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夕:#专业报考指南#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段里,空气里总是弥漫一种焦虑的气息,毕竟对所有考生来说,填志愿选专业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可「关键」这种东西,有时候也挺泛滥成灾。不是有那张很火的梗图,所谓「中国人关键的一生」,三岁很关键,幼小衔接很关键,一年级很关键,小升初很关键,一直关键到六十岁还是很关键……
所以还是想说点给大家松绑的话,如果在专业选择上没有绝对的偏向和志愿,不如尽自己可能选一个更好的学校,以及选一个更大的城市。因为其实无论有没有热门专业光环的加持,人都需要在大学四年里尽快完成一个终身能力的打磨——保持学习的能力——而大的城市好的学校有更充足的资源来支撑这项能力的训练。
终身学习,这个词从来不陌生,但是在AI加速了技术革新脚步的前提下,这个词正变得越来越深刻和迫切。
什么叫做保持学习的能力?我认为它包含三个重要部分。
维持学习的兴趣。在高考前漫长的高压学习之下,很多人求知的欲望可能快消耗殆尽了,大脑疲劳是个很可怕的事情。大学阶段,卸去部分压力之后,要想办法尽快重启个人的求知欲。建立一切你能建立的奖励和刺激机制,让自己对新鲜的事物和知识保持贪念。
启动学习的敏锐。如今这个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潮生潮落,如何及时发现新方向和新进展是一门技能。同时所谓生有涯而知无涯,对哪些领域值得投入自己的多少精力去学习,也是一门学问。
深入学习的速度。从我的经验看来,能熟练地自主学习,尤其是从零开始的自主学习的人并不多。它是许多能力的综合应用,查找资料,逻辑分析,量化,概括,甚至包括专注力,寻找到对应专业圈层并进行社交融入。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有一句被用烂了的话,「未来人类要做好准备,每十年要重塑自己一次。」换句话说,无论在哪个专业,人必须学会的通用技能都是:知道自己何时需要更新,如何更新,以及确保自己真的能更新成功。
其实保持学习还有一层对我个人来说很重大的意义,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可能才会发现自己真正喜欢和擅长的是什么。高考前,其实很少有人真的能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反而在大学,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和呼吸空间,才能真正去思考和试探。
如今每行每业确实都更新得太快了。十几年前我刚入行的时候,大家都还在侃侃而谈Web 2.0,如今呢,已经没有人在乎几点零了。
选专业既不可能一锤定终生,更不可能给你发一张终身饭票。面临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保持情绪稳定反而显得更重要。有什么是以不变应万变,那就是及早学会如何保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