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塞冬:今天和前同事吃饭,继续跟他们聊:“为什么要出海”,“为什么要把出海当成最重要的工作”、“为什么要根据海外需求来驱动,而不是把出海简单当成国内能力的延申”。
还是那个例子:对于一个在“开放自由竞争领域”(不开放、半封闭领域另说)打拼的老板而言,当他在规划未来投资方向时:
1、投入到自己在语言文化竞争环境相对熟悉的母国市场,有高达50%的概率成为行业头部,但哪怕成为行业龙头后,也“只有营收/流水”而没有利润,估值为N。
2、投入到自己完全不熟悉、语言文化竞争环境都很陌生的发达国家市场,由于熟悉度差、政策风险高、可能受到各种政治打压,只有5%的概率能成为行业头部,而一旦成为行业头部,哪怕营收/流水不如母国,但利润相对母国反而很丰厚,估值会达到10N、20N、50N,甚至100N。
一个理性的老板,应该如何选择?
这个问题,在5-10年前完全不是这么算的,因为那时的假设是 —— 母国市场大、机会点多,做相同的事,母国收入增速快、利润高、估值高。
过去几年,随着母国增速放缓、CPI逐渐降到冰点以下,而供给端能力极其强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开放自由竞争领域”,到最后都逐渐成为有能力、有规模、没利润、负利润、估值低、不值钱…算账逻辑就变了。
许多曾经投入几百上千亿作战的领域,如今只值小几十亿美元,甚至是零,或者负估值。
许多原本认为“中国居住密度大、人力成本便宜、能更大规模开展的业务”,如今发现,发达市场的订单量虽然小、人力成本虽然高,但仍然有还不错的利润,市值反而更高。
太平洋对岸互联网巨头市值逐渐比我们高一到两个数量级 —— 你可以归咎于对岸金融互联网在全球的“垄断”、“霸权”。
麦当劳可口可乐2000亿美元+ —— 可以归咎于什么?国内餐饮巨头的利润在哪里?员工收入增速如何?
最最传统的沃尔玛4000亿美元+ —— 可以归咎于什么?国内商超巨头的利润在哪里?员工的体感如何?
不说这些“互相喂屎、不产生实际价值”的服务业。就说最最“扎实”的制造业,光伏、新能源汽车 —— 量很大,能力很强,营收增速如何?利润在哪里?市值多少?从老板到员工,卷不卷、爽不爽?
而被我们市场干到不行的对岸老车企,比如通用,顶着员工大幅加薪,2023年净利润100亿美元;丰田那些破车,在北美这种落后市场被加价、排队,2023年净利润300亿美元。
再说我们最最强大、无与伦比的基建、重器:
2023年前三季度,徐工机械营收717亿,同比下降4.5%,净利润48.4亿,同比增长3.5%;三一重工营收555.2亿,同比下降5.2%,净利润40.5亿,同比增长12.5%。
2023年全年,卡特彼勒营收671亿美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103亿美元,同比增长54.1%,目前市值超过1600亿美元 —— 连这种行业都能给你做到百亿美元净利润,市值堪比东半球最大互联网电商巨头。
于是,把母国市场看作健康可持续的能力修炼器,而针对海外乱印钱、高通胀而炒作起来的、不健康、不可持续的需求去赚上一笔,就成了很自然的策略。
比如,受国内房地产调整和优化所影响的国内机械巨头,虽然国内出货量大幅下降,但受益于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整体营收只是微跌,利润反而有所上涨。
比如三一重工,2021年海外营收占比只有20%,2023年接近60%,利润企稳反弹。
比如一些叉车巨头,海外营收占比短短两三年内也从微不足道迅速攀升到一半,海外市场毛利率比国内高一倍。
慢慢的,越来越多老板会反应过来,与其在山东河南卷里内卷,不如直接参加北京高考,甚至户口也迁到北京,假期回山东补补课,平时就针对北京升学的玩法,去拟合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