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西西弗斯:把股票资产和债券资产联动起来看,有人说“打工像债券投资,创业像投资股票”,这个比喻是非常到位的。
这三年的创业环境和股票环境都一言难尽,在就业上大家都开始支持“宇宙的尽头是考公”这一言论,而在投资上,权益基金经理都开始下场买30年国债。这么一看,30国债的拥挤交易和录取率极低的考公,似乎有着某种关联。
曾几何时,整个社会的风险偏好是“投资要买成长,工作要进大厂”,大厂的高起薪、晋升速度以及股票期权,让无数年轻人趋之若鹜。而在互联网降本增效之后,年轻人突然发现从大厂走向人生巅峰,似乎如梦幻泡影,实际上根本把握不住。
面对不确定性,人们开始寻找确定性,考公成为了大众心中充满确定性的避风港。2021年基金经理们用DCF法给漂亮50算估值,而当下,大众用DCF法算编制的价值,更有人用DCF法得出了“大厂百万年薪不如体制内月薪8k”的结论。
其实不管是大厂的财富梦也好,还是体制内的稳定预期也罢,本质上都是人们在寻找自己愿意相信的线性外推。所谓线性外推,就是认为事物会随时间按恒定增长率变化。
一个线性外推破灭后,人们就要研究新的线性外推,“寻找线性外推、进行线性外推、线性外推破灭”循环反复,就是很多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