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汽车内外饰行业也卷到飞起

汽车内外饰行业也卷到飞起

seat_cushion_1099624_1280.jpg

@雅安索尔达多:有朋友最近几天在感叹,所战斗了一辈子的汽车内外饰行业的新项目,在现阶段的新卷法下,完全没法做,先天下忧而忧表示内外饰的项目管理该何去何从?

先来回忆曾经的项目管理有多爽(此文只回忆内外饰的项目管理的一些事,座椅以后再讲,座椅的玩法还有点不同)。在十多年前,我们应该只接合资公司或者国外出口订单,像吉利,比亚迪这些不会正眼看一下。以我熟悉的内饰行业为主,一个项目组核心成员起码是好几十人,这里面包括了项目经理,产品工程经理,产品设计,前期质量工程师,前期供应商质量工程师,模具工程师,工艺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物流工程师,启动工程师,前期财务,前期商务,前期采购……一应俱全,这还只是干活的,还不包括各种监理,如果接的项目比较高级,有涉及包覆的,还有一个专门的技师小组。请注意,这以上提到的所有人员都是独立于量产以外的,只管做新项目,而且只做一个项目,周期至少18个月以上。最关键,我们公司的体系文件上有一条明文规定:一个工程师不得管超过25套以上的模具数量,如果超过,就需要增加人头,否则不利于模具质量的管理。以一个仪表板项目下来,光模具这块至少都要占到2.5个人头。

听说过隔壁的某模塑公司做保险杠的项目,核心小组成员最多的时候达到了三位数,因为他多了油漆开发,喷漆打样技师,外观匹配,外观audit的相关成员。内饰很多时候,颜色认可,颜色评价就让质量工程师一个人兼任了。

那个时候的新项目,每个供应商有一个小型的启动会,至少会留够两周的时间做前期的DFM分析。所有跟踪的工程师随时随地可以申请出差去某地确认某件东西,项目经理都是秒批,然后出差的吃喝拉撒费用最后可以找客户报销,因为都可以当开发费用。如果遇到是国外先投产,还可以飞到国外去对个标。所以那个时候的福利待遇算比较好的,打车都是实报实销,酒店都是550以上,能飞机的不会给你批火车,说影响工作效率。有些长期驻扎到某一个城市的员工,干脆在那里花每个月1000月租了个房子,然后按照每天550的标准在公司拿报销,一直干了三年。隔壁Y社的项目组,项目经理直接去找个酒店谈合作,实际支付300元每天,但是给每个人的发票都按公司规定的450来开。

那个时候,项目阶段还会有各种workshop 和team building ,还可以申请项目奖金。项目阶段还可以享受带薪年假。

那个时候的客户很讲道理,只要证明是设计问题,马上给你变更,走费用认可,有些项目表面不怎么赚钱,但是走工程变更下来,可以累积上千万,实际这里面也最多花了几百万,剩余的钱都是纯赚。如果客户不确认费用,不走正式变更,商务立马一个邮件投诉到客户总部去预警:如果不及时确认,此变更暂停。

那会的客户一般下午准点都下班了,如果你五点半以后打个电话去找他问个东西,他还会主动给你说:以后五点半以后不要来找我,影响我休息。

所有的阀点,都有专门的评审,有专门的人签字确认。项目会议基本一周开一次,半小时就结束了,因为没有啥讲的,虽然有几个红色项目,但一切都在掌控之中。那时候最多的红色项目都是来自于CKD件,要么因为他是借用的,一处产品供全球不愿意配合改,要么就是还飘在海上,不知道啥时候到货……

所以那个时候,干内外饰项目,如果你能力强的话,效率高的话,其实工作很轻松,根本不需要加班,甚至还可以说工作不饱和。

后来慢慢的,就发现味道变了。最开始变的是先减少人头,25套模具一个人就变成50套模具一个人了,项目组的单独人头不存在了,还兼任量产管理,或者不只管理一个项目还要兼职带另外一个项目。出差的标准开始压缩,住宿费从550变为450,再变为400,再变为350。然后客户给了变更费用的,不再把费用转移给下面的供应商,让下面的供应商自行承担。一切信号显示,内外饰的钱没有那么好赚了。但以上这点困难都还可以接受,最不能接受的是,到了下面这个阶段:

1.给客户报的项目组织架构时,看起来规模很庞大,其实真正做事的就项目经理一个人,这个人说是项目经理,其实也就是一个项目工程师,没有多大实权,又调动不了资源,遇事就喊你找老板。

2.项目团队资源极具匮乏,很多量产的工厂都是用量产的团队来带项目,什么工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实验室团队,产品工程师,物流计划全部要兼任量产项目,每天被量产项目都搞得死去活来,基本无暇照顾新项目的开发进度,基本就当没有参与。

3.项目前期基本没有什么评审时间,数据冻结迟迟下不来,车厂项目也越来越多,他们也没有那么多人赶进度,所以一直催他们冻结数据,数据冻结不下来,后面啥都干不了。一般数据冻结下来的时间都已经超过了项目主计划的节点很久了,根本来不及做风险评估,做工艺可行性评估,直接开干,风险很高。

