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代互联网,诸葛亮骂死王司徒的段子,我们都很熟悉了。
王朗王司徒那番话,乍看确能唬人。张口就说:“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拿天道说事。
之后就说天下大乱,曹操平乱,天命所归。既然要应天顺人,那就自然而然带出了:“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可惜,这个套路,小说里二十年前诸葛亮就在江东见识过了。当年诸葛亮舌战群儒,薛综也张口拿天命说事,说汉朝天数将终,还是赶紧降曹吧,被诸葛亮一句“无父无君”拍回去了。
诸葛亮这次依样画葫芦,先说汉室衰微是因为朽木当道,那是骂汉朝老臣王朗。又说王朗反助逆贼,同谋篡位,这就是指着鼻子骂了。再宣传一句,我们
昭烈刘备是正统。临了再说王朗没脸见汉朝先君。
总之,围绕着汉是正统,追着王朗出身汉臣,一路到底。王司徒直接气倒,落马,没了。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这话也是电视剧编剧加的,《三国演义》原著没有。但提个效果,一气呵成嘛。
大概编剧想:反正诸葛亮阵前骂王朗这剧情是编的,咱们追骂几句也没事。
正史上,王朗没被诸葛亮阵前骂死。但王朗劝降诸葛亮、诸葛亮隔空骂王朗,倒也是有的。
如诸葛亮所言,王朗“世居东海之滨”。王朗早年以通经而拜了郎中,师事太尉杨赐,被陶谦察了茂才,老名士了。当时汉献帝在长安,王朗劝陶谦奉事汉献帝,于是天子给陶谦安东将军,王朗会稽太守。
之后孙策来了江东,王朗去打,输了,被捉了。孙策也不想乱杀名士。之后曹操要王朗,王朗就去了。
王司徒整体办事风格,有点温吞。后来《世说新语》里,关于王司徒的形象有两个段子:
其一,王朗很推重华歆的学识度量,年终祭神之日,华歆召集子侄宴饮,王朗也跟着学。有人跟张华说这事儿,张华吐槽说:王朗学华歆只学表面,所以离华歆越来越远。
其二,还是王朗和华歆,俩人一起乘船避难,岸上有人被追,想上船来投靠。华歆犹豫了,王朗觉得船里还宽敞,没关系。末了才发现,那人被贼寇追杀,王朗怕了,想把那人放回岸上去,华歆说:我刚才犹豫,就为了他可能有难,会连累我们;可是既然收留了,怎么还好意思舍弃他?
这两个段子都显得王司徒没啥主见。
华歆:在管宁的故事里,我是陪衬;跟王朗一比,我形象还高大起来啦?
如果《世说新语》这两个还算是段子,那王司徒在正史上的记录,确实也是温吞风。
比如,早先孙权跟曹操假意称臣时,王朗还歌功颂德一番,仿佛天下要定了。结果孙权继续跟曹魏杠了下去,显得王司徒特别好哄。陈寿在《三国志》里拿孙权比勾践,说孙权很懂扮猪吃老虎。王司徒还真相信。
后来曹魏篡汉,身为汉献帝任命过的会稽太守、汉朝老臣,王朗就当了曹魏三公。
刘备和孙权打起来了,曹魏有人提议趁火打劫,王朗说天子之军应该不动若山。后来刘备被陆逊打跑时,曹魏没能捡得来现成便宜。
到了曹丕朝,王司徒主要的记录,一是劝要节省,二是劝不要恢复肉刑,这就跟钟繇卯上了。
当时舆论讲仁义,都说该停止肉刑。钟繇自己干过刑狱,认为废除肉刑固然宽仁,但反而加重了刑罚,从实际操作出发。王司徒,那自然还是讲一堆大道理。
这事本身结果不论,王司徒的温吞风是显出来的。
陈寿在《三国志》里说钟繇“开达理干”,王朗“文博富赡”,都是一时之俊伟。用现代说法:钟繇善于实操,王朗引经据典。
这事让钟繇和王朗撕了一阵子,留了个后患:王朗的孙女王元姬记了仇,后来常跟自己老公司马昭吹枕头风,说钟繇的儿子钟会久后必反。后来钟会果然反了。大家说王元姬真有眼光。其实说穿了,就是上一代结的仇啊。
大概按正史来看,王朗王司徒,据说为人慷慨,又厉行节约,但不大聪明,没什么主见,甚至笔下嘴上都不算快。《三国志· 王粲传》注引《典略》说王粲口才好,辩论棒,相比起来,钟繇王朗等“皆阁笔不能措手”,显然差了一筹。钟繇至少书法出色,王司徒就不知道了。按照历来看法,王司徒的确不善于出主意,但聊聊节约,夸夸曹魏,还挺不错的吧?
正史上王司徒和诸葛亮有啥关系呢?
