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最低调的吃鱼大省,却把中国人吃鱼的口味都带跑了!

不摆了,

到川渝吃鱼摆摆去!

当我们说起吃鱼大省,海鲜大省广东或者千湖之省湖北也许会首先跃入人们的脑海。然而热辣滚烫的川渝地区,却悄然用多变的调味、精彩的烹饪技法和江湖味十足的吃鱼方式,深刻影响了全国人民吃鱼的口味,成为中国最懂得品味鱼的地区之一。

酸菜鱼水煮鱼,从鱼火锅烤鱼,川渝人总能巧妙地将鱼的鲜美与川味的火辣完美融合,创造出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左图摄影/大伟 右图摄影/大橙吃饭

鲜嫩、火辣,川味儿的鱼是“下饭”的代名词。

退一万步讲,即使你不是川味鱼的忠实粉丝,也难挡全国闻名的“鱼香肉丝”的魅力。这道菜虽不见鱼,却以鱼香命名,其调料和烹饪方法源自川渝对鱼香的深刻理解,酸甜适中、微辣开胃,令人一尝倾心。

论吃鱼,川渝人的手艺那真的是不摆了(棒极了)!

无佐料,不川渝

是刻进川味鱼的DNA

川渝人吃鱼,把调味讲究到了骨子里——鱼可不是好做的!既要干干净净地去掉土腥味,又要原原本本地保留鱼儿的鲜嫩,还要更进一步,把每一尾鱼各具特点的鲜香发挥到淋漓尽致,成为味蕾上带着高光的亮色,如此重任,也只有“百菜百味”的川菜担得起来了。

豆瓣、泡菜、辣椒,三大“川菜之魂”,是川渝人吃鱼的秘密法宝。


图1、2/视觉中国 图3摄影/吴学文

豆瓣、辣椒、泡菜,川味儿的秘密法宝。

红烧豆瓣鱼是川渝餐桌上出场率很高的一道菜,它以郫县豆瓣为魂,融合咸、甜、酸、辣为一体,又以蒜、姜、葱辛香料增香去腥为手段。虽说是“君臣佐使”,但在川渝红烧豆瓣鱼中,佐料发挥极为出色,鱼便成了“翘脚皇帝”,无需多高的资质,只要是新鲜的草鱼或鲤鱼便好,先在热油中煎至两面金黄,再加入豆瓣酱、泡姜、泡海椒、酱油、醋以及一味醪糟,注入高汤,慢火烧至汤汁浓郁,小火慢“笃”出来鱼再撒上一把“鱼香”或者藿香,香得你立马低头臣服,咸鲜微辣略带酸甜,味道醇厚,一筷子夹下去,再往汁儿里攉一攉,好吃到让人怀疑人生。这道菜,是川渝年夜饭的“四大金刚”之一,每每出场,准是小孩桌最先舔盘儿的一道菜


摄影/大橙吃饭

红烧豆瓣鱼,出锅时一定要撒上一大把藿香!

除了红烧,在四川还有一种特色吃法:干烧,此做法源自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家宴——大风宴上的一道名菜,故称为“大千干烧鱼”

同样是烧鲤鱼,干烧要先炸出韧性十足的表皮儿,内里的鱼肉却要保持细嫩的口感,想要鱼肉入味,调味就得更加讲究。辅料中要加上油脂香味十足的五花肉粒,再加入传统泡制的鱼辣椒(四川西南的夹江一带出产二荆条辣椒,混合盐、麻糖、醪糟和鱼做卤,做出来的辣椒具有独特川味“鱼香”),佐以冬笋、香菇、葱段等。


图/大师的菜

香气四溢的汤汁与外酥里嫩的鱼肉的碰撞感,

是干烧鱼的魅力所在。

被调料铺满的干烧鱼香气扑鼻,用筷子轻轻拨开葱段和辣椒,夹一块鱼肚上的嫩肉,蘸一下旁边的汤汁入口,感受酥脆的表皮与嫩滑鱼肉的丰富层次,轻轻一抿,鱼肉在嘴里化开,咸香回甜的滋味萦绕在舌尖,薄薄芡汁裹挟着复合的鲜香滑入口腔,来自川渝的热情在此刻变得鲜活而立体。

要问川渝的妈妈们最会做什么菜?那必须是川渝菜中的佼佼者——水煮鱼。一般分为两种做法:麻辣水煮鱼酸菜水煮鱼


摄影/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谁能拒绝一锅麻辣鲜香、滑嫩入味的水煮鱼?

