穷人?你拿县城水平最高的那群人去对比你一个城里打工的水准,那不是找虐吗?没钱没势的人在县城过的是啥生活你心里不清楚?
都是土地财政框架下的转移支付逻辑,所谓“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咱之所以北漂,那不就是因为家里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