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大学时代就流行的海外游学项目,现在以另一种方式重启了

大学时代就流行的海外游学项目,现在以另一种方式重启了

1.jpg

@北漂民工的日常:看了海外游学的广告,发现大学时代就流行的海外游学项目,现在以另一种方式重启了。

现在做一级的确实没什么业务了,出海转型也是一条路。按照每季度一次的频率,每次25人,客单价5万,一年的营业收入是500万,然后这里面成本也是不低的——
包含日本当地的食宿、交通、导师授课及参访费用,全程安排配备日语翻译、专职司机、中文导游等;六天五夜,东京核心区域国际五星级酒店高级双人间;还要安排一次横滨BBQ。

比较好算的成本是酒店,核心区五星级双人间,价格在2000~3000之间,当然我说的核心区是千代田、港区、新宿、银座等,不知道他们怎么定义核心区,如果23区都算核心区,其实葛飾、江户川和荒川附近的酒店会比较便宜,那可能还不如去埼玉县。酒店成本,基本上5K左右是可以cover的。
比较贵的可能就是日语翻译、司机和导游,日本的交通和人工比较贵,不过好在人多,平均下来就没那么贵。还有导师的费用,你去请人家退休企业家出来讲课,总要花钱吧,一个人讲一场收你5万块钱,不贵吧?随行工作人员的机票酒店,也是成本吧?

大概估算下,5万的总费用里面,毛支出能有2万多,差不多50%的毛利润,250万给四五个人发工资,可以了,毕竟人家组织这么多资源,也是很不容易的;而且本身以企业模式运营的项目,公司基本的维系成本都不低。这是非常好的商业模式,如果我失业了,可以考虑组团去东京郊区玩,整个小众线路图,价格公道,推广费都省了……

想起年轻时候不懂事,大二退了院学生会的体育部社团(开运动会之前的训练太熬人了,天天5点多起床,盯运动员训练,我还被标枪砸过),然后被几个师兄师姐一顿忽悠加入了XX精英俱乐部,我们是财经类大学,放在现在这个名字肯定不合规,应该破除“精英论”。进去之后发现,主要工作其实是宣传海外游学项目,当时据说上级组织给画了一个大饼,优秀成员可以去香港XX保险公司实习,并且可以一并去美国游学。
根据#好事轮到你了# 理论,我当然不相信这种好事能给我这种杂鱼。
后来就开始准备宣讲会,然后上级组织来了一个据称是北京林业大学的毕业生,来给大家宣讲项目有多么牛叉(包了一个中美合作交流中心的名头),反正最后是到美国游学10天,收费2.2万。那可是2012年左右的2.2万,顶一个一线城市白领三四个月工资了。当然人家这项目基本上不赚太多钱的,因为一张往返机票就7K了。还有一堆实习推荐项目、游览什么哈佛之类的活动,我觉得基本上都是冤大头中产家长让孩子出去见世面的,真有钱的也看不上,人家自己会带孩子去美国转。
当时我挺好奇,这么高大上的项目,总部起码得委派一个复交或者人大的人来宣讲啊,怎么也搞了一个211高校的人来。这个一点都不精英。

那时候由于本民工略通一点PS,于是变成了宣传部负责人(中后台),其实就是设计各种宣传海报、制作物料,后来就是带着小伙伴们去粘贴海报、教室发小传单(偏前台)。那时候也是真不懂,反正师兄师姐说了就干,执行力就是这么牛逼,有那么一股子莽劲儿(傻)。
最后那帮师兄师姐也发现不对味了,因为只有俱乐部老大获得了好处(我记得应该是一位金融学院的师兄),他跟着去了美国游学,去了香港的保险公司实习,我们都是炮灰。更可悲的是,我到最后都以为加入的是什么正规社团(确实是在学校正规注册报备的),而且对设计海报这个事情乐在其中。反正实习也好,游学也好,根本没想那么多。刷了个校园社团经历,交了一些朋友,没什么损失。
现在网上还能搜到十几年前的一些PPT,当年的公司已经不知所踪,官网早就打不开了。不过人家这些项目还是比较良心的,如果真的都能落实的话。

后来工作以后,我也倒是没出国培训过,但确实见过不少世面(但就打卡全部财经部委这一条,估计很多新人财经记者就很难达成),能接触到一些媒体高端培训和行业会议啥的,但大多数没用(可以理解成领导觉得我们上班太辛苦,让我们去玩一下),你主要的技能还是在工作中学习的,而不是在培训中学习的。而且所谓的培训中获得人脉也是伪命题,加个好友不叫人脉,没办法提供匹配对等的价值,终究成不了人脉。

现在有钱人都把自己的钱包捂得死死滴,想去赚有钱人的钱,是很不容易滴。不过穷人更难,所以各位有钱的网友们可以多消费,支持一下经济。您的消费,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9195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