麻辣水煮先将鱼肉在热锅中烫煮,再准备上一碗刀口海椒花椒等佐料,最后淋上滚烫的热油,滋啦作响,麻辣香味瞬间四溢,在空气中直引人味蕾。

而酸菜水煮鱼的灵魂在泡菜,泡菜好,酸菜鱼的出品就保证了一半。而在川渝地区,几乎家家都有几个坛子腌着各类品种的泡菜,萝卜、白菜、青菜、仔姜等,味道咸酸,口感脆生,色泽鲜亮。


爽口的酸菜让水煮鱼油而不腻。 图/视觉中国

作为传说中的“中餐领域进化中的奇迹”,也是作为鱼类品牌最多的一类菜式,它酸辣爽口,有菜有肉还有汤,总能找到再添两碗米饭的理由。

另外,热菜冷吃是川菜中一种独特的烹饪方式,而鱼儿也逃不过先晾凉了再吃。

冷吃鱼是川渝人夏天的特有吃法,先将鱼过油,炸出酥香口感,再加料汁和鱼块一起煮熟,冷却后淋上特制的冷吃酱汁,撒一把芝麻,喷喷香。对川渝人来说,冷吃鱼配小酒则堪称一绝,麻、辣、油香层层翻涌,上头上瘾,根本停不下来。


冷吃鲫鱼,下酒佳品。 摄影/简罡,图/图虫·创意

黄辣丁、江团、雅鱼……

川渝人吃鱼讲究“因鱼制宜”

川渝人有高超的调味技法,可不代表他们对鱼本身的品质没有要求。这里鱼类的品种或许在南方水乡中算不上最丰富的,但嘴巴刁钻的川渝人最懂得什么鱼该怎么吃,对特色鱼类的烹饪技艺堪称炉火纯青。

譬如黄辣丁(黄颡鱼),川渝人最高级的吃法,是将之放到酸菜汤中滚一滚,就能鲜得你眼睛眯成一条缝。而黄鳝最好是泡椒煸炒或者加蒜薹干煸,锅气十足、引人垂涎。


摄影/杨玉诚,图/图虫·创意

黄辣丁肉嫩,一煮就烂,可要快点下筷子!

再像江团这种四川乐山的传统名菜,以其肥美细嫩的肉质和清蒸的烹饪方式而闻名。厨师们会巧妙地运用火腿、水发香菇等辅料,再撒上葱花、姜丝,淋上热油和酱油,将江团的鲜美完美锁在肉质之中。

同样以清蒸闻名的还有清蒸清波、砂锅雅鱼等,简单却不失精致,保留了鱼肉的原汁原味。鲜白嫩滑的鱼段,从视觉上就已经征服了众多吃货。有的厨师会适当加入一些仔姜丝,酸辣的回甘很好的渗入鱼肉中,没有丝毫的鱼腥味,只想让人大快朵颐。


摄影/咖啡加点糖,图/图虫·创意

汤鲜肉嫩的砂锅雅鱼,

谁说川味一定要辣呢?

有四川的老厨师曾提到过这种清蒸的做法,是过去随着外省人入川的外省菜系带来了很多烹饪灵感。它们不仅是家常菜肴,更是宴席里的压轴大菜。

当然,介于清蒸风味和麻辣风味之间的还有一种“不辣不咸”的烹饪方法——干烧岩鲤,这种鱼肉质细嫩,是川江有鳞鱼中的上品。


图/大师的菜

“见油不见汁”的干烧岩鲤,

佐料中的精华已经深深地渗进了鱼皮里。

岩鲤的干烧法是川渝厨师的独创,以多量的鲜肉汤加味料,不断将汤汁形成的芡舀起,淋在鱼身上至亮油不见汁,鱼肉外酥内嫩,成为下饭的绝佳搭档。

当然,我们以上讨论的都是人工养殖鱼类,如果是野生保护鱼类那就不能吃,切勿耗子别枪——起那些打猫心肠哦!