4.正是因为车厂这边数据冻结也很仓促,他们也有很多东西拿不定主意。一开始动刀,就无穷无尽的变更,不但B面结构变,A面造型也变,功能需求也变。等你还没有开始试模,那边已经告诉你这个模具可以暂停了,不需要这个东西了,但是成本给你投下去,钱不会给你,说以后合作再补偿。如果只是在原模具上小改,产生的费用也叫你自己吸收,改模的风险他不承担。你说这个不能改,对模具寿命有风险,可以重开,他就说重开可以,钱我们不会出,时间进度不变,为啥别人家能改,到了你们这里就那么磨叽,不想做就换人。最后一套模具少则改三次,多则改无数次,同一个位置都改成豆腐渣了,他们可不管,因为他们只做前期,量产后的风险他们不承担。随着新势力和媒体共创这个事情越搞越轰烈,像理想这种停下来改好后,延后发布时间的都算良心大大的好了。有些网红车第一次样车都装完了,说要把底盘抬高,导致后排和后侧围模具全部报废,又做了几个月又说,要加个冰箱,又要在车上掏个洞,又做了几个月,之前强要求的出风口不实用,换另外一种,导致二十多套模具报废。以上所有变更,钱不会给,自己想办法,总时间节点不变。让做了一半的你,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骑虎难下。一个车的内饰半年之内改三个大东西,像这种底盘做多高,要不要做冰箱,不是一开始就应该想好吗?难道车厂连这点能力都没有了?边做边OTA?

5.模具一旦开始动刀了,紧张感就来了,明明要60天完成的,问你为啥25天不完成,还让你每天拍照提供证据照片,模具中心累死累活,紧赶慢赶,不吃饭不睡觉,不休息,两班不停倒,能委外加工的全部委外,最后压缩到30天了,还挨一顿臭骂,辛辛苦苦加急赶出来的,在人家眼里已经误了大事,已经被耽误了五天。

6.产品一旦开始试模了,项目团队的矛盾就出来了,因为前面提到的项目组织架构虚设,不光是供应商也好,还是自己内部也好,都是人手不够,模具没有人测量是不是满足设计,产品没有人测量是不是满足关键尺寸,实验件没有人准备或者不知道怎么准备,一送样就失败。样件交付没有时间计划,永远都欠货,不知道啥时候开送,送样有问题不知道啥原因,没有人分析;

7.产品一旦开始试生产了,客户迟迟不确认,皮纹样板不给,颜色不确认,外观样件不签,阶段性样件不承认,反正你必须先生产出来,交付过去反正就给你报问题,导致零件反复被折腾,直至报废重新生产,又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勇于承担责任,给一个明确的标准,导致零件最终迟迟得不到认可。

8.一遇到问题,就拉无穷无尽的会议,一开就是大半天,没有人听你why和how,只听你when,中午提的要求下午两点就要出结果,做不到就一个电话投诉到老板那里去。白天会开完了,晚上还要拉个会来复盘,挑的时间还不挑晚上六点开始,还要专门挑晚上九点开始,或者晚上十一点开始。一天到晚都在开会,根本没有时间去确认现场现实现物。

9.因为赚不了钱,各种扣扣搜搜,人没有,钱也没有。项目奖金没有也算了,出差也尽量婉拒的,能视频确认的,绝不现场确认。遇到极品供应商在视频里拿一个根本没有开发的东西来骗人,导致整个项目节点延误三十多天。一沾上项目,不但没日没夜,连节假日都没有了,客户领导专门挑端午节,国庆节来评审样件,甚至春节都不放过。

10.之前一个仪表板分两个项目组,手套箱要单独拿个项目经理来做,因为难匹配,现在一个项目扛三大件,门板,仪表板,副仪表板如果接下来了,都是你一个人的了。

辛辛苦苦几百年,一下就回到了解放前,你从前面那种形式,一下转换到后面这种形式,换谁也接受不了,可能后来才入行的,还以为这个行业一直都是这样子。为啥会发生这种大变化?

因为现在的内外饰行业已经是不值钱的行业,技术含量不高,很多民营企业也能做,成本卷的很厉害,成本一低,项目管理问题就全面爆发,问题爆发一多,客户也跟着急,一急就乱了套路,一乱套路,就XJB乱整。那为啥之前那种模式行不通了?以前那种看似组织架构很健全,项目管理流程很通畅的企业反而不太适合做新项目了,因为一是你的成本太高了,项目都拿不到。二是你的流程太完善了,事事都要客户确认,都要客户变更很多东西,客户觉得你太难管理了,你不配合,不愿意用你,会去选择一些表面不那么强势,但是实际很烂的企业来合作。

以上现象其实只是冰山一角,可能电器,底盘,动力的东西要稍微正规一点。但是内外饰确实烂透了,这些玩法已经成为了行业通病,OEM通过这样的方法压Tier 1,Tier 1又同样的把气洒在Tier 2,以此类推,最后反正就是食物链的最低端受委屈最大。在这种情况下,纵然你有很多合资项目的成功经验,纵然你有国际认可的PMP证书,掏出来也应对不了这场面。反正客户只要你听话,愿意被蹂躏,客户给你说一不二,那么你就越来越喜欢,而不是管你能力强不强。

所以在新形势下,该如何做项目:
1.先锻炼一个健康的身体,体力要好,一个人能做更多的事情,从来料可以到出货都要管。如果你是你家的项目经理,你就要做好做运营经理的准备。如果你是你是你们家管理供应商的进度开发的,你就变成了供应商的项目经理,屁大点事都要操心。

2.学会隐忍,不要客户一压就马上反抗,基本做不长。

3.不要讲规则和流程,乱战,把每一天都当在这个岗位的最后一天来干。

4.多跑现场,多看实际的东西,少听别人说,少开无意义的会。

5.实在不行就退休吧,留一个好的身体安度晚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92205/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