刘禅初继位时,王朗和他的同事华歆、陈群、许芝、诸葛璋等,纷纷给诸葛亮写信,陈述天命人事,劝诸葛亮投降算啦。这算是书
信版本的“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诸葛亮没有阵前大骂王司徒,但诸葛亮写文章了。那篇文章叫《正议》,大概意思是:项羽当初无德,所以虽然开始很牛,后来就不行了;曹魏也是这么回事。还有些人仗着自己一把年纪了在那儿折腾,好比以前那些称颂王莽篡权的家伙。当年刘秀几千人都能在昆阳把王莽四十万人给打了,说明人数不是关键。曹操自己来汉中救张郃,不也把汉中丢了吗?曹丕也是骄奢淫逸。纵使那些人搞苏秦张仪的诡辩,也只是浪费笔墨。我们才是正道。
诸葛亮没有点名王朗,但说了:仗着一把年纪胡说八道,都不是啥好人——就差指名道姓骂了。
后来诸葛亮《后出师表》里有这么句话:“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则诸葛亮吐槽了:当年刘繇王朗就是偏安不动,导致孙策坐大,吞并江东。所以诸葛亮也是怕魏国变强,所以要北伐,逻辑很通。
如此,《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在阵前骂死王朗,这是虚构。
正史里,诸葛亮被王朗劝降不搭理,回头写文章,把王朗当反面教材嘲讽,名传千古:好像,后者更残忍一点?
诸葛亮嘲讽王司徒“动引圣人”,也没冤枉他。当时曹丕后宫孩子少,王司徒就上表。开头就一大段:昔周文十五而有武王……说了一堆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的典故,话锋一转,先拍马屁说曹丕的品德堪比周文周武,又说曹丕年纪大了,儿子少,立嗣的事儿还是得上心。又引经据典说,后宫不在人多,而在诚于一意什么的。管天管地,最后管到曹丕的下半身去了。
同样的年代,诸葛亮写《出师表》,开头就是“先帝创业未半”,我们都耳熟能详。陈寿说诸葛亮写文章文采不艳,不说些有的没的,是有原因的。
所谓“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诸葛亮写文,面向对象是普罗大众,说清楚道理就行。
这就是王司徒和诸葛丞相的区别了。
立场上,王司徒汉朝老臣,去给曹魏摇大旗。诸葛亮东汉农夫,孤旗扶汉。
做派上,王司徒动引圣人,走的是上层路线。诸葛亮是重视民生,文章简洁,实际操作一等一。
演义里,王司徒作为汉朝老臣,看到曹魏得势,便归于天意,转身“岂不美哉”,这也算是一种老名士面对时代变迁的反应吧。
正史里,诸葛亮在大不利时,依然强调“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堂堂正正话说穿。
如此一来,虽然历史上这俩人没真的阵前互骂,但的确做派上是针锋相对。
正史诸葛亮虽然没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这么面对面地大骂王朗,但确实用实际行动完成了对王朗的终极嘲讽。
这么想想,罗贯中把他俩直接写进小说里,让他俩的隔空对决真的上演了一次,也算是痛快了吧?
诸葛亮五丈原归天后三十年,他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战死绵竹,一生为季汉出力。
王司徒身为汉臣,当了曹魏司徒,孙女王元姬还生了晋武帝司马炎——代代富贵,朝朝得势。
诸葛亮殁后,家里桑八百株(因为他要带头鼓励蜀锦贸易),田十五顷,家无余财。对诸葛亮而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家无余财,不负汉朝,星落秋风。
王司徒除了王元姬这个太后孙女,还有个孙子王恺,就是跟石崇斗富的家伙,什么紫色绸缎做行幕拉个四十里,什么赤石脂涂墙壁,就是个败家玩意。
大概对王司徒而言,不管是汉是魏还是晋,是否“国安民乐”,主要是让他应天顺人,“不失封侯之位”比较重要吧。谁高谁低,那真是一目了然。
将来二人泉下相见,王司徒大概可以吹,“我孙女嫁了司马昭,孙女生的司马炎统一了三国,如何?”
诸葛亮则可以回答:可是你孙女婿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的后代、东晋简文司马昱,立诏书时还要桓温按我辅佐阿斗的方式来辅政,这是为啥呢?为啥不是按你王司徒辅佐东汉,或者你亲家司马懿辅佐曹魏的方式来辅政呢?
估计王司徒还要气倒一回。
最后一个角度。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只图热闹,曾安排王朗大战太史慈。“王朗拍马舞刀,与慈战不数合,朗将周听,杀出助战;孙策阵中黄盖,飞马接住周听交锋。两下鼓声大震,互相鏖战。”
王司徒最正确的处理,该是拍马舞刀战诸葛,舌灿莲花说太史。
结果偏和太史慈舞刀,丢了江东;和诸葛亮舌战,栽倒马下。
真也是选错了对手哇。
来源:张佳玮写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