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电车的逻辑

电车的逻辑

截屏2024_03_01_19_51_13.png

最近欧洲和美国都减少了对电车的支持力度,这也是特斯拉为首的电车板块大跌的原因。原因也很简单,人家本来是想搞个大产业,结果发现全球主要供应链都在我们这儿,再发展下去自己的油车产业没了,我们的电车产业却势不可挡。而汽车这个产业太重要了,绝对不能丢。

这里做个最极端的假设,未来欧美取消一切电车补贴,甚至停止电车相关基建如充电桩等,电车还能发展么?

归根结底这取决于电车是否比油车先进。如果的确先进,那无非是个发展速度问题,长期看没法阻挡,如果哥俩差不多或者只领先不多,那估计就歇菜了。

作为一个电车司机,我的感受是就目前而言,两者各有所长。电车的主要优势是驾驶体验好,省钱(电费便宜),油车主要的优势是没有里程焦虑,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好。

就驾驶体验,我想打个比方。电车就像个20岁的小伙子,随时随地状态都很好,油车像个中年人,有时候状态还行那就区别不大,但有时候状态就不太好只能凑合着过。

当然,如果是量昂贵的油车,平时又很注意保养,可能和电车区别不会很大。但其实还是有区别的,开过的人都知道。

再好的油车,在加速,动力,静音,平稳等方面也不如普通电车,这是由两者原理决定的。

当然,由于人类驾驶员的生理局限,电车优势没法充分发挥。举例来说,好点的电车开到180码都很轻松,但事实上不允许,所以这方面电车的优势被削弱了。里程焦虑主要受制于气候,现在新的电车续航都能做到500公里,未来达到1000公里肯定没问题,但在低温环境下这个里程会打对折甚至更多。

个人体会是,10度以上都没问题,0-10度有折扣能忍,低于0度就很难忍。所以在南方电车基本没问题,即便一年有那么几天极端低温,熬下也就过去了。但在北方,每年至少三个月以上电车里程焦虑会很严重,那就不如油车了。

但是,从技术进步的角度看,里程焦虑迟早能克服。至少在大部分北方地区,比如北京这样的,会把影响减到很少。

从全球气候来看,大部分地方可比我国北方温和多了。热带不用说了,西欧这种高纬度地区因为大西洋暖流,冬天气温就和杭州差不多。也就是说,电池技术只要再有一些进步,全球大部分地区都可以克服里程和气候焦虑。

工程技术的进步很像复利,每年进步一点点,五年十年就很可观。十年前电车的真实续航普遍不到200公里,现在翻倍不止,十年后相信续真实续航普遍会在1000以上,低温损耗也大为减少,到时候就会对油车有压倒优势。

电价是另一个问题。我国电价在全球特别便宜,家用充电桩晚上3毛一度,差不多6分钱一公里的成本,是油的十分之一以下。商业充电桩白天1.2元一度,2毛5左右一公里,也远低于油价。

而全球电价平均看比我国贵,油价则便宜些,优势依然存在,可没那么悬殊。但从长期看,新能源发电成本会降低,如风电已经是1毛一度,而原油价格长期往上,所以电的优势会逐步加大。即便不算环保账,光算经济账,也是电占优。

万一人类实现了核聚变技术,那就有源源不断的电力供应,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新能源其实是一个系统,只有新能源的廉价电力系统成型,电车才会有绝对优势。否则如果你这个电还是旧能源发的,那优势就不够大。

对了,可能你们不知道,所谓的氢能源,其实也是一种电车,只不过是用氢能电池取代了锂电池。所以在这套系统里,除了电池换了以外,其他都是一样的。如果氢能技术成熟,那就相当于彻底判油车死刑,而氢能车的大部分供应链,依然是在我国。

其实不管是油车,电车,氢能车,全球核心供应链都已经在我国。只不过油车欧美日本还有品牌价值,占据了用户的心智,所以还能赚很多年钱,但如果你关注汽车股的话,就会知道十年前吉利,长城就已经有很高估值,因为发动机技术已经取得突破,国车取代洋车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只不过后面电车成了气候,这些油车厂股价才回去。

未来10到20年,大概率是油车和电车的共存时代,全球看电车取代油车很慢,我村会快很多,但也不可能完全取代。

油车和电车可能未必是二选一关系,很多家庭会选择我全都要,这样就会产生额外消费。我国无论是油车还是电车在国内扩张都会很快,在海外则会遇到各种壁垒,但最终性价比是硬道理,所以还是会缓慢但坚定扩张。

从股市角度看,一是不要认为油车估值是零,优质油车公司以后很可能是现金牛,特别出口部分可能会很赚钱,所以油车资产可能会重估值。

二是电车的增速会下降,但长期趋势不会改变。原来可能是每年增长20%,十年见顶,现在可能是每年5-10%,三十年见顶。短跑变长跑,内功更重要。

来源:刘备教授 微信号:LiuBeiJiaoShou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8948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