重庆江湖菜里“鼻祖”

此间鱼滋味,不负两江水

巴蜀自古天府地,美食珍馐从不缺席。巴渝传统饮食文化,也是带着一股子不羁的江湖气息。而重庆的江湖菜在烹调上不拘常法,火要大油要多,盐巴味精起坨坨,糊辣壳里藏肉丁,红油汤里游鲫鱼。

其实,重庆很多脍炙人口的“江湖菜”如太安鱼、芋儿鸡、辣子鸡等,其烹制手法都深受“来凤鱼”的影响,它也被老饕们称之为“重庆江湖菜的鼻祖”。满目的辣椒红亮养眼,辣而不燥,麻而不苦,拨开辣椒,鱼肉顿现,麻辣鲜香嫩,未见其鱼,就让人口水滴答。


图/视觉中国

若没有来凤鱼,餐桌上要少了多少麻辣过瘾的滋味?

在重庆江湖菜中还有一道用鳝鱼炸制出来,风味不输辣子鸡的下酒名菜——盘龙鳝

其做法和吃法都充满江湖豪气(胆小者慎入),将活鳝鱼倒入油锅中,让它在高温刺激下竭力挣扎,成菜后鳝鱼会卷曲地盘在一起,张大嘴巴,像一条盘起来的龙,因此得名。


盘龙鳝,表皮焦酥有弹性,肉却又嫩又滑溜。 图/视觉中国

吃的时候,只需夹住鳝头,咬住鳝背,用力一扯,鳝头带骨全部脱落,留在嘴里的便是外焦里嫩的鳝肉了。

“重庆烤鱼,巫溪竞技”,是重庆人都默认的吃烤鱼最佳打开方式。巫溪烤鱼与传统烧烤做法不同,它采用“先烤后炖”的独特做法,而烤鱼的精髓有两点:其一,活鱼现杀;其二,独门酱汁。


摄影/大伟

烤鱼,夜宵圈的扛把子,减肥路上最顽固的绊脚石。

烤鱼最推荐的大小,一斤半到两斤,这样滋烤的鱼儿易熟更入味。底料常常要用到十几味的香料与调料,慢慢滲入鱼的每一寸,这样烤出来的鱼细嫩而又温润,再往烤鱼盘上丢一碗干洋芋片,大概只有重庆人才懂的巴适。


摄影/大伟

烤鱼好吃,汤汁更不能放过,

或拌饭,或涮方便面,才算完美又“罪恶”的一餐。

“打风船,浪子高;打烂船,有柴烧……”一锅被红油覆盖得透不出丁点儿热气的北渡鱼,源自重庆綦江的一个渡口。

这是过去江边打鱼的人自创的一种吃法,将活鱼用快刀打甲去鳞后下入沸水锅内,大把撒下辣椒花椒等调料,起锅淋油大盆装鱼,鱼嫩如豆腐,用舌一抿就能剔出刺,由此也形成当地著名的“一鱼三吃”——麻辣鱼、番茄鱼、酸菜鱼。尤以麻辣鱼入味过瘾,尽显普通渔家的码头风情。


热油锅里的麻辣味,到底有多香? 摄影/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从区县渡口到重庆市区,吃鱼的风潮照样不减。

在重庆渝北,有一种鱼风靡往来拉货跑长途的大车司机圈:翠云水煮鱼。据说前身是重庆的火锅鱼,但不同于传统大锅旺火煮,而是将鱼切片,再用豆芽、蔬菜垫底后小火煨煮,似水煮肉片的烹饪方法,初入口又麻又辣,鱼肉的鲜美与麻辣的厚重,别有一番侠骨柔情,并且在上世纪90年代火遍京城,从此走向全国


摄影/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没什么能比水煮鱼更能治愈一个辛劳疲倦的夜晚。

再往北走一些,便可以吃到重庆北碚的地标菜:三溪口豆腐鱼,用花鲢为主料,而它的灵魂在于豆腐,做豆腐及鱼的汤汁都采用当地的泉水,小块豆腐与炸至金黄色的鱼块,混合炖煮,外焦里嫩,重庆人都知道,出了北碚是吃不到这正宗味道的。

当然,在重庆的江湖菜界,还有一道被重庆人收拾得服服帖帖的“海鱼”——耗儿鱼。学名绿鳍马面,主要生活在东海、黄海、渤海等海域,因剥去鱼皮的马面鲀看起来像“耗子”,故在重庆被大家称为“耗儿鱼”。


摄影/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耗儿鱼全身是肉,又没有细碎的小刺,

简直是天选的火锅食材。

它在重庆火锅桌上拥有跟毛肚黄喉平起平坐的地位,火锅的宽油与急火,消除掉耗儿鱼自带的三分海腥味,又带着鸡肉般的紧致、嫩滑,涮进火锅里完全可以一口一个。

不摆了,去川渝吃鱼摆摆去!

来源:地道风物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