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白云怡:今天写了一条很有意思的稿子:阿根廷米莱政府决定不再自己印刷本国的低面额纸币,高面额的货币未来也打算主要通过从中国、西班牙等国家 “进口” 来搞定…..
阿根廷做这个决定主要是因为:1. 米莱觉得本国印刷货币成本太高了(阿根廷各项制造业的成本都很高),远不如直接进口来的合算。米莱甚至想索性关掉国家造币厂,减少公共支出成本。
2. 阿根廷通货膨胀和本币贬值太厉害,虽然米莱上台后已经降低了通胀,但累积的通胀还是很高,所以现在 1000 比索、2000 比索这样的纸币越来越不值钱了(现在也就分别相当于不到 1 美元和 2 美元),市场上的需求越来越少,连央行自己都不乐意收。
以至于阿根廷很多银行现在还得专门外租一些仓库,来囤这些用不出去的 1000 比索面额的纸币 —— 这些地方还存着更早的、更不值钱的 100 比索的货币(一张相当于不到 0.1 美元)。有行业内的人甚至给这些外租仓库起了个讽刺的名字 ——“石棺材”,意思是 “里面净放些没用的东西”。
所以,米莱政府现在索性取消了 1000 比索、2000 比索这样的低面值货币的印刷,并计划直接从国外进口 10000 比索、20000 比索的纸币,或是以后把印钞票这事儿外包给私企。
我查了一下,今年 5 月,有一批中国印刷的 10000 比索的阿根廷纸币,已经抵达了布宜诺斯艾利…… 现在,一些美国、西班牙的企业也表达出了愿意竞标接单的意愿。
这条纸币印刷新闻的背后,是阿根廷依然不乐观的经济状况。这也让我想起,这周一我去采访阿根廷现任驻华大使马致远,他向我确认,米莱总统计划明年 1 月访问中国,他访华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他要 “亲身了解中国的经济改革和扶贫减贫措施”( learn firsthand about the measures and reforms that have led China down a path of undeni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opulation in terms of poverty reduction and the eradication of extreme poverty in China”)。